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 ——两个《决定》的主要内容解读

成都日报 2021-07-26 07:46

新形态的公园城市

■建设以开放为新引擎的公园城市

■建设以共享为新局面的公园城市

■建设以安全为新特质的公园城市

《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全面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构建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解读:

明确“四新”重点任务和发展路径

■打造科技创新策源新引擎

■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新标杆

■打造创新要素聚集新高地

■打造对外开放合作新枢纽

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成都市委关于高质量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高水平创造新时代幸福美好生活的决定》和《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全面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构建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

在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市委政研室主任、市委改革办常务副主任曾明友,市政府研究室党组成员、副主任熊平分别介绍了这两个《决定》的主要内容。

总体按“五大发展理念”构架

对发展与安全关系专章部署

据曾明友介绍,《中共成都市委关于高质量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高水平创造新时代幸福美好生活的决定》由8部分构成,分为三大板块。

第一板块即第一部分,阐述了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并对照成都“十四五”规划和新时代成都“三步走”战略目标,按照2025年、2030年、2035年三个时间节点,对成都高质量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高水平创造新时代幸福美好生活的阶段性目标作出安排。

第二板块为第二至第七部分,总体上按照“五大发展理念”来构架,基于成都作为超大城市更需要处理好发展与安全关系的现实需要,对安全发展进行专章部署。一是建设以创新为新动能的公园城市,努力搭建创业就业的圆梦舞台,强调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幸福美好生活注入强大动力活力。二是建设以协调为新优势的公园城市,努力拓展人城和谐的承载空间,强调全面构建与世界城市空间形态、超大城市人口和经济规模能级相匹配的未来城市空间治理体系,为幸福美好生活提供永续承载空间。三是建设以绿色为新形态的公园城市,努力构建近悦远来的宜居环境,强调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幸福美好生活营建美丽宜居环境。四是建设以开放为新引擎的公园城市,努力展现交汇融通的国际风范,强调推动供需高水平动态平衡,促进物质产品增加、社会财富积聚、文化认同提高,为幸福美好生活丰富多元优质供给。五是建设以共享为新局面的公园城市,努力书写共同富裕的发展新篇,强调自觉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为幸福美好生活增强可感可及体验。六是建设以安全为新特质的公园城市,努力构筑智慧韧性有序的平安家园,强调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幸福美好生活构建现代治理范式。

第三板块为第八部分,主要从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支撑保障、营造浓厚氛围三个方面展开,强调要积极调动方方面面的资源和要素,充分激发全市上下的活力和创造力,形成共建公园城市、共创美好生活的强大合力。

明确“四新”重点任务和发展路径

聚焦关键节点加强科技创新中心战略设计

熊平介绍了《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全面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构建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的主要考量、重点任务和发展路径。

“该《决定》聚焦关键节点加强科技创新中心战略设计,聚焦高质量发展加强现代产业体系总体谋划,推动高质量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高水平创造新时代幸福美好生活,加快形成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熊平说,该《决定》的出台基于三点考量,并具有“四新”亮点。

三点考量具体包括,一是全面贯彻中央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省委关于增强成都创新主干和极核功能战略部署的内在要求,落实成渝地区“一极一源”“两中心两地”战略定位和省委“增强成都创新主干和极核功能”要求,提出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并以科技创新引领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二是主动顺应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大势、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现实需要,“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重要要求,将科技创新摆在建设现代化城市新征程中的首要和核心位置。更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构建开放创新生态、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要求、中央“营造鼓励创新的政策环境”要求和省委“营造支持创新创造的一流生态”要求,提出以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为引领,打造国际一流的发展环境。

熊平表示,该《决定》的亮点是尊重和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紧扣城市发展战略,明确了“四新”重点任务和发展路径,包括打造科技创新策源新引擎、现代产业体系新标杆、创新要素聚集新高地、对外开放合作新枢纽;并对“四新”任务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优化“两区一城多点”科技创新空间布局,强化战略科技、校院地协同、产业技术三大创新平台;以科技牵引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促进产业链、要素链、供应链、价值链和创新链“五链融合”;加快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四个要素协同发展;搭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交流平台,构建“一带一路”创新枢纽,深入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成渝互动协同,全面增强创新主干和重要极核功能等。

本报记者 李霞 李颖

编辑:杨燕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