鲲鹏建“圈” 成都“抢跑”
成都商报 2021-07-27 07:41
图据四川鲲鹏生态创新中心
开栏语
在日前举行的成都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上,“新赛道”成为与会人员热议的高频词。
什么是“新赛道”?就是以新技术新模式为核心竞争力的新兴产业或细分领域,具有引领性发展、颠覆性创新、爆发式成长特性。
成都将以布局新赛道塑造未来竞争优势,以战略眼光和前瞻思维加快新赛道布局、新赛手培育、新赛场建设,全面提高产业竞争力。
成都未来赛道在哪里?
即日起,成都商报-红星新闻将持续推出“探索成都新赛道”系列报道,揭秘成都转型突围、变道超车的城市进阶跃升之路。
鲲鹏应用创新大赛2021(四川)报名正在进行,距离开赛还有两周时间。自开放报名的那天起,周燃每天都会关注四川赛区的情况。作为四川鲲鹏生态创新中心首席技术官,周燃相信,每个新增的人要么是潜在合作伙伴,要么,很可能也会成为未来共事的伙伴。
近年来,数字经济加速发展,算力作为“生产力”要素变得尤为关键,而随着鲲鹏计算产业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壮大,吸纳了更多的海内外企业加入,最终成为了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全球领先优势的计算产业。
如今,四川鲲鹏生态创新中心落地成都已近一年半。创新中心的工作,就是通过认证适配、技术赋能、人才培养、方案孵化、行业示范等方式,不断扩大这个“圈”。目前,鲲鹏生态创新中心已在全国24个地区布局,在去年,四川鲲鹏生态创新中心综合运营指标的排名位列全国第一。
为什么是成都?
成都鲲鹏产业生态圈的迅速建立,也是成都算力新赛道的一次“抢跑”。这种先导性产业,也将为城市抢占新赛道、培育新优势、迈向中高端带来窗口机遇,推动成都形成全球创新人才、企业、要素集聚的新高地。
在成都建“圈”,源于几年前的一场大规划。
两年前,鲲鹏生态创新中心,第一批选择了五个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目标是在当地快速推动各行业构建合作共赢的鲲鹏计算产业生态。
成都是当时入选的唯一一个西部城市。产业基础、市场需求、政策支撑是选址的重要指标。此外,由于成都宜居宜业的城市特征,可以加速人才的集聚,且成本更低,这最后也被列为成都入选的“加分项”。
2019年8月,成都与华为公司签订鲲鹏生态基地项目合作协议,华为鲲鹏天府实验室及鲲鹏生态基地正式落户四川天府新区。头一个要研究的,是寻找鲲鹏在成都适合发展的应用场景。“既要有产业规模,又要有发展潜力。”周燃说。
成都市科技局局长丁小斌日前透露,在未来赛道布局上,成都将围绕前沿技术,在人工智能、先进计算、区块链等15个新赛道进行战略布局。而按照创新中心的推进方向,鲲鹏恰好与成都在数字经济赛道发展的机遇不谋而合——在政务、公安、医疗、交通、园区、电力、金融、城管、教育等9大领域,该中心将通过开展应用示范,从而带动本地鲲鹏产业向规模化发展,提前布局算力新赛道。
同时,借助成都软件产业的发展,当地有实力的软件企业,已经基本跨入了成都的鲲鹏“圈”。
记者在四川鲲鹏生态创新中心·运营图鉴上看到了最新数据:截至7月22日,中心已对接生态伙伴556家,达成适配意向439家,完成适配应用531个。
为什么要建“圈”?
记者参观了四川鲲鹏生态创新中心的专用服务器机房——里面,黑色服务器整齐排列,显示运行状态的各色灯光不断闪烁。据悉,这些服务器均采用鲲鹏处理器,且由华为和国内厂商共同研发生产。
过去一年半里,创新中心的工作就是引入更多环节、更多产业的合作伙伴,应用在城市里的更多场景。
为什么要在成都建“圈”?记者了解到一个细节——起初,创新中心常常需要参加或举办各种会议,主动寻找潜在合作者;而后来,当市场逐渐了解并认可鲲鹏的产品后,不少企业主动找上门来寻找合作。
“最近,已经有外地企业来到成都,想通过成立子公司等形式,进入成都的鲲鹏产业生态圈。”周燃说,一方面是因为成都本地人力资源和产业基础的优势,而其意义还在于,“圈”的机遇,也为成都带来了更多产业“合伙人”。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圈”也不只是鲲鹏的——
2020年9月,成都鲲鹏计算产业联盟正式成立,首批企业将入驻天府新区鲲鹏生态产业园。那一天,中心为30多家鲲鹏产业的上下游企业颁发了四川鲲鹏生态伙伴证书。
“这些生态伙伴的深度参与,加之产业链各环节的通力协作,正是鲲鹏计算产业在四川得以如此高速发展的动因。”周燃说,凭借联盟组织的聚合力优势,成都的鲲鹏产业生态圈正在有效整合行业产、学、研各方资源,发挥各自优势,共建、共享鲲鹏计算产业红利。
如何建好这个“圈”?
从政府,到产、学、研各领域,对鲲鹏计算产业所抱的兴趣,也已开始释放机遇。
记者注意到,去年成都市工业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加快培育发展鲲鹏产业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该方案指出,成都将在2025年实现鲲鹏产业规模超过500亿元,成为全国领先的鲲鹏软件生态基地、鲲鹏硬件制造基地和鲲鹏应用示范基地。
此外,本地企业还组建了华鲲振宇——公司定位为四川省鲲鹏硬件研制及产业化领军企业,将全面负责西南地区基于鲲鹏处理器的服务器、PC机、视觉等系列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及维护,推动基于鲲鹏技术体系的整体解决方案在政务、公安、医疗、交通、园区、电力、金融、城管、教育等9大领域开展应用示范。
由于鲲鹏系行业是“新生事物”,想要在成都寻找熟悉鲲鹏的工程师也并非易事。
“好在,这里既有高校,也有城市吸引力。”过去一年多里,四川鲲鹏生态创新中心前往了四川省内14所院校,开展了20余场鲲鹏开发者沙龙。值得注意的是,教育部与华为共同启动“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已覆盖超过72所高校,其中四川已有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共三所高校加入。同时,鲲鹏还在成都建立了鲲鹏产业学院等人才培养模式,与成都工业学院合作打造“华为云学院-长虹鲲鹏中心”,建设国家一流专业。
最新动作是,今年4月,鲲鹏计算产业提出了鲲鹏、昇腾众智计划,并发布了“鲲鹏优才计划”,搭建企业鲲鹏人才需求与高校学子实习实践的桥梁。值得注意的是,在首批实习岗位中,华鲲振宇也将提供软硬件工程师的实习岗位,在成都“圈”内汇聚产业界的智慧和力量,加速基础软件创新突破。
2个月前,四川鲲鹏生态创新中心刚刚搬家。“新家”所在的地方,是鲲鹏百万平米产业园的A区,未来将容纳鲲鹏更多的产业伙伴。鲲鹏在成都建的这个“圈”,不仅正扩大,未来还将释放更多可能。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邹悦
编辑:杨燕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