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枢纽”新机遇 物流巨头竞相来蓉布局

成都日报 2021-08-01 08:10

迈入“双枢纽”时代,成都在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中动能更强、活力更足 图片由天府国际机场提供

看着在成都的国际航空货运业务逐步增长,到今年6月底已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南方航空物流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总经理王旭“忙并快乐着”。与王旭的感受如出一辙,今年的成都航空货运发展特别抢眼。昨日,记者从市口岸物流办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完成货运吞吐量32万吨,同比增长16%,其中国际(地区)客货吞吐量同比增长12.9%。在货运业务增长的同时,成都的国际全货机航线也加速拓展,今年以来创历史新高地新开通了5条,提前完成了规划目标。截至目前,成都的国际全货机航线已增至15条。

最近召开的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明确指出,要建设以开放为新引擎的公园城市。如今,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已通航投运。迈入“双枢纽”时代,成都开启了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新引擎,开放型经济迎来最佳“窗口期”。

从新数据看动能——

双流机场航空客流居全国之首

新开国际全货机航线创历年之最

■新数据

据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发布的上半年国际民航趋势报告,在全球出港航班量TOP30机场排名中,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位居全球第七、全国第一,成为全球最繁忙机场之一。上半年,双流国际机场实现客运吞吐量2376.4万人次,位居全国第一,同比增长49%;实现货邮吞吐量32万吨,同比增长16%,其中国际(地区)货邮吞吐量超过7万吨,同比增长12.9%。

一组组数据生动诠释了成都国际航空枢纽的动能与活力,其背后上演的则是国际航空货运通道拓展“加速度”。来自市口岸物流办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成都已先后新开通了成都至伦敦、阿姆斯特丹、达卡、马德里、班加罗尔5条国际全货机定期直飞航线,新开通数量创历年之最。

早在2018年,成都召开的对外开放大会强调,要把握“一带一路”建设破除成都对外开放区位、平台、通道和空间制约的历史机遇,重塑对外开放新格局。会议提出要以全球视野谋划国际战略通道建设,并作出加快布局“48+14+30”国际航空客货运战略通道规划。其中,“14”就是指开通14条连接全球重要物流节点城市的国际全货机航线。

昨日,记者从市口岸物流办获悉,目前成都已构建起畅达全球五大洲的131条国际(地区)航线网络,其中定期直飞航线达84条。随着今年5条国际全货机航线的开通,成都已提前完成14条国际全货机航线的规划目标。截至目前,成都的国际全货机航线已增至15条。市口岸物流办表示,下一步将全力确保15条国际定期直飞全货机航线稳定运行,为持续推进产业链、要素链、供应链、价值链和创新链交互增值、深度融合,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效而便利的国际通道支撑。

在国际空中通道忙碌起降的同时,陆上国际铁路通道线路也加速拓展,“空地联动”不断敞开成都的开放大门。7月12日,成都中欧班列同时从国际铁路港驶出,分别发往德国罗斯托克和波兰斯瓦夫库夫,至此,成都中欧班列境外站点城市从61个增至63个,进一步拓展和完善了国际班列线路网络和全球陆海货运配送体系。

从新趋势看机遇——

“双枢纽”拓展新天地

国内外物流巨头竞相来蓉布局

■新趋势

6月27日,天府国际机场正式通航投运。自投运以来,天府国际机场保持了良好运行态势。

天府国际机场建成投用,必然会释放出大量时刻资源,为航空客货运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成都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拓展出更大的空间,也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今年以来,先后已有6场涉及物流行业的大型会议会展在成都举办,今年10月、11月还将举办2场物流行业盛会,全年举办物流会议会展达8场之多,数量和规模均创历年之最。

“公司总部已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列入运力投放重点,抢占市场发展机遇。”南航物流四川分公司总经理王旭说,成都具有区位优势,天府国际机场通航投运后,航空物流市场发展潜力和空间非常大。

今年以来,物流企业巨头纷纷在成都加快实施战略布局。4月底,总投资达10亿元的顺丰西部航空货运枢纽项目落户成都,为顺丰集团继北京、杭州、深圳之后的第四个区域性国际航空货运转运中心,年货运吞吐量将达到30万吨。

7月,深圳递四方的一级口岸平台落户成都,未来五年递四方通过成都航空口岸进出口货量年增长率争取达到25%以上,构建起以成都为中心,上海和深圳为两翼,辐射全球的跨境电商物流网络。

与此同时,作为全球最大的快递运送公司之一,UPS(美国联合包裹)也宣布加大在成都的拓展力度,业务服务全面覆盖成都的所有邮编地区,并再次提升出口转运效率。

作为四川本地航空物流企业,川航物流副总王巍称,川航物流采取“成都为基地,国内+国际”的思路设计全货机航线网络,全力构建以成都为核心的“空中丝绸之路立体大通道体系”,在成都打造欧洲货运中转枢纽。

中国民航大学教授、中国临空经济理论首创者曹允春称,成都迈入双国际枢纽机场时代,将吸引更多的全球资源要素集聚,在更大范围内形成辐射带动能力。曹允春同时表示,成都是“双循环”的重要节点城市,依托双流国际机场支撑,对全球资源要素吸引和集聚能力会变得越来越强,推动民航业发展由“量”向“质”的转变提升。

从新优势看未来——

以开放发展厚植新优势

城市在高质量发展中动能更强

■新优势

开放是成都发展的最强动能和最大变量,成都坚持以开放发展厚植新优势。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网络(GaWC)发布的2020年世界城市排名,成都跃升至第59位。2020年,成都已与全球23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关系,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29.9%,经济外向度达40.4%,达近年来最高水平。

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指出,要建设以开放为新引擎的公园城市,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向东看,成都是内陆腹地;向西向南看,成都是开放前沿。成都地处欧洲一澳洲、南亚及东南亚一北美的国际航路交叉点上,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中转地理条件。这种优势和条件逐步转化为成都的开放动能与活力。

今年上半年,双流国际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则站上全球第七、全国第一的新台阶。与之相呼应的是,成都外贸进出口也快速增长。据海关统计,上半年成都实现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679.5亿元,规模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位列第6,同比增长14.9%,占同期四川进出口总值的87.8%,在全省外贸运行中继续保持主干引领作用。其中,成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1122.7亿元,同比增长12.1%,占外贸进出口总值的三成。

“一带一路”建设、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西部陆海新通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构建……当前,成都面临一系列国家战略机遇期,迎来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最佳窗口期,推动成都从内陆腹地向开放前沿变迁,增强成都在全球开放格局中的枢纽功能。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格局,打破“沿海—内陆”开放模式,极大地强化了成都在国家开放全局中的节点地位。

在迈向世界城市进程中,成都建设以开放为新引擎的双循环发展先行区,与全球共享城市机会,推动更多全球资源汇聚。面向未来,成都坚持积极融入、更好服务新发展格局,打造国内大循环的战略腹地、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门户枢纽,赋予城市在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中更强动能、更大活力。

本报记者 杨富

编辑:谭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