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投资增长41.3% 成都让幸福美好生活触手可及

成都商报 2021-08-03 07:12

Q$Q$3[ENI4{TAV)8$TYG6JL

新金牛公园高架人行绿道 王效 摄

一座超大城市,如何在推窗见田、开门见绿的同时,集运动、娱乐和饕餮美食于一体?

成都以一条长约100公里的翡翠项链——环城生态公园“解锁”答案。

4月23日,是环城生态公园2021年的首个成规模收成日,20吨油菜籽、150吨莲花白,借助绿道生态,重现“天府之国”良田万顷的蜀川神韵,营造农业生产场景与消费场景。时隔仅一个多月,成都天府绿道集团正式签约拓高乐(中国),全国首店——成都拓高乐签约落户成都环城生态公园,带给成都人不一样的文娱、艺术、运动消费新场景。

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成都以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为抓手创造高品质生活供给,公共服务投资增长41.3%。成都城镇新增就业14.4万人、增长3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居民消费价格保持平稳。

越来越多的成都人发现,4780公里的各级绿道让城市铺满绿色,“身在公园、春暖花开”,公园城市的“大战略”变成了每个市民可感可及的“小确幸”;越来越多的公共文化设施丰富着市民的多元生活;四通八达的便捷交通、优质的配套服务,让幸福感融入了这座城市的细微肌理……

成都,正在以人为本,构筑城市未来竞争的新优势,让幸福美好生活触手可及。

多元消费场景“试验田”

让“成都圈子”过上“神仙日子”!

绿色是城市发展底色,如果说公园城市的增绿筑景为成都涵养了生态本底,那么从经济价值来看,天府绿道则是最大的“网红”制造机。

“成都拓高乐旗舰场馆集运动、娱乐和饕餮美食于一体,是与家人或朋友共度欢乐时光的完美场所,我们很高兴能为中国消费者带来全新的体娱概念,让不同年龄层次的消费者都能参与进来,充分感受拓高乐独有的魅力。”拓高乐大中华区投资开发高级副总裁王弋说,该场馆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迄今为止最大的拓高乐场馆。

将世界顶级体育文娱综合体项目引入环城生态公园,恰恰就是成都目前在做的:在绿道有机植入创新文化、前沿科技和商业模式等新经济特色因子,打造出一本绿道+的“生意经”——成都环城生态公园,不仅是市民享受高品质公共服务的绿色载体,更是新经济落地、新消费实验的场景。

时间线拉回2021年春节期间,近800万市民、游客走进公园、绿道,感受着“身在公园、春暖花开”的多元惬意场景。观花、美食、文创、娱乐、亲子、体育等场景带动春节期间产品销售量达30万件,销售金额超过8000万元,销售金额较2019年春节增长147%。“夜游锦江”共接待游客近19万人次,游船票及文创市集实现收入152万元。

如果将目光聚焦于更小的“圈”,场景释放的消费活力和潜力加速涌动。随着成都“市井生活圈”的打造,爱情巷、音乐坊、面食街等一批“网红”打卡地正在兴起,里面各式各样的消费场景和体验场景,不断激发城市发展的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

公园绿道、市井街巷……一个个新兴场景,都是成都在传统消费场景之外的新体验。据统计,2021年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76.3亿元,同比增长24.0%,两年平均增长7.0%,两年平均增速较一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836.4亿元,增长74.8%;

商品零售3739.9亿元,增长16.4%。从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看,上半年增长25.3%。16个商品门类中12个门类零售额增速超过10%,8个门类超过20%。

成都,已然成为消费场景创新的“试验田”。

从“钱袋子”到“车轮子”

一本关乎幸福美好生活的“经济账”

基本公共服务是人民幸福的“硬指标”、城市发展的“软实力”。

在不久前公布的2021年成都经济“半年报”中,有这样一组数据备受关注:在民生投入上,公共服务投资完成369.6亿元、增长41.3%;卫生和社会工作、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投资分别增长71.9%、126.7%。

在这本“经济账”里,人们感受到的是“幸福的遇见”。为了点亮成都人的幸福美好生活,“十四五”开局之年,成都市作出了“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战略部署。如今,随着制度机制逐步完善、重大项目有序推进,城市幸福场景渐次成型、市民幸福成色越来越足。

比如,刚刚在7月正式开街的成都轨道首个TOD主题商业街——“世纪城·上闲里”,构建出工作、生活、商业、交通换乘、公共空间融为一体的“TOD美学商业新场景”。再比如,2021年3月,第一批10个社区美空间惊艳亮相,老百姓口中的“稀烂街”变成“品质街”,在植入新消费场景的同时,保留市井烟火味,让人走出家门就能开启身边的生活美学。

一组数据展现了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项目建设的具体成效——

2021年1—6月,全市新晋三甲医院15家,创历史之最,新(改、扩)建幼儿园、中小学56所;

启动片区化城市更新项目35个,推进老旧小区改造313个,实施棚户区改造1869户、城中村改造933户;

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达558公里,373座轨道站点实现公交接驳全覆盖;

新增营造林5.93万亩,新建成天府绿道372公里、累计建成4780公里;

完成411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新吸引落户青年人才近10万人;

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同比下降4.4个百分点;

国家营商环境评价综合排名进入全国前10强。

从居民收入的“钱袋子”到上班通勤的“车轮子”,市民生活中的点滴小事,被成都用“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做出了大文章,也在不断厚植着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能和比较优势。

构筑新的比较优势

全国第四大“高校毕业生就业首选城市”

《全球城市史》作者乔尔·科特金曾说:“哪里更宜居,知识分子就选择在哪里居住,知识分子选择在哪里居住,人类的智慧就在哪里聚集,人类的智慧在哪里聚集,最终人类的财富也会在哪里聚集。”

6年前,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副院长刘毅离开土生土长的北京,开始“蓉漂”生涯,如今研究院里在蓉工作的264名员工中,25%是他的清华校友,26%有海外学习经历,还有约170人次拿过国家省市区三级的人才称号。

“这几年清华北大毕业生的就业地分布,成都位列第一方阵,选调生就业地分布成都是第一。”刘毅给出相关统计数据,并指出,“后浪们”选择成都的重要因素,就是极富比较优势的生活成本竞争力。

成都对人才的吸引能力逐年增强,在2021年上半年表现得尤为突出。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成都通过实施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和青年创新创业就业筑梦工程,城镇新增就业14.35万人,提供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16.8万个,仅次于北京、广州、上海,成为全国第四大“高校毕业生就业首选城市”。

如鱼得水,如鸟归林。迈进“2000万人口俱乐部”的成都,正在迈向能承载梦想的“未来之城”。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李彦琴

原标题:41.3% 幸福美好生活“未来之城”模样

编辑:段琪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