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相控阵技术能给成都带来什么?
成都商报 2021-08-06 07:21
瑞迪威的生产车间
今年4月,在南京举行的2021世界雷达博览会上,中外企业同台竞技,成都瑞迪威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瑞迪威”)参赛作品“Ku频段二维相控阵产品”获博览会创新挑战赛金奖。
“我们是国内首家将高集成度瓦片式相控阵天线推向工程化应用的企业。”8月3日,瑞迪威总经理章圣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瑞迪威的相控阵产品用于雷达前端,相当于雷达的“眼睛”,让雷达在不同环境下能“看得更远、更广、更准”。
谈技术
模块化、小型化、轻量化、低成本
瑞迪威位于成都芯谷研创城(下文简称“成都芯谷”),公司所在的办公大楼共4层,既是其研发中心,也是生产中心。在公司生产测试大厅,净化车间、微波暗室、自动测试系统等构成了主要元素,暗室墙面360度无死角密布着吸收微波能量的蓝色凸起方形体。章圣长指了指这个空间说,这里的层高有6米,很适合建微波暗室。
瑞迪威成立于2014年,今年6月搬入成都芯谷。“搬来芯谷之前,我们在成都寻找适合规模的场地,看了有一段时间。”章圣长提到,基于行业属性,公司对生产测试场地有特定的要求,比如层高等,成都芯谷的楼栋建设与公司的要求匹配。搬入成都芯谷后,瑞迪威的产能规模可以实现大幅提高——模组年产量约1000台/套,相控阵年产量约50万个通道,产值规模在5亿元左右。
从产品技术来看,章圣长给记者展示了三台产品,那是由多个子阵组成的四方形相控阵面板。相控阵技术好处虽多,却面临着诸多挑战。“我们以模块化、小型化、轻量化、低成本及批量制造能力,解决了客户用得上、用得起、规模应用的瓶颈问题。”他介绍说,相控阵天线由多个天线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具有独立且完整的功能,按一定的规则排列在一起,形成大的阵面后可实现更大的天线增益。2017年,瑞迪威自主研发设计的瓦片式毫米波相控阵天线,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多功能、多通道毫米波相控阵芯片的集成,大幅降低了毫米波相控阵天线的批量生产成本。
2014年,瑞迪威在多个城市考察后,最终选择落户成都,作为创始人之一,章圣长也参与了选址。章圣长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这所坐落于成都的知名高校,曾被圈内人士形容为最盛产“董事长”的大学之一。“作为人才的第一培养地、聚集地、创新地,成都给以电子科技大学为代表的几大专业高校提供了良好的科研环境,涌现出许多信息技术领域专家,并持续为行业输送人才。”就瑞迪威而言,其核心骨干,约七八成都来自电子科大。
章圣长说,除了人才,选择成都还因为城市的产业氛围。“去年,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已突破‘万亿级’大关,可以说,成都已成为全国电子信息产业不可或缺的关键极。”在他看来,产业氛围是成都的独特优势,“成都已形成较成熟的产业生态,有助于上下游充分协同。”
“打造尖端技术的完整链条,需要集合全国优势资源。”章圣长说,瑞迪威解决了产品从装配到测试的全自动化生产链条,也已经实现工程化应用和批量化生产,背后离不开包括PCB加工、毫米波芯片切片等在内的上游,以及包括国内科研院所、雷达整体厂商等在内的下游协同。在成都,瑞迪威可以找到全链条生产要素。
谈生态
“反哺”产业链,助推成都信息化产业更迭
谈到企业与城市的关系,章圣长将之形容为“反哺”关系,这种“反哺”关系,主要是产业链的反哺。瑞迪威的模式是立足公司的自主设计开发,依托社会资源完成产品生产制造。“初期,城市本身的行业积淀,为企业提供深厚的发展土壤。当企业发展起来,未来也将带动整个行业发展,实现对城市的‘反哺’。”
章圣长表示,瑞迪威所实现的技术突破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产业的良性互动和发展,支撑了PCB加工、毫米波芯片封装测试等相关领域多个行业的产业升级。随着瑞迪威产值的提升,多个优秀的相关领域成都本土企业也将获得发展,产业生态的良性互动也促进了企业之间彼此赋能,共同成长。“我们希望将这种良性互动坚持下去,推动成都信息化产业的更迭。”
提到“建圈”,章圣长观察到,不仅电子科大校友有一个“朋友圈”,成都也在建一个“圈”。2017年,成都从重塑经济地理角度出发,在全市范围内统筹布局建设66个产业功能区,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就是其中代表之一。随后,成都又进一步调整归纳出14个产业生态圈。产业功能区是推动城市动能转换经济提质增效的空间载体,功能区内的高品质科创空间则是支持产业功能区创新发展的核心载体。
从瑞迪威来看,其所在的成都芯谷位于成都芯谷产业功能区一平方公里的高品质科创空间内。目前,成都芯谷已注册企业近百家,这一平方公里内,除了瑞迪威,还聚集了中国电子旗下华大九天、中电九天等头部企业,一个上、中、下游协同发展的产业链生态格局正在成链成势。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彭祥萍
实习记者 黄盼盼
摄影记者 吕国应
原标题:毫米波相控阵技术能给成都带来什么?
编辑:段琪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