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造奔马“氢”车下线
成都日报 2021-08-11 07:29
“奔马”氢燃料电池车
特点
搭载氢钛动力总成技术
优势
动力强劲、噪音低;续航里程达400公里,在-50℃和60℃的极端环境下,依旧能够稳定运行
从产业链整合看
氢燃料电池发动机来自大洋电机
储氢罐来自中材科技
其他全部来自银隆
不折不扣的“成都造”
昨日,记者走进位于新津区的银隆(成都)新能源产业园的生产车间,一辆色彩简洁、造型大方的公交车吸引了记者的眼球,“极简白”搭配“科技黑”为主基调,洒脱大气。“这是我们新下线的氢燃料电池车‘奔马’,它搭载了银隆自主研发的氢钛动力总成技术,集成了氢燃料电池的高能量密度与钛酸锂电池的高功率密度优势。”成都银隆副总经理袁良明向记者介绍。
氢能,被誉为21世纪最理想的清洁能源,在当前全球能源供给发生深刻变革的大背景下,氢能源开发利用已成为新一轮能源革命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
成都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提出布局智能网联汽车、绿色氢能等新能源赛道,成都银隆“氢燃料电池车”的下线意味着成都氢能新赛道又多了一名赛手。
性能可靠 极端环境下依旧能稳定运行
“氢燃料电池是使用氢制造成储存能量的电池,其排放物为水,无其他污染性排放物存在,具有噪音低、效率高等特点,现已在汽车、航天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边参观成都银隆的生产车间,袁良明边向记者介绍。
走近“奔马”,只见它的外观潇洒俊逸,体现着力量与动感。登上“奔马”,车体宽敞,装饰现代。工作人员介绍,它采用智能辅驾安全系统装置,实现了整车数据信息化管理,搭载360°全景环视系统,扫除驾驶、停泊的视野盲区;设置了一级踏步,方便残障人士轮椅登乘;在车体上,还有USB充电接口……各种设计尽显人性化。
袁良明尤为着重介绍的,是“奔马”搭载的氢钛动力总成技术,“这是我们银隆独家首创的,每一辆车的动力系统由‘氢燃料电池发电系统+钛酸锂动力电池组’组成。” 袁良明介绍,其中,氢燃料电池发动机来自大洋电机,储氢罐来自中材科技,其他部分全部来自银隆,在新津独立研发、生产,是真正不折不扣的“新津造”“成都造”。
袁良明介绍,氢钛混合实现了优势互补,一方面,搭载氢燃料电池发电系统,提供稳定工况下的输出功率,动力强劲、噪音低;另一方面,装上钛酸锂电池组,提供车辆加速、减速等非稳定状态下所需的大功率,5-10倍的高倍率放电,续航里程达400公里,即使在-50℃和60℃的极端环境下,依旧能够稳定运行。
企业合作 主动开展产业链招商的结果
银隆新能源汽车的“看家本领”,是其业内领先的钛酸锂电池技术。而此次“氢钛混合”,“奔马”的氢燃料电池发动机来自大洋电机。是什么促成了这一合作?
据了解,大洋电机是国内氢燃料电池及电器电机领域的行业领军企业。2020年5月,中山大洋电机股份公司与新津县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布局氢燃料电池研发生产基地、智能家居电机制造区域总部基地。与此同时,大洋电机还与已扎根新津数年的银隆新能源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依托天府智能制造交通装备、智能家电等产业集群优势,共同研发氢燃料电池、氢燃料车、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等产品,同步推进产业链拓展、共同打造优质产业链。
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管委会主任郑红表示,该产业功能区在氢能赛道上,本就已集聚中材科技、广通汽车等多名赛手;去年大洋电机的加入,补齐了新津氢能产业链中的氢燃料电池、氢能发动机系统研发生产等关键环节。银隆与大洋电机签约合作后,双方共同研发氢燃料电池、氢燃料车、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等产品。“奔马”氢燃料电池车正是这一背景下的产物。
袁良明表示,大洋电机与银隆的合作,是新津区委、区政府主动开展产业链招商的结果。“奔马”是银隆布局成都“氢能”新赛道的第一个产品,银隆也将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提升产品研发生产能力,吸引氢燃料汽车各环节企业进一步集聚,推进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氢燃料汽车产业链拓展。
新闻链接
多点发力
在氢能赛道上“竞速奔跑”
成都已启动“绿色氢都”建设,目前聚集众多氢能产业链企业及院所,覆盖氢气制备、储运、加注和检测,燃料电池及整车(机)研发制造等主要环节。不仅是新津区,龙泉驿区(成都经开区)、郫都区等都在加紧实施氢能产业项目,推动氢能产业聚集,在氢能赛道上“竞速奔跑”。
2021年7月9日,东方氢能产业园开工仪式在郫都区举行,本次启动开工的东方氢能产业园项目拟投资15亿元,用地87亩,建设西部氢能高端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导入四川省燃料电池重点实验室、打造氢能科技创新中心、制造中心、科普中心、运维服务及大数据中心、应用示范中心,积极引入产业上下游企业,构建燃料电池核心原材料及核心零部件企业集群。
“郫都区是四川省、成都市确立的氢能应用示范区和氢能产业聚集区,是成都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全产业链空间布局的主要承载地。”郫都区相关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此次产业园签约引进16个国内外合作项目,协议金额约8亿元,将助力郫都区补充和强化氢能产业链条、筑活产业生态、加快建设绿色氢都和国家级氢能源示范区。
而龙泉驿区(成都经开区),依托雄厚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础,在氢能赛道上多点发力,成果斐然:已引进中国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研发应用先行者——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投资15亿元建设年产能1万套的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区内新能源整车企业已陆续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研制生产布局,中植一客3款氢燃料电池汽车已公告并投产,同时销往北京、佛山等地;野马与亿华通合作研发的10.5米80KW氢燃料电池汽车正式运营。作为经开区氢能产业发展载体,总投资23亿元的成都西部氢能产业园项目正在建设中。
本报记者 李娟 受访方供图
原标题:成都造奔马“氢”车下线
编辑:张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