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这家环境交易所推出小程序 让市民环保意识转化为低碳行动

成都商报 2021-09-12 08:06

碳市场

这样在线参与碳中和

进入网上碳中和平台

输入个人相关行为参数

在线计算碳排放量

在线购买碳信用

完成集中注销

颁发电子荣誉证书

《四川省社会活动碳中和研究报告(2021)》显示,截至今年7月,全省已实施社会活动碳中和98场(次),抵消温室气体排放4828.91吨二氧化碳当量,相当于100万人停驶小汽车1天减少的排放。

打开微信或支付宝,个人、会议、婚礼、航班、演唱会的碳中和,都可以在一个叫“点点碳中和”的小程序上完成,可以说“万事皆可碳中和”。

开发这个小程序的是国内碳排放权交易非试点地区首家、全国第8家碳交易机构——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该交易所董事长何锦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有的碳中和成绩还远远不够,期待更多企业积极努力,千方百计减少碳排放量,多措并举增加碳清除(碳汇)量,用这些因减排增汇形成的碳资产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参与交易,助推“双碳”目标早日实现。

\一个小程序的公益心\

通过个人和单位参与 唤起社会减排意识

2020年,成都出台《关于构建“碳惠天府”机制的实施意见》,提出“公众碳减排积分奖励、项目碳减排量开发运营”双路径碳普惠建设思路。“点点碳中和”小程序也在吸引越来越多的人记录碳足迹、实现碳中和。

小程序显示,刚刚在成都结束的首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实现碳中和量31441千克,其中,主办方碳中和量30093千克,参与方碳中和量1348千克。这意味着,无论是会议主办方还是参与方,都在项目中心通过购买减排项目实现碳中和。

何锦峰介绍,“点点碳中和”既可以用于个人碳中和,也可以用于单位和活动。“个人场景囊括了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用,活动场景包括会议、比赛、婚礼等等,截至目前,已经有超过120场活动完成了碳中和。需要强调的是,具体的碳中和活动并不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一般在本地召开的100人规模的会议,碳排放量不会超过5吨,按目前价格计算,碳中和费用大约是几十元钱。”

在何锦峰看来,“点点碳中和”主要是公益性质,最大的意义在于公众参与其中后,关注并了解气候变化,从而唤醒整个社会的低碳意识。“个人碳减排的意识觉醒之后,单位和公司的碳减排意识也会提高,主动采用措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积极性也会提高,后者对实现国家和本地区的‘双碳’目标会作出更大贡献。”

\一个交易市场的前景\

数字化助推碳中和,成都潜力十足

何锦峰坦言,目前的碳交易价格还不能够反映碳排放的真实价值。他向记者介绍,首批纳入全国碳市场的2162户发电企业碳排放量超过45亿吨二氧化碳,中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一经启动,就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造纸、航空等行业,按照条件成熟情况,也将陆续纳入全国碳市场。这也意味着,发展碳排放权交易还有很大的潜力和空间。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最关键的是让实体经济利用技术手段实现减排,同时充分利用自然和技术手段清除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据我所知,成都一些高校正在积极开展与碳减排、碳清除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四川环交所作为平台也在帮助促成校企合作,加速信息交换,尽可能减少技术转化、推广应用过程中出现的信息不对称。”

首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数字经济驱动低碳转型新跨越”分论坛上,何锦峰呼吁,碳中和机制亟须数字化的强化和完善。“碳信用有一定的科学性,但是要注意到其中有大量的工作依靠传统的工作方式,受人的主观思想、客观能力等各方面的影响,在项目减排量的客观公允性,计算的质量和效率等方面,有时候难免得不到充分的保障,这就需要用数字去强化。”

何锦峰告诉记者,数字化助推碳中和在成都潜力十足。

“做好碳中和,数字化方面需要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以及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手段,这些在成都都有充足的配套设施予以支撑,在超算中心和高校资源的帮助下,成都在碳中和领域创新潜力十足。”

何锦峰透露,“点点碳中和”正在与成都燃气集团“微网厅”展开对接,未来三百六十多万燃气用户将可以更方便地通过“点点碳中和”记录自己的燃气使用“碳足迹”,这次合作将更大程度上引导市民参与到碳减排的行动中来,“点点碳中和”也将准确地记录参与者的碳中和贡献。

举例

你的汽车碳排放

怎样查?怎样交易?

记者在微信里打开小程序,进入“生活碳足迹”板块,选择交通工具“小轿车”,输入每天往返车程10公里,系统立即计算出产生的二氧化碳为3.16千克。

随后,点击“我要碳中和”按钮,通过平台系统花费0.06元购买减排量,抵消了记者产生的碳排放,完成碳中和闭环。完成碳中和后,平台自动颁发了电子荣誉证书。

假如坐地铁,会排放多少二氧化碳?在“生活碳足迹”板块选择“地铁”作为交通工具,系统显示仅排放0.54千克二氧化碳,同样是10公里,开车出行碳排放是坐地铁的5.8倍左右。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王培哲

编辑:董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