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 用情 用力 成都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不断走向深入

成都日报 2021-09-18 07:41

“天地之大,黎元为本。”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

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成都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服务民生的好事、急难愁盼的问题、事关发展的要事,坚持不懈、久久为功,推动实践活动不断走向深入。

服务民生的好事

用心办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实践活动中,始终把人民的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成都着力把好事做实,把实事做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把察民情、访民意作为第一步。”龙泉驿区以听民声察民情为先导,开展常住户“集中走”、农忙户“早晚走”、流动户“多方走”、问题户“反复走”、困难户“重点走”,健全联动体系,畅通沟通渠道,全面找准群众身边操心事、烦心事和揪心事。

把群众心声作为谋事之基。武侯区组建小区院落居民走访队伍、街面商家走访队伍和辖区企业走访队伍,深入了解辖区居民、企业需求。同时,建立区级智慧治理系统,对走访人员现场采集到的数据、图像进行分析比对,实现自动发现、自动预警,形成发现问题、有效解决、评价反馈的工作闭环。

以服务凝聚人心,用行动诠释责任。成都住建系统分类推进片区、小区、社区更新。据不完全统计,已累计启动50个老旧片区有机更新,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同时,实施棚户区改造,增设电梯,并针对安全隐患、雨污分流、管网病害开展综合治理工作。

成都市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内,来来往往办事的群众络绎不绝。“您好!请问您需要办理什么业务?”在成都市城管委驻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处,工作人员刘于嘉正耐心地与办事群众进行沟通。

秉承“为民、便民、利民”的服务理念,市城管委用小事、实事,擦亮“便民小窗口”,打造“服务大格局”,在采取“一次办”“马上办”“网上办”等便民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逐步推广应用“并联审批”“告知承诺制”“即办式审批”等改革措施,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在东部新区丹景街道,当地农副产品种类繁多,然而传统的销售模式已无法跟上当下发展需要。为此,当地充分利用距“城市之眼”丹景台较近的区位优势,将新场村闲置土地打造成“未来丰巷”特色集市,融入陶艺、农耕、民俗等文化元素,设置尽显美好田园生活气息的农副产品展示销售区、打卡拍照区、休闲区,吸引旅游客源,促进当地群众收入不断增长。

小区老年人居多,如何提供更多家门口的服务?都江堰市滨江国际小区在家门口开设平价蔬菜店,平均价格低于市场20%左右,切实满足了居民便捷化就近消费需求。同时,开设爱心食堂,每天为小区老人及特殊困难群体提供午饭、晚饭。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成都不断将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动力,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从群众的利益出发,从细微处着手,提升公共服务,用心办好群众关心的每一件事。

急难愁盼的问题

用情办

“我们在项目上,不知道去哪里办工资银行卡,也抽不出时间去办卡。”这是天府新区企业服务专员魏凯在走访中铁二局、航天建设等企业时,企业员工集中反映的困难诉求。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魏凯积极协调,邀请成都银行为企业员工办理银行卡1800余张,解决了企业员工特别是农民工办卡难的问题。

这一幕,正是成都以百姓所思所盼为努力方向,用情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百姓的烦心事,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让群众分享高质量发展成果、共享高品质幸福生活的缩影。

在高新区,一位居民因被隔离无法按时办理出国留学手续。成都高新区社治保障局第二党支部书记李婷积极与该居民沟通,安抚她的情绪,同时帮忙协调缓期办理手续事宜,并协调社区为其出具中英文情况说明,从而帮助该居民在隔离期结束后顺利留学。

府青路三段起于二环路刃具立交止于中环路青龙立交,是成绵高速城内连接段,主车道全段采用全高架连接。多年来高架横置该段道路中央,桥下空间不仅没有被利用,而且车辆乱停乱放、交通混乱、杂物乱堆、卫生死角等问题突出。对此,成华区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征求周边3000多名市民的意见建议,经过社区规划设计师等专业团队10多次实地勘察、论证,对桥下“灰色地带”实施活化,打造为运动空间。

温江区花语岸小区现有居民1400多户3000余人。小区居民向社区反映,鉴于小区公共空间受限,希望能开辟新空间供居民休憩娱乐。对此,小区党支部、小区物业、小区业委会和多支志愿者团队形成合力,以架空层为突破口,按照居民“公共会客厅”的标准进行打造,形成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邻里共享空间。“这里开放以来,我基本上每天都要来。”温江区万春镇长石社区居民胡敏说。

关注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市总工会则结合职能职责,聚焦货运驾驶员、物流快递员、护工护理员、家政服务员、商场信息员、网约送餐员、房产中介员、保安保洁员八大群体,着力提升关爱服务八大群体工作效能,开展走访慰问,提供集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生活服务于一体的普惠性服务,并全力推动解决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基本医疗等保障问题。

教育是国之大计,也是民生之基。针对“课后三点半”难题,成都市教育系统积极回应民生诉求,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校课后延时服务,坚持政策保障兜底,探索构建课后服务运行成本合理分担机制,拓展教育渠道和体系,丰富课后服务内涵,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有效解决了家长接送子女难题。

这一桩桩实事、一条条务实举措,都是成都协调解决群众身边的困难事和烦心事,用群众口碑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生动写照。

事关发展的要事

用力办

为群众办实事,不仅要回应、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也要立足长远,立足发展大局,聚焦重点任务,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做好各项工作相结合,推动学习教育和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学习成效和重点工作相得益彰。

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成都轨道集团高标准实施TOD项目,与海内外一流企业(品牌)达成战略合作,与港铁、华润等头部企业成立商业管理公司,全面实施陆肖、三岔、双凤桥等多个TOD产业(商业)项目,在全力做好商业运营后半篇文章的道路上开辟新路径、构建新格局、绘就新蓝图。

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城市才有未来。

推动“引才聚才”,成都住建系统高位推进人才住房建设,目前已实现全市23个区(市)县全覆盖。据了解,在推进人才住房规模化建设的同时,成都还引入国内外知名设计企业参与人才住房设计,大量应用装配式、绿色建筑方式提升项目品质,注重区域大配套资源与社区小配套服务深度结合满足人才多元生活需求。

彰显“尊才爱才”,成都还构建人才安居一站式网络服务平台并不断提升服务质效,联合组织、人社、经信、教育等13个职能部门开展安居资格并联审批,实现“一个系统、信息共享、并联审批、限时办结”,人才安居资格常规受理审核时限由最初的20个工作日缩短为10个工作日。

城市要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产业。

大力发展适航产业,双流区加速集聚航空制造维修、电子信息、绿色能源等产业业态,与中国电子、中国电科、中物院等头部企业深度合作,打造集信息技术、核技术、航空航天产业一体发展,上中下游企业全产业链条融合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高地,同时打造高效的物流生态支撑,提供有力的服务政策支持,搭建有效的沟通交流平台,以“放管服”改革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

助推乡村振兴“落地生根”。金堂县大力发展天府石斛康养产业,联合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四川农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组建研发“博士团队”,开展优良品种培育、种苗高效繁育技术开发、深加工产品研发等研究。与此同时,金堂深耕线上,助推完成200余家渠道合作销售网点铺设,在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开设品牌旗舰店;广铺线下,入驻仁和春天等高端商场及德仁堂等1000余家药店,极大促进了当地石斛产业发展。

为促进产业发展,提升邛酒品牌影响力,邛崃除了在政策上对各大酒企给予大力支持外,还从规范白酒行业标准、提供金融支持、加强配套产业发展等方面着手,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并根据各个企业的特点,推行“一企一策”等精准扶持措施。此外,当地还打造生态、文化、旅游型白酒酒庄,推动白酒产业从单纯的规模效益和品牌效益,向产业效益和特色效益转变,促进了白酒产业链的良性发展。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成都各级各部门始终把党史学习教育同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一系列立足实际、服务群众、面向未来的务实举措,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带来的变化和实效。

本报记者 白洋

原标题:用心 用情 用力 成都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不断走向深入

编辑:张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