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办实事 在锦江感受有温度的社区服务
成都商报 2021-09-29 07:42
像成都人那样生活,看似很平淡的一句话,其实蕴含了成都这座城市的包容与温情。在锦江区,走出家门便是一趟别开生面的社区旅游:这里有国际化社区服务圈,也有推门可见的体育和爱情场景,还有让民众拥抱美好生活的新场景……这儿拥有时尚潮流的社区美学、市井烟火的生活百态、舒适宜人的生态景观……在锦江区社区里,感受生活的美学。
A
感受15分钟国际社区服务圈
“咻……”的一声滑板划过,三五青年在这里练习滑板技术,“我们经常来这个场地练习滑板,因为这里紧邻太古里,逛街也方便。”滑板爱好者万万告诉记者,这是锦江区锦官驿街道大慈寺社区常见之景,锦江区构建高品质时尚消费的大慈寺国际青年社区,让更多青年集结。
“以‘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商业化逻辑、以人为本、按需定向、专业运作’为建设路径,努力打造高活跃文化空间、高品质户外场景、高能级产业社区、高质量烟火气息的社区。”锦江区锦官驿街道大慈寺社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前,这里是背街的小巷,车辆通行极其不便,无法与太古里融合,给居民生活造成困难,围墙的阻隔形成了一条150米长的城市断层,玉成街在繁华的映衬下显得更加暗淡,似乎停留在更加久远的年代,或者已被城市所遗忘。在这样的现状下,打破围墙阻隔,提升街面基础条件,提供适度的有效空间,引入丰富的经营业态,以此延续并激发城市活力。
今年2月,“玉成集巷”已全面呈现。现在,它已经蜕变成一条集颜值和内涵为一体的网红打卡地。至此,居民群众亲身感受到了院落的蝶变,享受到了本该早就应属于院落居民的这份安静、温馨、祥和与吉庆康宁。通过玉成集巷的打造,提升了社区治理的理念,项目由企业投资建设,用生活美学空间打造文化IP新场景。坚持创新“精治、自治、共治、法治”的街区治理机制,统筹推进“形态、业态、文态、生态”建设,努力建设社区新空间。
B
打卡十分钟健身圈
推开门就是运动生活场景
推门就是美好生活,其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是可感知可进入的公共空间。
近年来,锦江区体育事业的发展也如火如荼。“锦江区已在全市率先建成‘社区十分钟健身圈’,加快推进‘一场一馆一池两中心’建设,新建成仁德、兴城足球公园等37块社会足球场,聚集度在中心城区排名第一。”锦江区区文体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春熙路步行街上有金开运动中心天空球场,落日余晖下每天爆满的场地让足球、篮球走进市民生活。另一边,位于东三环边的仁德足球主题公园,除了开设系统化、专业化的足球培训课程以外,还和锦江区内的成都师范附属小学慧源校区、盐道街小学通桂校区、四川师大附中外国语学校等在校内开班授课,把“足球从娃娃抓起”进行到底。同时,锦江区着眼上班一族健康需求,锦江区加快布局“楼宇体育”,推进“蓉漂健身”等特色活动落地,打响“运动成都·健康锦江”全民健身品牌,高标准推进体育产业发展,锦江区深度推进“体育+”,进一步做强体育产业发展支撑。
为了让年轻民众更有归属感,在锦江河畔,一条全长约1.314公里爱情专线应运而生,这是“成都市首座沉浸式爱情鲜花主题街区”,以爱情为主题,鲜花为主线,合江亭、爱情斑马线为主IP,通过“点、线、面”进行有机串联,连接成都太古里、东门码头、合江亭、九眼桥等标志性地点,策划打造了“玉成缘起”、“邂逅广场”等十个核心节点,营造漫步式、社交化的空间形态,带动了天仙桥滨河路、大川巷、黄伞巷等六条子街巷有机更新,精心营造了“成都十二月市”消费新场景,沿锦江河畔为青年人才打造策展式创业工坊,积极探索流量经济转化为平台经济的锦江公园生态价值转化新模式。
C
“黑科技”、“智慧脑”安排
生活在锦江很幸福
如果说社区关怀像雨滴,润物细无声,那么锦江区社治真正做到了“为民办实事”。那边,为了有效杜绝电动车上楼的安全隐患,在锦江区枫树社区鑫苑名家二期,通过监控成像技术监测进入电梯的电动车的“黑科技”,实现报警提示和电梯暂停运行,严格封锁电动车进出楼栋,切实增强居民遵守管理规范的自觉性;这边,在锦江区成龙路街道利用新技术手段为充电车棚装上“智慧脑”,实现车棚无人值守、刷卡进出,居民通过手机关联即可实时了解充电情况。截至目前,锦江区成龙路街道已完成辖区小区院落90个电动车棚智能化改造全覆盖和252部梯控设备、49个公共智能充电桩(换电柜)的安装运行,共计安装充电设备2500个,可同时为9000多辆电动自行车充电。以上列举都只是社区改造“小事”,只为让广大市民生活得很幸福。
锦江区为有效破解社区服务功能局限,积极主动回应市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向往,一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推开门就是美好生活的愿景,锦江一直在行动。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吴华宇 图据锦江区
编辑:谭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