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格桑花盛开的地方 让幸福美好遍布川西高原

成都日报 2021-10-04 07:42

e2dc32ad-8a10-4b5c-94e1-732669ae1909.jpg

阿坝州小金县宅垄镇马尔村村民跳起锅庄。

9月的川西高原,格桑花遍地盛开,清澈的蓝天下,牦牛闲庭信步,一座座具有民族特色的藏式新居掩映在鲜花丛中,随处可见的,是当地群众的幸福生活。9月13日至19日,由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对口支援办牵头,成都市广播电视台、成都传媒集团组建的两个采访报道组,兵分两路,沿着成都市对口支援工作队的道路,翻过雪山,跨过河流,深入阿坝、甘孜两州,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实地采访报道。

从脱贫攻坚转入实现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新一轮对口支援工作将继续跑好乡村振兴“接力赛”。一路上,不仅沿途风景越来越美,我们更是深切地感受到,当地群众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日子越过越红火。

用心浇灌

他们的付出让文化得以传承

雄壮的蟒筒声在山谷中激昂回荡,伴随铿锵的舞步、高亢的歌声,加上独特的民族服饰,瞬间把人拉入载歌载舞的欢快场景。在小金县宅垄镇马尔村马尔锅庄传习所,当地村民用马尔锅庄给大家展示了别具一格的嘉绒藏族文化。

“我从12岁开始跳马尔锅庄,身体条件允许的话我想一直跳下去,当然也更希望年轻人把马尔锅庄传承下去。”今年72岁的牛富强在小金县宅垄镇马尔村做了43年村支部书记,同时,他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尔锅庄传承人,他的愿望就是可以一直把马尔锅庄跳下去,并且发扬光大。令人感动的是,就在村民们给大家表演的时候,突然打了几个响雷,眼看着明亮的天空一下变得乌云密布,要下雨了。然而,以牛富强为队伍领头人的村民都坚持要给大家表演完。“是新津的干部们让我们有了这样好的场地跳马尔锅庄,让我们的非遗文化更好地得到传承,我们一定要跳完,给你们最真挚的欢迎和祝福。”

在甘孜州道孚县麻孜乡沟尔普村,我们发现了一枚“小可爱”——今年5岁、读幼儿园大班的洛绒德吉,不仅仅是他的长睫毛、黝黑的眼睛,更重要的是,他会说流利的普通话。要知道,在2017年,我们采访当地务工的村民时,还需要会说普通话的村干部翻译,并且也说得磕磕巴巴。就连今年我们采访德吉爷爷,尽管他能听得懂,但说得不好,仍然需要村文书的帮助。

但是洛绒德吉可以毫无障碍地和我们分享他的玩具小汽车,分享他和同龄的游客一起玩游戏,甚至是他特别喜欢游客带来的猫狗,告诉我们爸爸妈妈在外面打工,每天是爷爷开车接送他上学、放学。

随着脱贫攻坚收官、乡村振兴开局,川西深处的大门,向全国、甚至全世界敞开,无论是发展现代化种植产业,还是全域旅游,语言,是通向发展的一座大桥。

扎根高原

他们的坚守让爱留存心间

马尔康市纳足村纳足汽车营地是我们此行的第一站,刚下车时,大家只顾着欣赏眼前的美景,没来得及注意身体的反应。“我到对面山坡去拍了个照,爬了很小一个坡,就感觉有点喘不上来气。”成都日报摄影记者李冬说,没想到这么小的坡就能让人有高原反应了。

随后,当大家听到在营地务工的村民阿确斯基说,以前都靠去对面山上挖虫草、采松茸为生时,我们看着远处高高的山峰,再想到我们在这里的平地走快了都会感觉呼吸困难,就完全能够体会她说起现在在营地务工时的幸福感了。

“特别感谢他们,能到我们这里来做这样一个项目,没想过自己还能过上拿固定工资的日子。”当听到阿确斯基对对口支援工作队由衷的感谢时,我们仿佛对对口支援干部们坚守的意义又多了一丝理解。

海拔3000米、4000米、5000米,无论技术如何革新,海拔高度带给人体的不适、给心血管的负担,始终是现实。

离家400公里、600公里,对口支援工作队队员、支医支教的医生教师,离开自己的家人朋友,到一个几乎陌生的地方工作,情感上的思念和牵挂,是始终存在的。

但在采访过程中,除了提到想念子女家人,对口支援工作队的队员们,几乎不谈自己的付出和奉献。支援炉霍县妇幼保健中心的护士长陈南,因为不适应高原环境,一下子瘦了18斤,采访时,她却开心地向我们展示,到炉霍之后学会的简单藏语,“哪里痛”“做检查”……

一年、两年,甚至是三年,对口支援的期限,被他们自己主动延长。“孩子们要高考(中考),关键时候,我们不能走”“2014年来支援了2年,趁自己身体还符合条件,应该再来干两年”……

我们说的藏汉一家亲,并不是一句虚无的空话,因为有一群用真心去奉献的人,昭昭之心,日月可鉴。

发展产业

他们的专业让群众日子越过越甜

“确实没有想过,能够四次赴阿坝州、甘孜州采访成都市对口支援工作。”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于遵素十分感慨,她说,每一次采访,感触都不一样,从历经了阿坝州基础设施建设重要阶段的国道、省道、县道大修,堵车、扬尘,到如今的条条通途,也经历了一天之内暴晒、冰雹、狂风和彩虹的高原多变气候,每次短短一周的采访,虽然不能完整地了解对口支援工作的所有内容和艰辛,但每一次的采访经历都可以看到当地的变化。

在甘孜州炉霍县,一家特殊的厂进入了我们的视野。这是一家以“牦牛”命名的厂,却没有见到一头牛。

炉霍康巴圣德牦牛产业有限公司,是2011年炉霍县招引的民营企业,以高原特有的牦牛乳奶渣作为原料,生产制备酪蛋白产品,也是四川唯一一家能生产酪蛋白相关产品的企业。

这个不为人们所熟知的“酪蛋白”,其实广泛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用于食品、生物、化工等各个工业生产制造领域。而生产“酪蛋白”的原料,来自牦牛产的牛奶、提取了酥油之后的“余料”。别小看这个余料,现在厂里的收购价格在20元左右。采访当天,一位养有10头牛的牧民卖了1000多元的奶渣,另一位养有200多头牛的牧民光是一车奶渣就卖了上万元。

锦江区对口支援工作队队员在考察时发现,这家厂局限于生产线技术落后,生产产能和产品纯度,都有极大的提升空间。于是,今年,锦江区拨付专项资金,用于生产线改造和技能提升,届时,这家藏在川西深处的民营企业,将拥有比肩国外的生产技能。

在小金县沃日镇木栏村,村里的小金苹果共享农庄已经成为川西小环线上的新网红民宿打卡地,游客络绎不绝。我们走进村子时,不少村民聚集在一起晒太阳,聊着家常。见我们路过,村民还特意邀请加入他们的晒太阳小团队,溢于言表的喜悦瞬间传递给了每一个人。

木栏村不少村民都将自家苹果园流转给了共享农庄,每亩有1.2万元保底收入,年底还有分红。如果在农庄上班的村民,每月还可领取几千元工资,算下来,村民的年收入比原来增加了2万元至3万元左右。搭上农庄网红民宿的“班车”,还有不少村民也将自家房屋改成了民宿,自家苹果的销路也越来越好。

喜悦多一点便是甜蜜。在泸定县兴隆镇化林村,海拔2100米左右,曾是茶马古道关隘的历史重镇。村民周振良将一格网箱抵到了我们面前,他一定要让大家看看他养的蜂王长啥样。

从2016年起,蒲江县便开始了对口支援泸定县,引进成都三千米甜蜂业有限公司投资,发展贡嘎中蜂产业项目,让不少村民实现了致富,周振良便是其中之一。通过一轮走访,我们了解到,蒲江县带来的甜蜜产业远不止蜂蜜。打造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里,李子开始挂果,今年村民已经尝到甜头。农旅游一体的柑橘示范园正拔地而起,为吸引游客,一条人行木栈道正在加紧铺设。

虽然采访只有短短一周,但我们却感触颇深,在成都对口支援工作队的细心照料下,我们并没有感到任何不便,只顾着欣赏并记录一路上所见所感的美好。这已足够说明,在成都市对口支援工作队和当地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本就十分美丽的川西高原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正一步一个脚印,在通往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大步向前。

成都传媒集团记者 李柯雨 但唐文 于遵素

摄影 李冬

原标题:奋斗在格桑花盛开的地方 让幸福美好遍布川西高原

编辑:段琪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