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 铺就宜居宜业幸福底色
成都日报 2021-10-19 07:37
看得见雪山的城市
千百年来,人们对城市的向往,总是离不开诗意地栖居。
“到蜀地去,到成都去,对诗人来说是一种召唤。”10月1日《新周刊》的文章《宜居宜业,何以成都!》里,这样描述诗人与成都的关系——蜀地和成都能够吸引诗人前赴后继地来旅居,并且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诗歌创作,与这里独特的地理环境大有关系。蜀地恰恰是中国地貌最独特的地区之一,站在成都闹市的茶楼上,推开窗便能看见,东南边是郁郁葱葱的龙泉山脉,西北则是一排白雪皑皑的雪山,天晴时可看到日照金山的奇景,门口的锦江停泊着来自江南的船只,顺流而下能够一直抵达东吴胜地。于是才有了杜甫那句诗:“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从古至今,成都以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为宜居宜业铺就了幸福底色。
从天府之国到公园城市
生态已镌刻进城市基因
成都地处青藏高原的臂膀东延、岷江滋润的沃野中央,作为国宝大熊猫的故乡,风景优美、气候宜人、富庶繁华,自古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拥有都江堰、青城山等珍贵世界遗产,武侯祠、杜甫草堂等历史文化瑰宝,宽窄巷子、锦里等都市休闲地标,火锅、茶馆等特色生活方式,在众人眼中,成都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来了还想来”的幸福之城。
绿色生态是这座幸福城市的本底。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作为公园城市的首提地,成都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总书记嘱托,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加快建设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好家园。
以青山为底,划定城市生长边界、区隔城市组群、布局望山廊道,再现草树云山、千秋瑞雪的旷世盛景;以江河为脉,疏通水系沟渠、改善河湖水质、升级滨水空间,勾勒清泓环绕、蓝绿交融的灵秀画卷;以绿道为轴,串联城乡社区、贯通川西林盘、链接大地景观,让城市之美宜游宜憩、可感可及……从天府之国到公园城市,成都已将生态绿色深深镌刻进城市基因。
从窗含西岭到阳台遥望
雪山与城市常相见
9月19日,中秋假期第一天的清晨,“蜀山之王”贡嘎山、“蜀山之后”幺妹峰等一众雪山集体“出镜”,携着晨光出现在城市的尽头,山顶白雪皑皑,山下城市初醒,梦幻般呈现了雪山与成都的再一次邂逅。
据统计,2020年至今,成都与雪山已相见百余次,一年中接近五分之一的时间,都可以远眺雪山。浮云缭绕、雪山环抱,高楼大厦、车水马龙,城市与雪山相生相伴,共同见证着雪山下的公园城市拔节生长。
唐朝时期窗含西岭千秋雪的盛景,到如今在现代都市的阳台上遥望雪山,跨越千年,是不同的写意,却是相同的诗意。
成都是全国唯一能看见海拔5000米以上雪山的特大城市,除了成都平原独特的地理优势,更得益于近年来成都高质量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逐年优化的人居环境让大城市的居民也能与大自热亲近交流。
数据显示,2020年与2015年相比,成都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增加38天,PM2.5下降28.1%。
不仅是空气质量,成都的水、土壤等生态指标都在集体好转。
2018年以来,成都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全力推进锦江流域水生态治理。3年多来,锦江全流域优良水体率从69%升至100%,达到了近20年来最好。
从花重锦官到绿网千园
宜居宜业可感可及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1200多年前,杜甫在成都写了流传千古的《春夜喜雨》。如今,“身在公园、春暖花开”也成为成都市民日常生活写照。
走在高新区吉泰路,各色花卉与绿植交织,街边分布着咖啡店、书店、花店、便利店,下班回家,路上便可买杯咖啡、买束鲜花、补给生活用品,短短几百米“回家的路”,让在大城市工作打拼的年轻人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与温馨。
“回家的路”是天府绿道体系的一部分。目前,天府绿道已建成4600多公里,规模居全球第一,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较2015年增加1.7平方米。
在社区绿道感受回家路上的生活美学、在公园绿道上奔跑燃烧释放卡路里、在锦江泛舟夜游、在清晨和傍晚欣赏绚烂彩霞、在城市感受蓝天碧水的美好……全球最长的绿道体系,是成都的绿色动脉,串联起了自然空间、森林空间、郊野公园、公共绿地等多级城市生态体系,形成了“绿网千园”的生态格局。公园城市的“大战略”变成了每个市民可感可及的“小确幸”,骑行、观鸟、跑步、作画、拍摄、喝茶、阅读……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让城市更美丽、让生活更美好。
本报记者 曹宇阳 摄影 王熙维
编辑:谭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