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协同共筑双城经济圈生态本底
成都日报 2021-10-26 08:06
共建共保
构建以长江、嘉陵江、乌江、岷江、沱江、涪江为主体,其他支流、湖泊、水库、渠系为支撑的绿色生态廊道。依托龙门山、华蓥山、大巴山、明月山等,实施森林生态系统休养生息和矿区恢复治理,共筑绿色生态屏障。推动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加强珍稀濒危动植物保护。
协同治理
制定统一的环保标准编制技术规范,联合开展现行环保标准差异分析评估,有序制定修订统一的大气、水、土壤以及危险废物、噪声等领域环保标准。坚持一张负面清单管川渝两地,严格执行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体系,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硬约束机制。
转型发展
联合打造绿色技术创新中心和绿色工程研究中心,实施重大绿色技术研发与示范工程。支持四川天府新区在公园城市建设中先行先试,开展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实施城市生态用地改革创新,探索建立公园城市规划导则、指标评价、价值转化等体系。支持重庆广阳岛开展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建设沱江绿色发展经济带。
成渝两地一衣带水、山水相连,位于长江上游,地处四川盆地,大气、水、土壤环境相互影响,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提出要共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全面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格局。
事实上,自2020年初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后,一系列“生态共建、环境共保”的研究部署就在紧锣密鼓地敲定实施。那么,当前各项工作进展如何,接下来双方还将展开哪些合作?带着问题,记者昨日采访了相关部门和专家。
力争到2025年
成渝生态环境协同监管体系初步建立
成渝合作的步伐其实早已起步。去年7月,《重庆市生态环境局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战略合作协议》在渝签署,双方甜蜜“牵手”,约定将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协作、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前沿政策研究、推进水污染防治合作、强化大气污染防治联动、推动环境执法与应急互动等方面,建立务实高效的合作机制,共促环境保护,共建生态文明。记者从成都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一年多来,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已有8个派出机构分别与重庆市10个区签订了合作协议,其余中心城区派出机构也与重庆市对口区县达成了合作意向,实打实标明两市和两地各区县正朝着同筑大环保格局携手并进。
坚持制度先行,是合作的根基。对此,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拟定了《生态共建环境共保领域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部署工作联席会议工作规则》和《生态共建环境共保领域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部署工作联席会议实施细则》,并建立了联系机制,后续将与重庆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确保各项工作落地推进。
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市局在牵头负责制定有关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部署专项行动计划,通过全力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共促绿色转型发展、强化区域环境污染联防联控、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一体化等9项重点工作,力争到2025年,生态环境协同监管体系和污染联防联治机制初步建立,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保护和修复持续加强,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有效提升。目前行动计划正在按程序报审。
推动项目成果落地应用
协同落实生态损害赔偿制度
时间再往前推,今年5月,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与北京大学联合主持的2018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成渝地区大气联防联控技术与集成示范”研究成果与成渝大气污染防控现状交流会在蓉举行。会上,四川省生态环境厅有关负责人介绍,经过两年多努力,成渝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决策支撑体系已建成,将为成渝两地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提供有力支撑。
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郝吉明,北京大学教授张远航为首的专家组就对该项目表示了充分肯定,认为该项目成果对促进和推动成渝地区大气污染防控、改善成渝地区大气环境治理起到重要作用,下一步应积极推动研究项目成果落地应用,助推成渝两地大气质量持续改善。
不仅在科研上取得突破,各项重点工作任务也取得进展。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省上统一部署,成都在研究建立跨流域区域常态化横向补偿机制,研究成果《成都市流域生态补偿办法》(试行)已征求相关区(市)县及市级部门意见,目前正按照意见修改完善,完成项目结题后将于2021年内实施。同时,两地正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联动机制,立足上下游区域环境风险实际,定期开展联合应急演练,抓好流域环境隐患排查,常态化组织开展岷江、沱江流域环境应急安全工作交叉检查。
下一步,成都将推动两地协同落实生态损害赔偿制度,积极推进统一区域环保标准和环境准入政策;以成都平原经济区为协同重点,推动大气污染联合预报预警和联防联控联治,并与周边城市毗邻区域工业固废、危废处理设施实现共建共享,从多个角度出发,齐力夯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绿色发展生态本底。
现场探访
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
旅游环线已建成60公里
作为成渝两地间的重要生态空间,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迎来崭新的发展机遇。
“肩上的担子更重了。”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新经济和区域合作部的陈俊锟直言。这些天,他一刻也没有闲着,忙着筹备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招商推介事宜。“邀请眉山、资阳、德阳参加,希望在四市共建龙泉山上能有新的突破。”
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四市将共建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培育打造同城化绿色发展示范区。“去年,几方在一起前前后后开了不下十次会吧。”陈俊锟记忆深刻,比如在旅游环线的打造上,特别注重与德阳、眉山主干道的衔接。“我们带着方案前往两地多次沟通交流,目的便是为交通协同打好基础,增强旅游环线辐射力。”陈俊锟说,目前该旅游环线已建成60公里。
“一座二峨山,两边不同天。”这是曾经眉山当地的一句谚语。“山那边的双流物产富饶、发展迅速;山这边的仁寿县却因盛产红苕等以‘红苕精神’闻名”。仁寿县一名干部告诉记者,在当地,龙泉山脉一度被认作是发展的阻碍,如今协力建设变得很有信心,“我们来成都‘取经’多次,每一次都很受启发。”
陈俊锟告诉记者,充分挖掘龙泉山脉人文自然资源,成都还与眉山市共同推出丹景台—三岔湖—黑龙滩等系列精品旅游线路,共同举办天府龙泉山森林集市活动等。
在与资阳的合作共建上,两地也在相互“取经”。陈俊锟介绍,目前成都与资阳市相关部门和区县签订了《共建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打造秀美宜居的成渝中部绿色发展示范区合作协议》,计划在乐至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新引进10余种特色乡土花卉苗木种苗,丰富龙泉山的生物多样性,共建成渝森林城市群节点。
部门声音
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
联手建好区域生态廊道
同处四川盆地,成渝两地山水相连,生态环境休戚相关。
四川省有4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处于长江流域范围内,涵养着长江27%的水量,生物资源种类位居全国第二。重庆市地处三峡库区腹地,域内长江流程679公里,居上游各省份之首。成渝两地优良的自然禀赋,在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总工程师何显松表示,成都将与重庆联手管护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等重要生态空间和区域生态廊道。当前,成都已启动沱江上游景观生态研究,形成了《东部沱江廊道生态景观资源评价研究》《东部沱江廊道生态景观研究及技术指引》《东部沱江廊道植物运用研究》《沱江和绛溪河滨水地区发展研究》等成果,建设沱江上游生态廊道。
在《规划纲要》中,还特别提到了推动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的重要性。前不久第一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这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事件。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谈道,成都将强化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目前已完成大熊猫栖息地修复4.36万亩,计划2025年前完成大熊猫栖息地修复30万亩,将碎片化的栖息地串联成片,并加快推进生态监测和科研保护工作进展。
成渝相向发展,推动“一山连两翼”,龙泉山成为成渝两地间的重要生态空间。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重要区域,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正在加快推进国家储备林项目。据介绍,该项目总投资125亿元,为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项目合作期30年,其中建设期8年、运营期22年;项目占地56.6万亩,跨四川天府新区、成都东部新区、龙泉驿区、金堂县等5个区(市)县区域。目前完成社会资本采购、项目公司组建,通过国开行融资授信预审,正式签约。
专家访谈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陈国阶:
以整体思维推动两地生态文明建设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要“共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围绕这一话题,记者专访了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陈国阶。他认为,这是打破行政边界的一项重大部署。
“站在自然界的角度看,我们的大气、河流、山川、森林本来就是没有边界的一个整体,只会因地理气候而变化,并不会受行政区划的影响。”陈国阶从成都、重庆两市的地理环境谈道,二者均在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交界处,同在四川盆地内,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生态本底条件相差并不大,若割裂而治,难免会造成资源有效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因此,以共建共保的大局思维、系统思维来推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让双方以最小的投资收获更高的效益。
从位置看,成都在重庆的上游地区,更有责任、有义务做好生态空间保护。具体而言,陈国阶认为,可先从西部龙门山一带入手。“我非常喜欢‘雪山下的公园城市’这一城市新名片,这其中的‘雪山’是哪里,不正是咱们的龙门山脉吗?所以,在建设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的同时,如何让龙门山的‘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是下一步成都需要思考的问题。”对此,他建议,可结合龙门山的现有生态条件,发展农业、种植业以及康养旅游业等,加快生态价值转化,探索绿色转型发展新路径。
《规划纲要》提出,要统筹建立并实施双城经济圈及其周边地区“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联合调度。建立跨流域跨区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加大国家和省级生态保护补偿资金对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支持力度。严格执行生态损害赔偿制度。在这方面,陈国阶向记者介绍,成都已迈出了第一步。“目前,我正在参与‘成都市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的前期调研工作,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该项制度将探索形成生态保护者和受益者良性互动的局面。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背景下,我们也将联动重庆,把这项制度推广开来。”
成渝连线
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易小光:
坚持“川渝一盘棋” 共同筑牢生态屏障
“我认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将生态文明建设部分单列成章,这凸显了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绿色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易小光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成渝同处长江上游,不管是从西部地区还是整个长江经济带的角度讲,二者都是重要的生态屏障,要守好绿色生态本底,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绿色的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他进一步谈道,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跨越行政区划,涉及产业发展、城市建设、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两省市必须坚持“川渝一盘棋”思维,加强协同治理,真正携起手来,共同筑牢生态屏障,为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贡献可持续、可循环的绿色能量。
“当前重庆提出要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这与成都的公园城市建设是不谋而合的。”谈及重庆的绿色发展之路,易小光认为,重庆围绕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做了不少文章,值得与成都分享。产业生态化,是在结构上适应生态,生产中绿色循环,价值上以生态优势为产业塑牌赋值,实现经济与生态效益的双提升,比如在三峡库区发展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让种植业与养殖业合理分布,沿着生态循环的链条展开,不仅不破坏生态,反而成为生态循环的载体。而将生态产业化,则实现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变,在生态底线之上,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商则商、宜游则游,为产业发展留足空间,不仅让景更美了,农户的钱袋子也鼓了,守护绿水青山的自觉性与主动性也提高了。
就两地下一步应从哪些方面协同发力,强化长江上游生态大保护,易小光表示,要从制度统一、产业协同、流域治理、科技创新等方面着手考虑。制度层面,要建立一套统一的标准化体系,比如环境准入、生态红线划定、污染排放等;在产业协同上,要优化布局,避免重复规划;流域治理上,要共同加强对长江干流、支流的治理,确保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科技创新方面,则要通过新的技术手段,进一步推动节能减排。“接下来,我们在研究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优化长江上游产业布局等方案时,也将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精神,加强与成都的合作。”易小光说。
本报记者 缪梦羽 王琳黎 制图 申娟子
原标题:成渝协同共筑双城经济圈生态本底
编辑:段琪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