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获“国字号”殊荣!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背后,藏着怎样的“绿色”密码?
2021-10-26 17:05 来源: 红星新闻网
红星新闻网(记者 覃霞 实习记者 吴文华)10月26日报道 日前,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生态文明论坛上,生态环境部对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进行命名授牌,成都市青白江区榜上有名。这是继四川省首批环保模范区、省级生态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殊荣后,青白江区再次收获的生态文明建设“国字号”荣誉。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是国家生态县的“升级版”,是我国目前综合评价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最高荣誉,也是反映一个区域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双赢的“金字招牌”。
一举拿下这一殊荣,对于青白江区来说,实属不易。从曾经知名的工业区,到如今“高颜值”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荣誉的背后藏着怎样的密码?10月21日,“2021年成都生态环境文化宣传媒体采风活动”走进青白江区,探寻传统两高产业向现代绿色产业、污染区向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转变的凤凰涅槃路径,透过采风活动更能看到成都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同步推进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点击查看本网专题>>媒体视角看成都生态环境 共筑美丽生态屏障
蝶变·生态之“绿”
以“S”形穿城而过的长流河,将青白江一分为二。步入青白江长流河公园,清澈河水缓缓流淌,河岸边的粉黛乱子草盛开,市民在两岸绿道上散步、休憩。两岸分别伫立着斑驳的工业厂房遗址与一座座拔地而起的现代化新居,一旧一新形成两个时代的鲜明对比。
很难想象,这里曾是青白江的工业主战场——长流河在诞生之时就担负着工业渠的使命,因此,在许多青白江人的童年记忆里,它就是一条又脏又臭的河。
蝶变,来源于成都近年来持续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城市发展路径的改变。
“2018年以来,青白江区积极推进老工业基地城市更新,规划‘水城相融、产城共生’的无边界城区及滨水绿道—长流河绿道,总体规划全长约11.9公里,布局各级驿站共13个。”青白江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公园城市理念引领下,长流河绿道核心区段纳入老工业基地公园城市有机更新示范片区统筹发展,以长流河绿道核心区线性绿色开放空间串联起时尚活力的产业核心与品质居住社区,依托“蓝绿交织”的生态本底陆续植入商业、消费、游憩、教育等多元场景,本是工业渠的长流河摇身一变,成为一座22万平方米的新兴城市公园。
不仅是长流河,如今的青白江,蓝天常有、青山常在、碧水常流,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这里以前是一座大厂,现在像是天然氧吧,沿途走来,粉黛草、美人蕉、假山流水,一步一景……”川化退休职工李阿姨牵着孙女的小手感叹道。
“工厂的旧梦,在水里荡漾;天空的蔚蓝,也在水里荡漾,她有工业时代的记忆,又孕育出新时代崭新的风景……”在本土文学青年卓兮的诗作中,长流河的蜕变最能体现故乡的生态和产业之变。
“未来,依托宝成线大铁公交化改造,还计划在示范片区内、毗邻长流河畔的川化工业文明公园附近设置站点,实施TOD综合开发,有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持续注入活力。”该负责人透露。
转型·产业之“绿”
长流河与青白江的环境变迁也是成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
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到底如何统筹发展?成都的答案是,紧紧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以青白江区为例,在冶金、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进行调整优化,逐步退出历史舞台的同时,青白江积极利用港口区位优势,推动转型实现突破发展。2013年,成都中欧班列在成都国际铁路港发出第一声鸣笛,让青白江从“内陆腹地”逐步迈向“开放高地”。
9月30日,一辆满载着智能家电、电视产品等货物的中欧班列从成都国际铁路港开出,一路西行驶向荷兰蒂尔堡,这也是铁路港累计开行的第15000列国际班列。
以陆港枢纽为引领,港区聚焦现代物流、国际贸易、保税加工三大主导产业,着力打造辐射西部、链接全球的国际物流分拨中心、保税加工中心、跨境电子商务中心、转口贸易中心,年均带动进出口贸易120亿美元以上,助力先进材料、装备制造、农副产品等远销欧亚,为青白江区老工业区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大的生态价值驱动力。
“目前,成都国际班列累计开行15000列,中欧班列累计突破10000列,中欧班列(成都)已联接境外64个城市,境内20个城市,智能家电、电子产品等逐渐成为主要货源,占出口总量72.94%。”成都国际铁路港相关负责人表示。
距离铁路港不到10公里的欧洲产业城内,成都康佳公司的发货仓库里一片忙碌。工人们正加紧将一台台液晶显示模组打包装柜。“成都康佳今年持续满产,月均订单量突破15万台,单日最大发运量突破9500台。”成都康佳总经理邓伯禾说,选择在欧洲产业城投资立项,正是看中其临港制造的区位优势。
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加快建设产业功能区培育产业生态圈,实现由传统“两高”产业发展模式向低能耗、低排放、高能级现代产业经济转变,“青山绿水、茂林修竹、人和景美”的“内陆亚欧门户”正在这里逐步成形。
成势·打造全国碳中和产业发展先行区
生态文明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站在新的时代风口之上,减污降碳,不仅是新时期、新阶段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总号令,也是让绿水青山的“颜值”和“价值”持续增值、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具体路径。
2021年,我国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向世界庄严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减污降碳,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但大家对减污相对熟悉,对降碳相对陌生。”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张军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只有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通过深化源头治理,才能持续改善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只有通过优化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才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层次更深,领域更广,要求更高——蓝图绘就,路径也正在明晰。
建设全国碳中和产业发展先行区,就是青白江区的新目标。今年9月,《成都高性能纤维材料产业功能区工业碳中和行动方案》正式发布,青白江区将在2025年前建立起减排机制以及碳排放核算体系,单位产值的碳排放和能源消耗比2020年分别下降20%和15%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力争达到30%,顺利实现整个功能区的碳中和。远期目标是在2030年之前,比2020年分别下降40%和25%以上,建成全国碳中和产业发展先行区。
生态之“绿”,产业之“绿”,随着生态价值的不断转化,曾经熟悉的城市正悄然发生着变化,绿色低碳正逐步成为成都鲜明特质和优势。
编辑:杨燕棋责任编辑:马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