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抗疫中的平凡英雄丨“群众需要我的时候,带着伤我也要上”

2021-11-13 09:05  来源: 成都日报

锦江区锦官驿街道水井坊社区党委书记 王怡

接完电话,王怡鼓了口气站起来,噌地往外走。

“常住居民9496户,辖区总人口1.5万多人,以院落为单位,由物管协助网格员,逐楼栋组织………”王怡边走边盘算着,身上的伤,自然也就不觉得疼了。

10月8日傍晚6时,天色渐暗,锦江区水井坊社区辖区居民核酸检测任务即将铺开。

“王书记,伤还没好,你咋个来了。”

“群众的情况我最熟悉,社区需要我的时候,这点伤不算啥子,一样能上。”

“好的,这是我们整理的数据册,你来分配任务吧。”递上工作材料,看着王怡忙碌的身影,社区干部柳林的心里很是难受。

本该在家中养伤的锦江区锦官驿街道水井坊社区党委书记王怡,面对疫情突如其来,他坚持“轻伤不下火线”,发挥着基层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的先锋堡垒作用,坚守防疫一线。

“社区居民就是‘亲人’,为他们做事再累也值得”

昨日一大早,王怡前往辖区企业检查冷链食品疫情防控情况;回到社区后,紧锣密鼓地连续召开4场会议,研究推进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

持续忙到傍晚6点过,王怡神情略显疲惫,趁人不注意时,他转身发出“嘶嘶”声,估计是伤口又疼了。10天前,王怡在一次会议途中遭遇了车祸,左胸部一肋骨骨裂,包扎处理完伤口后,医生建议他回家静养。

恰逢此时,成都出现新冠肺炎疫情,11月8日,接到开启大规模核酸检测的指令后,王怡顾不得养伤,就匆匆返回工作岗位。

“那个时候谁能在家‘躺’得住啊。”说起自己当时的决定,王怡依然是坚定的目光,他说:“社区党委是最基层的党组织,社区书记是和群众走得最近的党员干部,群众需要我的时候,带着伤我也要上。社区居民就是‘亲人’,为他们做些事情再累也值得!”

水井坊社区常住居民9496户,总共15000余人,社区所承担的防控工作任务重、压力大。

“如果全部通知下楼排队,这院里都得站满。”“老人和孩子,晚上去排队怎么保暖?”……王怡一边担忧,一边盘算着怎么解决:分楼栋、分时段、分批次;为70岁以上的老人、小孩、孕妇、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开辟优先通道。

“需要干的工作这么多,这点小伤我还能坚持”

晚上8点,水井坊社区星桥街72号检测点,12个工位,24名采样人员,开始核酸采样检测。

“有人插队,谁来管一管?”队伍中突然有人吵了起来,王怡一个健步冲了过去,赶忙解释道:“天气太冷了,让老人和孩子先检测,咱们年轻人等一等。”一番劝导,群众表示理解,误会很快解除,现场秩序井然。

时代豪庭小区居民王炜已经是第3次进行核酸检测了。对于当天的检测,她用“很顺畅”来形容。“现场组织很有序,从排队到信息登记到取样完,不过才花了十几分钟。”王炜认为,这都得益于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和安保人员引导得力。

整整一个通宵,王怡一直在忙碌,一边要随时传达落实上级关于防控的指示要求,统筹管理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等各岗位的工作;另一边又要和社区工作者一道,维护现场秩序,引导组织居民迅速有序地做好核酸检测。

突然,柳林注意到,站在人群中维护秩序的王怡脸色发白,两鬓间汗涔涔。“王书记,你怎么样了?扯到伤口了吗?休息一下吧!”在柳林关切询问下,他找了张椅子靠着扶手,缓缓坐下后,脸上挤出一个微笑回应道:“需要干的工作这么多,这点小伤我还能坚持。”

柳林介绍说,社区各项工作关系着疫情防控大局,人少任务重,王怡书记带伤工作的精神也激励着在这儿工作的每一个人。

锦官驿街道党工委干部得知王怡仍在带伤坚守,专门来到社区看望,叮嘱他“要注意休息,身体要紧!”并为社区增派了人手,组织大家轮班休息。“我虽然受了点伤,但是手能动,脚能走,就是带伤也一样能服务好群众。”王怡说,作为社区基层干部,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王怡的电话被打成了“热线”,让我们不忍心多占用他哪怕是一分钟的时间。

记者 粟新林 摄影 彭戈

原标题:成都抗疫中的平凡英雄丨“群众需要我的时候,带着伤我也要上”

编辑:杨燕棋责任编辑:马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