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抗疫中的平凡英雄|“余晖”老党员工作室 平均年龄67.4岁 冲锋在防疫一线

2021-11-16 07:36  来源: 成都日报

介绍工作室设在社区里的服务点情况

“他们每次顺道路过,都会进来看看我,陪我说会儿话,问我需不需要做啥子,时不时还会送些米面粮油。这不,前几天刚给我带了些口罩来。”看到老朋友们又来探望自己,家住成都青白江区清泉镇廖家场社区鳅鱼巷的刘庆惠奶奶笑盈盈地从床上爬坐起来。

刘奶奶今年63岁了,有重度残疾,常年躺卧在床,行动不便。也因此,她被“余晖”老党员工作室纳入重点帮助对象。而工作室的成员们正是她口中的“老朋友”。

“老朋友”们的平均年龄达到67.4岁。尽管已是需要别人来照顾的年纪,但他们觉得自己“正年轻”,还想继续发光发热,全心全意为社区、为其他老人提供更多服务。

在这次疫情防控中,他们不但冲锋在前,主动承担起宣传防疫知识、协助开展核酸检测的任务,还始终牵挂着数十位独居、空巢、弱困高龄老人和残疾人及低保群众,逐户走访看望,送上防疫用品,嘱咐其做好个人防控。“将心比心,我们了解他们的心境,也必须在他们需要的时候,随时随地出现在他们身边。”“余晖”老党员工作室牵头人邓江亭说。

老人有需要,我们随叫随到

11月14日上午,记者来到廖家场社区时,邓江亭一行正在鳅鱼巷、狗市巷里走街串户。“保重身体!你有我们的电话,有啥子随时给我们说哈,千万不要不好意思!我们能解决的解决,不能解决的还有社区。”从刘奶奶家出来,他们顺手拉上木门,“门给你关了哦,免得吹凉了。”

这次的走访小组一共5人,除了68岁的邓江亭,还有65岁的杨代顺、74岁的罗祯贵、72岁的彭英贵和68岁的张刚才。他们都是“余晖”老党员工作室的骨干成员。

“等下我们还要去看望袁大爷,我们边走边聊吧。”路上,邓江亭向记者介绍起他们这支“余晖”力量。

“余晖”老党员工作室成立于2019年9月,有常态化参与开展活动的老党员骨干成员17人。根据自身也是老年人、也了解老年人需求的特点,工作室用“服务到家, 关爱到人,和蔼相处,暖心伴随”的模式,建立起走访了解服务组、贴心关爱服务组、纠纷调解服务组、宣传入户服务组,为辖区弱困老人提供帮助。

走街串巷中,记者注意到,部分人家门口贴了一张醒目的“便民卡”,上面印着的正是工作室各个组长的联系电话。“我们是随叫随到,第一时间为老人提供帮助。”邓江亭说,这其中,不少成员有自己打理的生意,还没有完全“退休”,“但一个电话打来,都是放下自己的事情,把社区的事、老人的事放在首位。”

张刚才有一间照相馆,还有一手好的照相技术,但要运气好才能碰到他在店铺上。彭英贵有家汽修厂,但他的维修手艺却更常用在老人家里,哪里电路坏了,哪里需要安装什么,他的身影就总能在那儿被找到。

“袁大爷,我们来了。”话题未完,一行人已走进袁道宣的家。今年88岁的袁爷爷和老伴十分欢迎老党员的到来,“又来看我们了。我们一切都好。”

到社区独居老人家走访了解情况

站岗10小时,比年轻人还强

一次次耐心的探望,一句句关心的话语,一件件“不足挂齿”的小事,对于弱困老人来说,正是欣慰、是温暖、是尊重。当得到老人们的称赞和感谢时,老党员们说得最多就是,以能及之力,解群众之忧,“我们没有报酬,让群众满意,就是最大的收获。”

不仅关爱弱困群体,他们的“余晖”也散发在疫情防控最前线。社区防控要求部署好后,老党员们主动报名参与防控宣传,分组深入到辖区所有街巷,到茶铺餐馆、娱乐场所中张贴场所码、防疫图,劝导居民佩戴口罩,少出门、少聚集。从街头到巷尾,每日累计步行约5公里。

“11月5日晚,我们接到社区通知,要在第二天进行社区全员核酸检测。在微信群上通知大家的同时,我们几位骨干成员立马出发,挨家挨户通知没有智能手机的老年人。”邓江亭说,来来回回、爬上爬下,全部通知到位时,已经深夜了。

第二天,大家又默契地早早出现在核酸检测现场。杨代顺和彭英贵“把守”入口,为排队居民测量体温,提醒他们扫场所码;罗祯贵和邓江亭负责维持现场秩序……从早上8点到晚上8点,除开午饭休息时间,他们每个人都坚守了10余个小时。

“我们中途都没有坐下偷懒哦!”杨代顺说。“6100多人的核酸检测工作,没有出任何差错。”罗祯贵很是自豪。“你看,我腿脚不好,本也是残疾人,但那天站了这么久,我们比年轻人还强!”彭英贵的语气里满是骄傲。“尽管衣服被雨打湿,但又有什么关系呢?”张刚才没有丝毫怨言……为群众服务,这是他们热爱的事业,不说苦,也不怕累。

力气尚在,服务就不会停止

“余晖”老党员工作室成立以来,在社区党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围绕社区党委中心工作和社区治理发展,开展了多种类型丰富、贴合实际的活动,其设置打造的“老街宣讲角”“为老服务联系点”“老党员义诊室”三大项目,赢得了居民的一致好评。

“‘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各位老党员充分发挥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做到了这点。”谈到这支“余晖”力量,廖家场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蒋代述说,他们已成为社区发展治理的重要一角。

采访间歇,60岁的吴诗清匆匆赶来,“才给病人开完药,不好意思。”他是“余晖”的老党员医生,把自家诊所设立为“老党员义诊点”,免费为70岁以上高龄居民提供健康咨询、医疗服务。义务出诊、赠送药品……在他看来,这不仅是为群众服务,也是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们已经计划好了,接下来,还要开展‘寒冬送温暖’活动,挨家挨户为我们的弱困老人带去上门就医、新年慰问等服务。”对于今后的规划,邓江亭没有思考得太远,但他说,“春蚕到死丝方尽”,力气尚在,他们的服务就不会停止。

本报记者 缪梦羽 摄影 李冬

原标题:成都抗疫中的平凡英雄|“余晖”老党员工作室 平均年龄67.4岁 冲锋在防疫一线

编辑:张烁责任编辑:马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