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走心 院落走“新” 花乡农居:业态多了 产业精了

2021-11-17 07:47  来源: 成都日报

【听听群众怎么看】

初冬时节,寒意渐浓。昨日,在三圣乡·花乡农居,记者看到的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工地上机器轰鸣,绿化、光电玻璃安装都接近尾声,工人配合施工机械栽种树木、平整路基……“预计明年春节前,这个中心广场就能投入使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届时,这里将成为景区夜景的标志性亮点。

“焕新后的花乡农居真是太棒了,再也不是记忆中卖柴火鸡的农家乐了!”围绕正在施工的广场,在“花乡农居”景区内逛完一圈,市民王芳把她和朋友拍摄的视频发到抖音上,立刻引来网友的点赞。

在她的镜头里:昔日简陋的花棚已被新修的玻璃花房取代,低洼的小村小道为绿道替代,过去杂乱的农家乐不见踪影,特色网红店鳞次栉比……从田园生态农家,再到如今公园城市中的休闲院子,经过升级打造,三圣花乡·花乡农居以崭新的形象呈现。

王芳镜头里的“玻璃房子”位于花乡农居景区入口处,这里汇集了姹紫嫣红待售的花卉,吸引着许多市民前来。“妹儿,你选好没得,看中了你可以就在我们公众号上下单,你在这边还没耍完,花就已经给你送到家了哦。”在摊主陈茵热情推销下,市民李梅下单了一盆仙客来,一盆红掌和一盆绿萝,她对这样的选购方式相当满意,“花乡就该多建造这样子的玻璃花房。”

“说是玻璃花房,其实它的功能远不止于卖花哦。”陈茵介绍说,在这个玻璃房子里,市民不仅可以线上购买、线下观赏,还可以喝喝下午茶、打卡拍照等。

从玻璃花房走出来,记忆中随处可见的农家乐不见踪影,目光所到之处都是精致特色的小店,让人想要走进去一探究竟。

来到了大院河·仙鱼庄,一进门,就被他们家的装修风格惊艳了,榫卯结构川西建筑群,风格设计优雅又精致,把“氛围感”强调到了极致。老板说,“吃鱼火锅也要有格调,景区内只此一家,从吃到赏,一应俱全。”与大院河风格截然不同,另一个“网红打卡地”——白泽餐厅走的是“小清新”文艺路线,有巨大的摩天轮、爱丽丝梦境中的后花园,还有霍比特人的玛塔小屋……妥妥的浪漫童话世界既视感。“每天来打卡的人络绎不绝,周末的时候更是人气爆棚。”该餐厅负责人娇子介绍,餐厅主打中餐和精品私房菜,也有下午茶,这里特别适合举办小型婚礼。

沿着这一路走下去,业态特色各不相同的精致产业院落遍地开花。游玩的市民惊喜度不断攀升。

“那是不一样了哦,简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年,不算租地的租金,光工钱,我也能挣8万多元。”红砂村原住民林红海,把地流转给林红刚的厚里餐饮娱乐项目后,自己又在项目上打工,“月薪7000多元,包吃包住,可以说是旱涝保收,划算得很。”林红海扳起指头算起了细账,对流转土地再打工很知足。在花乡农居,像林红海一样流转土地再在家门口打工挣钱的村民还有100多户。

昔日的三圣乡红砂村

【实事盘点】

个性化创新升级业态

三圣乡历久以来都是成都人的后花园,在三圣花乡曾经的巅峰时期,有多达500家农家乐在这里“打拥堂”,但是由于前期缺乏统一的规划,产业融合度较低,产业层次不高,主要以餐饮、花卉销售为主,业态可谓高度同质化,游客流量转化为经济效益较低。

“转型升级,刻不容缓。”锦江区认为,这是对“旧时光”的一场调整和重构。更新的重点不再是标准化规范化的环境营造,而应是个性化创新的业态升级。

以此为思路,锦江区坚持按照“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商业化逻辑”理念,以花乡农居为起点,创新探索红砂片区生态价值转化模式,广泛招引社会力量介入,精准指导业态场景植入,财政对基础设施投入,撬动社会投资10亿元参与,引进文创、民宿93家,培育花创花艺企业14家,新增网红打卡地12处,打造产业院落11处,区域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3个,1000万元以上项目16个,180余家个体户全部转为公司化经营。

据锦江区三圣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冉晟介绍,商业管理公司对景区进行统一打造、统一招商、统一运营,并将房租等商业所得反哺景区日常维护,实现景区日常运营管理自我平衡。

在升级改造后,多元化的业态布局,让三圣花乡的可玩性和复购率都大大提升。据悉,“花乡农居”于今年1月开街,目前,已接待游客超262万人、车辆57.2万台次,游客流量春节、五一期间位居四川省第二,清明期间位居四川省第一。区域预计年增加税收3000万元以上,集体经济年增收1500万元以上,村民家庭年增收5万元以上。

锦江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以“花乡农居”转型升级为起点,锦江区正系统推进三圣花乡景区转型升级工作,在不久的将来,“五朵金花”将依次开放,加入更多丰富多元的业态,打造成受市民和游客喜爱的景点。

中国风格浓郁的大河院餐饮项目

【今后怎么干】

谋求经济产业的全面转型发展

成都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正向全域推开、向纵深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将继续以城市有机更新为途径谋求旧城复兴和经济产业的全面转型发展,努力实现在更新理念、模式、制度机制等方面的创新突破。

继续加快推进重大示范性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天府锦城“八街九坊十景”和“两环八线十三片”街巷游线体系项目建设,全力营造高品质文商旅融合新场景。统筹推进一环路市井生活圈整体改造提升,持续推进13个示范片区建设,策划推出一批特色主题活动。

聚焦推进产业、功能和业态综合提升,成都市将着力推动全市成片、连片更新,按照“谋划一批、签约一批、实施一批、完工一批”总体思路,加快推进既定项目建设。推进铁路总部片区、八里庄工业遗址片区等城市更新片区综合开发项目。每个区(市)县至少实施1个城市有机更新示范工程。

本报记者 粟新林 摄影 胡大田

原标题:升级走心 院落走“新” 花乡农居:业态多了 产业精了

编辑:张烁责任编辑:马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