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血管”清“淤血” 这是一台针对道路的微创手术
2021-11-26 08:31 来源: 成都日报
▲“手术”后的东大路通行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听听群众怎么看】
“这个‘手术’做得好,深得大家的心。”昨天,某物业中心主管张弛对记者说。这是一台由多部门联手进行的微创手术,对象不是人,而是被“伤病”困扰的东大路。
成都交警三分局二大队副大队长袁才俊点明了病因,东大路(二环路至静康路段)全长约2.4公里,是进出城主干道,沿线开发强度大,道路两侧商业、文创、住宅、金融、服务等业态集中,交通吸附力强,高峰拥堵比较突出,尤其是沿线多个大型楼盘入驻后,交通运行压力明显加大。
拥堵让沿线小区的居民叫苦不迭,并通过线上线下向交管部门反映他们的“急难愁盼”。面对这一问题,市公安局交管局多次联合相关部门召开专题研讨会和现场办公会,共同研究制定对策,一套精细的微创手术方案制定出来。
多部门主刀,展现精湛医术的微创手术开始实施。市交管局秩序处优化科民警刘沙介绍了手术的过程,第一步通过信号灯控制优化,实现“绿波带”,降低“血液黏稠度”。对东大路10个路口的信号灯实施远程联动改造,同步优化调整信号配时方案,制定50套配时策略,实现了交通信号“绿波带”。第二步切除部分“组织”,实施短平快改造,有效清除“淤血”。会同市城管委现场查勘,对东大路6个路口进行8处短平快改造。第三步车道优化调整,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取消部分公交专用道,压缩东大路汇源北路路口的进出车道宽度,使原有机动车车道由3条调整至5条。
与2021年6月相比,如今早高峰东大路一线的路口通行量平均增加120辆/小时,道路行程车速从25.79公里/小时提高至28.49公里/小时,高峰交通拥堵指数从1.17降至1.02,高峰期路段通行时间由15分钟左右降至10分钟以内。
【实事盘点】
今年成都已对13处
拥堵节点做了“微创”
记者从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获悉,通过微创手术消除交通瓶颈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采用局部优化调整道路断面、绿化设施、拓宽节点路口等手段,合理增加车道、优化车辆候车空间,使得易堵节点道路通行能力显著提高。今年以来,成都交警联合城管部门,已对13处交通拥堵节点进行了微创手术,通过短平快改造,打通堵点,提升了通行效率。
2020年,完成中心城区城市道路科学治堵“短平快”改造民生项目21个。在二环路南四段红牌楼北街处、武侯大道顺江路段聚福路口、天府大道华府大道口等9个点位实行绿化带改造。在人民南路四段(航空路至二环路)、锦华路(北顺街至二环路)、蜀都大道十二桥路(西安南路至中医学院人行天桥)等5个点位实行人行道改造。在天府大道新川路口、天府大道四河地铁站C口中央分隔带等5个点位实行绿化带恢复改造。在科华中路二环路口、科华南路中环路口实行安全岛改造。
近年来,成都交警一直在超大城市交通治理新路径上不断创新探索,有效提高了城市交通“治已病”和“治未病”的能力水平,对一些拥堵情况多发、易发路段进行了一系列微创手术,进一步提升城市通勤效率,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后怎么干】
联合相关部门持续推进治堵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成都交警将针对道路狭窄导致通行缓慢、绿化带设置不合理、车辆分流不畅等城市道路的短板弱项环节,结合市民在平时以及“金点子”活动中提出的意见、建议,通过实地调研,联合相关部门,持续推进微创手术治堵。
本报记者 何良 摄影 熊一凡 魏麟潇
编辑:谭希责任编辑:马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