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这个创新示范区除了研究中心,还要建模拟验证机场

2021-11-27 08:22  来源: 成都商报

▲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效果图

冲刺四季度

成都龙泉山以东,地铁18号线三岔站附近的一处缓坡上,一个占地面积50多亩的施工工地内崛起一栋建筑,高度超过了周围其他在建建筑,人们从很远处就能看到。“正在抢抓工期,在建的高楼共22层,高度接近100米,现在已经建到了第18层,预计12月底主体结构封顶。”11月25日上午,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施工点位,项目现场负责人正在和同事沟通下午的例会环节,“每周我们都会梳理出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在会上讨论,然后进行针对性的检查。”

记者从中国民航局第二研究所(简称“民航二所”)获悉,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单项投资规模最大的民航科技项目,落地于成都的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项目总投资106.3亿元,共分两期建设,目前在建的一期工程占地面积约1700余亩,“将修建多个研发中心和1座模拟验证机场。”民航二所建设指挥部相关部门负责人说。

一期投资106.3亿元 部分建筑主体结构年底完工

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一期项目其中一个施工地块坐落在地铁18号线三岔地铁站附近的浅丘上,每天有400余名工人现场作业。11月25日上午,记者在工地现场看到,在建的高楼和旁边的裙楼连为一体,据项目现场负责人介绍,在建的高楼是总部科研办公楼,待12月底主体结构封顶之后将进行玻璃幕墙安装。

“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工人进出工地的信息和体温数据都会汇聚在网络移动终端,可随时查看,板房办公区还搭建了VR体验场景,工人们可在此沉浸式体验20多种工程施工的危险场景,提升安全意识。”项目现场负责人说,工程多个点位均安装了摄像头,指挥人员可随时调取施工画面,了解施工进展和作业规范。

就在这栋在建的高楼一侧,两栋高楼即将开工建设,主要用于科研办公和学术交流。其中一栋楼宇高达147米,另一栋接近100米。几公里外,一期项目另一个工地现场一派忙碌,80多名工人每天进场作业,这里将建设临时设施,未来会修建候机楼、跑道等设施。

在临时设施建设现场,两栋建设指挥部用房正在施工,预计年底主体结构完工,明年3月竣工。现场项目负责人介绍,一期项目的主体结构设计施工中将大量使用新理念、新技术,“考虑到绿色低碳和公园城市建设理念,建筑多处将呈现绿植空间,整体打造一个开放式的科研园区。”

落地16个研究中心 打通产学研用环节

根据规划,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一期项目科研用房总建筑面积62.65万平方米,将建设包括1座候机楼、1条长1200米的模拟跑道、2条滑行道、2组垂直联络道、11个各类机位的站坪等在内的模拟验证机场。

在科研载体方面,航空电信、民航交通流技术、航空物流技术等16个民航科技创新研究中心和1个民航科技创新示范验证中心也将建成。“这些研究中心都聚焦业内前沿技术,会开展5G、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民航的应用,未来可形成若干高附加值的产业化成果。”该负责人说,项目投用后可形成国内领先的民航关键技术领域科研、验证、测试、评估能力。

“一期项目未来能满足5800名科研人员进场办公,科研成果可就近进行验证、测试、评估,技术成熟后即可进行转化和市场推广,打通产、学、研、用各个环节,形成完整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链条。”该负责人表示,示范区提供了一个较为集中的科研环境,会有效提高科研和成果转化效率,同时也会吸引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入驻,一起开展技术研发,促进中国民航科技发展和技术进步。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实习记者 宋嘉问

编辑:董乐责任编辑:马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