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展 看影像中城市如何被建造

2021-12-04 16:43  来源: 红星新闻网  

红星新闻网(记者 李慧颖)12月4日报道 武汉的大街小巷,米兰的大教堂前的广场,纽约的第五大道,巴黎的双叟咖啡馆………突然之间城市变得空荡无声,城市中失去了人的踪影。一场突发的疫情,一次人类历史的记录,通过镜头的捕捉,在人们眼中被感知和理解。

今日,主题为“建造幻像”的人文城市摄影展将首先于成都当代影像馆举办,开启本届三联人文城市季的序幕。2021年三联人文城市季以“跨越边界”为主题,试图探讨当城市的实体空间与数字媒介之间的边界被打破之后,如何创造公共新体验,催生新的共同体。

1 (2)

“‘建造幻像’一是指摄影对城市的反映因为具有选择性,影像依旧是对现实的一种虚幻的折射;而另一重含义,则是对城市建设所经由的路径进行一种批判性的思考——一轮轮轰轰烈烈的城市建设,以及方便城市管理和建设的技术进步,究竟把我们引向了何方。”策展人之一连州摄影博物馆副馆长胡若灝介绍到。整个展览将城市与影像间不断转化和发展的关系置于多声部的历史情境中来考量。“本次展览希望能够通过这些当代艺术家们的作品,展现更多的城市和片区,而不是将视角局限在大量被关注的热门城市之中。这些具有当代艺术精神的、多元的城市影像能在展览中与历史档案相互碰撞,向观众展现城市影像广阔的可能性,得以更整体地去了解城市与影像之间生动的关系。”

2 (2)

据了解,此次展览设置了很多巧思。在“历史轴”的部分,不同来源的公共领域档案资料勾勒出一条关于城市影像随技术手段而发展的历史脉络:从早期摄影实践者们对城市的采样式记录,到查尔斯·马维尔(Charles Marville)在奥斯曼时期拍摄的巴黎城市改造档案,又到全景、航拍等因技术赋予人们的新观看视角,再到互联网公司打造的“终极城市影像数据库”——街景地图。

在进入影像和图像世界之前,参观者首先会在下沉广场中发现建筑师郭廖辉的空间装置作品《四象亭》。下沉广场的三边立面中央都设置了柱子,人们无法站在廊子的中部驻足观看,空间产生了分散的领域和镜像关系。建筑师希望利用风车状的布局调解这种错位失效的状态,并去制造一个新的场所。《四象亭》由四面完全一样的墙体围合而成,四面墙分别指向四个方向,使原先稳定的空间在中心产生旋转的动态。通过半透明建筑材料的使用经营自然光影,从而产生影像的隐喻,调动和唤醒参观者的观感,为主体展览部分预热。

3 (2)

尼埃普斯《勒古拉斯的窗外风景》这幅古老的照片作为档案被放置在展厅起始和结束都必将经过的位置,旁边则是法国与黎巴嫩籍的摄影师和视频艺术家纳迪姆·阿斯法(Nadim Asfar)的作品《贝鲁特作为项目》。两个作品中,有着呼应的拍摄形式:摄影师都由住所为中心进行拍摄,住所的空间就仿佛他们摄影设备的暗箱。而在阿斯法的镜头下,由窗外的沥青马路、破败的房屋和屋内墙壁、地板、横梁共同组成的城市幻像更透露出他焦躁不安的心境——在2006年的战争中,贝鲁特和整个国家一起见证了大规模的、极其暴力的空袭。阿斯法所在的公寓也危在旦夕,随时有可能被轰炸摧毁,似乎只有举起摄影机,才能暂时存留住寓所与风景。

城市的历史影像中,也渗透着对城市过去和未来的想象。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在上世纪80年代,便已经创建了第一个关于城市建筑物的三维模型。它目前有两个视觉质量较高的实景网络城市模型,分别基于2015年和2017年的航拍照片。它们是一个城市信息模型和一个基于信息模型的能源和气候地图集;以及一个基于规划沙盘模型的1915年三维城市模型。通过这些模型,人们能够回到2015年的夏天,去参观那些你从未想到会去的地方,找到你的家;往2017年夏天的赫尔辛基,体验潮流音乐节,在科基亚萨利动物园看大型猫科动物,走过卡拉萨塔玛的祖父之桥;查看1915年那个未被完整实施的明克尼米 - 哈格(Munkkiniemi-Haaga)城市计划――那是过去,和过去之未来的幻像。

在胡若灝看来,这场影响展首站在成都举办是必然的。“成都已经有一个非常成熟的一个影像文化,艺术家群体很成熟。我们更多是一种主体性的策划。”其本人也非常喜欢成都的公园城市打造,包括包容开放的城市气质。“同样在我们的展览里,我们也希望呈现出来的是这种包容开放的气质。”这一次的摄影展,将展现出从世界上第一张照片到如今,人们挪用、解构、对抗影像档案,并以更为开放、多元的方式用影像参与塑造对城市空间的想象。

此次展览时间为2021年12月4日至2022年2月28日,每周二至周日10:00-18:00(17:0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原创版权,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007235】

编辑:杨燕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