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A股上市公司数量突破100家

2021-12-06 10:08  来源: 成都日报锦观

早在1000多年前,成都就是世界金融创新的领先者。世界上第一张纸币——交子,便诞生于此。进入现代,成都人延续了交子创新基因。改革开放后,成都成为最早发行股票的城市之一。

今日,随着观想科技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A股市场“成都军团”迎来一个里程碑——成都A股上市公司数量突破100家大关,成为全国第10个上市公司总数超过百家的城市。如今成都已有100家A股上市公司,境内外上市公司则达到了128家,上市公司数量位居中西部第一。资本市场“成都军团”逐步壮大,A股上市公司满百家,折射出哪些信号?

本期重要内容

先来一图读懂⬇️

刚刚,成都迈入A股百家俱乐部!_壹伴长图1副本

◆百家A股万亿市值 

上市公司集群往往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从全国上市公司的城市分布来看,成都是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苏州、南京、无锡、宁波后,全国所有城市中,第10个上市公司总数破百的城市,在直辖市及省会城市当中,第七个总数破百的城市。

从区域分布来看,100家成都A股上市企业中,成都高新区企业最多,上市及过会公司总数达51家。

◆万亿市值 成就成都经济“基本盘”

一座城市的上市公司,是观察其经济活力的重要指标,更反映出其经济发展水平和含金量。数据显示,截至观想科技上市,成都A股100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超1.37万亿元,数量排名全国所有城市第10位,同时经济证券化率超过100%。

随着上市公司数量的不断增加,成都上市公司质量也不断提升。上市公司2021年三季报日前落下帷幕。根据同花顺最新数据显示,成都上市公司前三季度总营业收入达到3253.78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736.97亿元同比增加18%,归母净利润总额350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38亿元同比增加3%。根据此前成都发布的2021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显示,成都GDP达到了14438.75亿元,同比增长10.0%。98家上市公司前三季度总营业收入达到3253.78亿元,在成都GDP的占比达到了22.53%。不难看出,成都市场主体活力与信心不断增强,上市公司是成都实体经济的“压舱石”,已成为成都经济的基本盘。

1

百倍牛股

成都军团最牛个股累计涨幅超300倍

A股市场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塔尖,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地位可谓“交子之星”,推进企业上市有利于企业快速实现价值功能、发展目标。记者统计显示,100家成都上市公司累计通过资本市场募集资金达到2406亿元。其中,东方电气、通威股份、国金证券、川投能源、四川路桥等公司累计融资均超过百亿元。此外,蓝光发展、茂业商业等8家公司的累计融资额也均超过了50亿元。借力资本市场,企业通过上市不仅直接实现了融资,还提升品牌形象、规范公司治理、完善激励机制,有效扩大市场影响力,推动企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对于投资者而言,成都上市公司多年来的表现也可圈可点。记者梳理发现,100家成都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1.37万亿元。其中,通威股份、水井坊、东方电气、卫士通、四川路桥、川投能源、成都银行、盛和资源、川能动力、国金证券等公司位居前十。

从二级市场的表现来看,得益于自身的稳定发展,不少公司的涨幅也十分惊人。根据同花顺软件统计显示,超过10家成都上市公司上市以来相较发行价的累计涨幅(后复权)涨幅超过10倍。其中,川投能源的累计涨幅更是达到惊人的337倍。此外,水井坊、通威股份、鹏博士、卫士通、兴蓉环境、华神科技、博瑞传播、盛和资源、昊华科技的累计涨幅也分别为145倍、60倍、56倍、40倍、39倍、39倍、33倍、18倍和17倍。

产业集聚“加速器” 上市公司引领产业集聚发展

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基石,在区域产业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拓展区域产业的规模、提升区域产业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上市公司通过多种形式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广泛深刻的影响并决定区域经济的产业形态、产业构成、产业走向。

2020年,成都发布《支持我市重点产业上市龙头企业加快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提出,以发展上市龙头企业为突破口,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引领产业聚集发展。市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行业领军型上市公司的引领带动,生物医药、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航天航空、绿色食品等现代产业集群快速发展,有效推动了产业链垂直整合和产业发展协同联动。

一个头部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是产业集聚发展的“加速器”。以通威股份为例,近年来该公司一直在加大其在光伏领域的布局,在通威的带动示范下,众多光伏产业新主体纷纷抢滩金堂县——通威太阳能与天合光能联合投资60亿元,打造年产15GW切片项目、年产15GW高效晶硅电池项目,福建奋安集团投资30亿元建设的光伏支架生产基地项目,侨源气体公司投资10亿元建设的特种气体生产基地项目等众多领军型企业相继入驻成都。

借力资本市场,100家成都上市公司实现了自身的发展。同时,企业也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作为成都首家上市银行,成都银行于2018年成功A股上市。自上市以来,成都银行借力资本市场实现了快速发展,2018-2020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16亿、127亿和146亿元,实现净利润分别为46.53亿、55.51亿、60.2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8.93%、19.4%和8.53%。

在实现自身快速成长的同时,成都银行也积极服务拟上市企业。在资源投放上,成都银行非常支持科技企业的发展,积极运用“科创贷”等产品,支持电子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技术等领域科技型企业融资需求;联合多家非银同业开展交流合作,梳理有潜力且符合“科创板”上市基本条件的科技型企业,开展包括融资、咨询和上市辅导在内的综合金融服务。

百家历程

成都A股见证经济发展

作为世界上首张纸币的诞生地,当代成都人延续了金融创新的基因。改革开放以来,成都诞生了全国第一个股票场外交易市场“红庙子市场”和新中国的第一支股票“蜀都大厦”,开启了成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萌芽阶段。从1993年,成都第一家企业的上市到今日观想科技的上市,A股百家上市企业也见证了成都经济的不断发展。

逐浪而上

从1到50成都花了22年

1980年6月11日,蜀都公司前身——成都市工业展销信托股份公司成立,公司的股票对外发行,每股1万元,成了新中国的首批股票之一。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中国股市正式起航。新生的中国股市快速发展,股票发行也从沪深两地试点迅速向全国推广。

有20多年股市投资经验的四川股民刘先生,第一次初识资本市场,是在当年的成都红庙子。1993年前后,鼎盛时的红庙子人山人海,交通堵塞。回忆当初的火热场景,刘先生戏言,“散户手拿股票,一条街从东到西还没走完,就已经获利。”这些股票中就有成都第一批上市公司川盐化A、四川峨铁(川投能源前身)等原始股。

1993年成都迎来了第一家本地公司的上市。直至2015年迅游科技上市,成都境内上市企业总数正式突破50家。

百花齐放

从50到100 成都只用了6年

实现第一个50家,成都用了22年的时间沉淀,今天,随着观想科技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成都境内上市公司总数达到100家。而实现第二个50家,成都只用了6年多。

记者梳理了近28年成都企业上市历程发现,多数企业集中在4个阶段上市,每一个阶段的企业,实际上都体现了当时的经济热点:

1993年至1995年,国企打头阵。当时国家大力推进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政策环境下,改制上市迅速成为了这个时期大型国有企业改革的主流。当时主要是国企登陆A股市场,包括四川制药(水井坊的前身)、成量股份、东方电气都是在这个阶段上市。

1996年到2001年,国企民企交相辉映。其间上证指数从550点上涨到2245点,包括成都百货(国金证券的前身)、国栋建设等,初步奠定了成都在资本市场上的中西部领头羊地位。

2007年到2011年,民企大爆发。上证指数从最低1664点最高上涨至3478点,15家成都企业成功登陆A股市场,其中大多数都是中小民企。

2015年以来,民企为主,中小企业显活力。尤其是随着注册制以及创业板、科创板以及北交所的资本市场重大改革的深入推进,成都企业上市再现加速度。尤其是在2015年成都上市企业突破50家后,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2020年和2021年A股新增上市公司分别为7家、4家、5家、6家、8家(科创板上市公司4家)和14家(其中科创板上市公司今年新增8家)。

“资本市场成都企业队伍壮大,背后是成都经济的腾飞。”成都市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经济体量的壮大,自然能孕育出更多的优秀企业挂牌上市。

编辑:邓思璐责任编辑:马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