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消费、优化服务,青羊区出台助企纾困23条实施意见 守护烟火成都 让营商环境更有“温度”

2021-12-08 07:45  来源: 成都日报

近日,笔者从青羊区发改局获悉,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及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准确把握政府和市场、当前和长远、存量和增量、抓大和稳小、防疫和恢复的关系,强化分区分级分类精准施策,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统筹兼顾,确保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促进,青羊区正式出台《青羊区关于精准应对疫情冲击全力实现年度目标任务的23条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多措并举、助企纾困。

青羊区相关负责人表示,6个方面23条具体工作措施涉及要素保障、鼓励消费、企业融资、优化服务、统筹协调等多个方面,该区将全力做好企业和项目服务保障,鼓励受疫情影响较小的行业多做贡献,突出发挥金融业、工业、建筑业支撑作用,项目投资关键作用,对外贸易拉动作用,力争消费加快恢复。

关键词:金融赋能

做好要素保障,促进重点企业稳产满产

成都云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是一家经营医疗用品及器材批发的小微企业,疫情发生以来,由于市场需求较大,企业经营成本负担较重,发展受到极大限制。了解相关情况后,青羊区积极发挥辖区内金融产业丰富的优势,帮助企业联系各家银行,由银行金融专员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的专属金融解决方案,最终通过“银税互动”模式帮助企业申请到中国建设银行的信用贷款。“这笔贷款可真是‘及时雨’,有了资金,公司就有了改造升级的信心。”成都云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李小玲表示。

“我们将充分加强要素供给,促进重点企业稳产满产。”青羊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强化金融赋能实体经济,该区金融局、新经济和科技局、商务局等将联合实施中小微企业金融纾困专项行动,鼓励金融机构提高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信贷资金投放。持续开展产融对接活动,加强“青羊区信贷服务中心”“退役军人金融服务超市”等特色金融服务平台建设。推进“蓉易贷”普惠信贷工程,加大“文创通”“科创贷”“政采贷”“银税通”等差异化政策性信贷产品宣传。引导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开展直接融资,通过发行疫情防控债券等途径拓展融资渠道。

不仅如此,该区精细做好要素保障,全力做好企业电力、成品油等能源需求保障,稳定生产生活物资供应,完善紧缺生产物资保障协调机制,确保重点企业所需生产设备、原材料、重要零部件等稳供保障。做好物流运输畅通保障,坚决杜绝擅自设卡等行为,用好物流运输供需对接平台,合理完善特殊时期物资中转运输方案。优化就业用工保障服务,依托青羊微就业平台、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等平台机构,加大网络招聘等线上服务力度,动态发布岗位信息,鼓励和引导人力资源机构、劳务派遣机构提供优质人力资源服务,对各重点企业及新签约落地项目提供“一对一、点对点”就业用工保障;强化就业创业政策支撑,给予岗位、培训等补贴支撑,稳定企业用工。

关键词:鼓励消费

推出独具青羊特色的消费场景

“借助创建省级川派餐饮创新发展先行区机遇,加快打造一批美食+特色街区,开展一批美食+活动,培育一批线上企业,推动优势企业开发新品类、新品牌,促进餐饮等线下接触消费快速回暖。”青羊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推动线下实体消费服务企稳,该区正研究制定促进商务商贸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兑现消费场景打造、首店经济、稳增长上台阶等新消费支持政策。适时恢复举办购物节、品牌展会、重大赛事等活动,推出一批独具青羊特色的文旅地标、精品线路和特色消费场景,激发文旅消费活力,推进传统零售、住宿餐饮、租赁商务等行业触底回补。

青羊区还鼓励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发展直播电商、在线文娱等新业态,充分发挥该区四川省餐饮美食电商新业态基地作用,推动传统商贸企业开拓营销新渠道。支持传统商贸企业拓展线上零售,鼓励发展线上下单+无接触配送;支持引导电商平台与商超、特色街和本地商户深度合作,发展“云逛街”“云购物”“云服务”,做大网络零售增量;着力扩大对外贸易,加大国际供应链主和贸易型总部企业招引力度,推动新引进外贸企业实现并逐步扩大进出口实绩。突出重点挖潜力,积极推动重点企业外贸板块落地青羊并实现外贸贡献,持续跟踪该区科研教育医疗等高端设备进口省外代理情况,推进有出口潜力的工业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力争年内新增外贸实绩企业5家以上。

关键词:优化服务

加大走访服务,健全完善涉企政策体系

“服务及时高效,为我们及时解决了很多问题。”笔者走进青羊区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成都智明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秦音表示,企业的高速成长离不开青羊区优质的营商环境和过硬的企业服务。

据介绍,为做好企业和项目服务保障,助力企业发展,青羊区目前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企业走访联系机制,由区领导、区级部门及各街道组建“专班”,下沉基层企业一线,积极开展企业走访服务,协助企业解决困难、增产增效。同时,进一步研究航空航天等产业政策,持续提升政策精准性,鼓励企业做大做强,用好各级各项奖励扶持政策,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各类支持项目,并及时做好审核、转报、拨付等工作。进一步加强惠企政策宣传,持续优化惠企政策兑现工作,提升政策兑现便利度。通过大数据精准匹配符合政策条件的企业,在强化智慧服务的同时尽量做到“一企一策”,精准引导企业高质量发展。

编辑:杨燕棋责任编辑:马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