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求进 加快提升极核主干位势能级
2021-12-29 07:51 来源: 成都日报
2022年是加快实施“十四五”规划、全面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关键一年。关键之年,如何稳定经济大盘、稳住社会大局,保持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定力?
中共成都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为新一年的经济工作科学谋篇,务实布局,定下来年发展大计。
成都明确将完整准确全面落实“三新一高”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服务国家战略全局和全省发展大局,突出绿色低碳发展和内涵提升,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加快提升极核主干位势能级。
记者通过对2022年经济工作要点进行梳理,7个关键词带你看明年重点。
关键词:极核引领
坚持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全面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各项任务,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齐心协力办好合作的事,全力做好成都大运会筹备工作,持续增强中心城市主干带动力、极核引领力和国际影响力。
具体来讲,要强化“双城记”牵引推动双核联动发展,协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协同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协同加强开放平台建设,协同推进公共服务互联互通;强化辐射带动促进都市圈一体化同城化发展,加快构建轴廊引领发展新格局,着力推动基础设施同城同网,协同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干支联动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强化示范区统领增强城市发展能级,加快建设城市践行“两山”理念的示范区,加快建设城市人民宜居宜业的示范区,加快建设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示范区;精心办好成都大运会,把握时间节点推进筹备工作,做实基础工作提升办赛能力,推进营城兴业扩大综合效益。
关键词:建圈强链
聚焦提升产业生态“建圈”、做强重点产业“强链”,全面推行“链长制”,提升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协同创新能力,推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等20个产业细分领域实现重点突破。
具体要深化创新链与产业链协同发展,持续打造创新策源地,加快建设成果转化区,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环境;壮大先进制造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产业空间承载能力,推进产业集群集聚发展等;做强现代服务业推动两业融合发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性发展,加快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发展,深化服务领域改革开放;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丰富乡村经济发展业态;提升数字经济培育未来产业新优势,加强数字技术创新应用,推动数字产业化发展,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等;健全金融体系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推动金融要素聚集,繁荣发展资本市场等。
关键词:稳中求进
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强化需求侧管理,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促进消费加速回升,提升外资外贸水平,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具体要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实施重大产业项目攻坚行动,实施重大基础设施提能行动,实施重大公共服务倍增行动;促进消费提质升级,拓展特色品质消费空间,构建多元融合消费业态,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推动外贸创新发展,巩固提升进出口增长态势,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
关键词:改革开放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加快培育更有活力、创造力、竞争力的市场主体。
具体要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拓展综合改革范围,提升利企便民水平,以评促改以评促建创优提质;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完善资源配置体系,加快建设全国创新人才高地,大力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传统要素市场化配置等;加强重点领域改革推动市场主体转型提能,加快推进国企市场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转型,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突出聚要素增流量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加快拓展开放通道,提升开放平台能级,加强成都领馆区建设等;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推动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关键词:绿色低碳
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推动空间、产业、交通、能源结构调整,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打造“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烟火里的幸福成都”城市品牌。
具体要加强节能降碳推动四大结构转型发展,构建科学发展的功能格局,推动产业结构转型优化升级,加强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优化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结构;积极创新探索推动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促进生态产品高效供给,建立生态产品确权机制,推动生态产品开发交易;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塑造公园城市大美形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保护修复自然生态系统,营造蓝绿交织生态空间。
关键词:智慧蓉城
把握超大城市治理特点和发展规律,持续完善应急管理、安全发展和风险防控体系,更高水平统筹城市秩序与活力、发展与安全。
具体要加快推进智慧蓉城建设,建成智慧蓉城运行中心,强化智慧治理场景建设,夯实智慧蓉城数字底座;提升城市应急治理效能,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加强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强化城市运行基础保障,夯实基础安全底线,防范重大安全风险,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等;精准有效做好疫情防控,持续加强外防输入,扎实做好内防反弹,增强公共卫生服务。
关键词:民生福祉
坚定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为抓手,加快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更好满足市民美好生活向往。
具体要强化高品质公共服务供给,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布局,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效水平,加强舒适优质住房供给保障;就业优先提高居民收入,推动更高质量就业,提升居民收入水平;持续保障改善民生,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强化民生兜底保障,建设全龄友好包容社会。
热议
2022经济工作怎么看、怎么干?
听听他们 怎么说
展望2022年,目标催人奋进。全市经济工作要求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增强极核功能、体现主干担当、突出公园城市和人民城市特质,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示范区行动计划为引领、产业建圈强链为突破、重大项目攻坚为抓手,衔接“十四五”规划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力争公园城市大美形态有力彰显,高质量发展特质更加明显。
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新突破、新成效,奋战在全市经济工作战线的党员干部怎么看、怎么干?
“成都高新区将全面贯彻落实此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精神,进一步激励党员干部赓续建党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担负时代使命,在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市委常委、成都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曹俊杰表示,将围绕建圈强链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应对全球产业版图重构的机遇挑战,聚焦集成电路、高端软件、创新药等主赛道,补齐主导产业关键环节短板,争当经济战场野战军、科技创新尖刀排、人民群众勤务员,打造招商引智狼性团队,以舍我其谁的使命担当推动四大结构优化调整。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塑造绿色产业结构。成都市副市长、成都东部新区党工委书记张瑛介绍,成都东部新区将按照建圈强链要求,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围绕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国家医学中心、中国电信创新转化中心和西部金融创新中心“一区三中心”四大创新平台,发展航空经济、现代物流、国际消费、智能制造、总部经济、生命健康六大主导产业,力争“十四五”期间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外贸进出口增速等重要产业指标进入全市前列。
“2022年经济工作重点服务国家战略、体现主干担当、增强极核功能,必将引领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双流区委书记鲜荣生说,围绕“用好通道、聚焦南向”这一重点,下一步双流将做好3个方面工作,一是“打通”,用好“空港+自贸+综保”优势,主动携手青白江区、成都东部新区,激活空铁国际联运港效应;二是“做强”,2022年1月1日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议)正式生效,东盟进出口市场将持续扩大,稳定开行经钦州、磨憨、凭祥港等辐射东盟和泛亚的南向国际班列通道,打造“航空+”西部陆海新通道优势品牌;三是“联动”,携手空铁国际联运港,联手中国—东盟中心、东航集团,培育东盟贸易展销、文旅会展等业态,力争打造比肩欧洲中心的贸易投资平台和集成转化高地。
谈及下一步招商引资工作的着力方向,市投促局党组书记、局长何兴轩已做好准备,“要统筹好全市的工作力量,以‘一盘棋’思维推动市区两级联动。”他透露,从本周开始,市投促局将组成专班,按照目标、结果导向,下沉到每个区(市)县,共同研究明年全市招商引资方案。同时对每一个重点产业链,要统筹做好政策支撑,研究制定相应的招引政策和实施方案。还要统筹好要素资源、可用于项目招引的空间,为重大项目落地创造好条件。
市商务局局长张金泉表示,明年商务系统将把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积极开展国家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启动12个国家级试点社区,加强社区生活配套服务,丰富业态,提升生活服务品牌以及生活服务的品牌企业,改进城乡居民生活条件和水平。
本报记者 李颖 吴怡霏 缪梦羽 田程晨
视觉设计 陈杰 制图 江蕊松
原标题:稳中求进 加快提升极核主干位势能级
编辑:段琪琳责任编辑:马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