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 塑造城市竞争新优势

2021-12-29 11:55  来源: 成都日报

成都市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充分彰显了引领全球“绿色发展”的大国担当。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成都市委关于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优化空间产业交通能源结构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决定》,《决定》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推动空间、产业、交通、能源结构调整,有利于成都塑造城市竞争新优势,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碳达峰碳中和与公园城市示范区目标一致、路径相同,当前和今后,成都应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引领,优化产业、空间、交通、能源结构,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

“碳达峰”“碳中和” 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绿色、低碳、可持续,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也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从全球发展趋势来看,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焦点,先进的能源技术和低碳发展方式正在塑造新兴工业模式,并进一步改变国家核心竞争力。从能源安全来看,由于我国的石油和天然气能源相对比较缺乏,有必要大力发展节能减排技术、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改变能源结构,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稳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彰显了大国责任与担当。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形势下,“双碳”承诺将通过凝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共识和力量提升国际合作的信心与决心。正如英国剑桥计量经济学会所预测的,我国的碳减排承诺可将全球升温水平拉低0.25℃左右,对解决全球气候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首倡者、先行者,“双碳”承诺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举措。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将发挥示范效应,为全球能源与气候治理合作注入强大动力。“双碳”目标的推进,有利于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形成与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相适应的全球能源治理体系。

“碳达峰”“碳中和”

是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显性表达

公园城市是生态文明时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享、共荣发展的城市发展新范式。降低城市生产、生活所造成的物质、能量消耗,使物质、能量的消耗以及由此引致的排放速率控制在生态系统承载力范围之内,进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的内在要求。

公园城市是新发展理念的现实载体,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基础上推进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实现以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排放“源汇相抵”,从而使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净增量为零,进而遏制气候恶化、保障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的刚性测度。

公园城市建设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最优发展形态。公园城市将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推动形成“城园相融”的美丽城市格局,在夯实生态基底的同时,增加城市运行所需的零碳能源;在产城融合发展、职住平衡过程中减少通勤频次,进而减少能源消费。公园城市建设注重推动产业链的有序衔接以及产业间的交叉相融,产业绿色转型的发展过程既是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的过程,也是能源结构由化石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变的过程。

贯彻《决定》精神

着力优化四大结构

健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体系,提升固碳增汇能力。将“碳中和”作为编制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的重要目标与组成部分,体现绿色复苏、低碳转型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夯实成都公园城市实现“碳中和”的生态本底。科学开展“山水林田湖”一体化保护修复,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系统部署城镇、农业空间的生态修复任务。探索开展低碳型土地整治试点,以自然恢复为主,根据生态系统受损程度和恢复力,科学确定人工干预方式和程度,激发生态系统的自恢复、自调节、自发展等功能。坚持全域增绿行动,开展生态廊道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注重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对固碳的影响。统筹开发利用和保护修复、自然和人工等综合性治理措施,提升成都公园城市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建设天空地协同一体化数据监测体系,完善数据和信息共享机制,开展公园城市生态系统长期动态监测,丰富生态系统碳通量监测、碳循环模拟等内容,建立健全生态系统碳收支监测和核算,科学评估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对“碳中和”的贡献。

推动生态价值转化,建强绿色低碳产业集群。探索发展以清洁能源、节能技术引领的绿色低碳产业,支撑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发展,鼓励建立循环化产业园区,打造零碳示范区、示范园。推动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形成光伏产业、氢能产业、锂电产业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集群。提升光伏产业辐射力,建设以成都为核心的光伏高端能源装备引领区。布局氢能“制储运用”的全产业链,开发压缩空气、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等多元储能的新技术路线,推动氢能的商用进程。积极发展锂电产业,加强锂电池的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关键环节技术研发,健全电池回收综合利用链条。建设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基地,坚持清洁能源、智能网联方向,形成低碳排放、智慧便捷的协同配套生产销售体系。探索推动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加快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发展低碳型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合同能源管理、能源与排放核算服务、碳排放权交易咨询等能力。打造一批低碳技术、绿色产品多元供应的“碳超市”,构筑全民低碳的社会氛围,加速绿色生产方式示范应用、技术验证、熟化推广。结合乡村振兴建设,调整优化产业生态圈布局,建强生态产业链。

统筹区域交通整体布局,构建低碳高效的现代交通圈。开展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化提升改造,统筹综合交通线网布局,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空间资源,坚持公交优先发展理念,打造以轨道交通为主体的公共交通体系。深化交通信息融合共享,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开展智能路网改造,推动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为融合基础设施。加快构建“绿畅并举、快慢相宜”的智慧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积极倡导市民绿色出行。扩大电力、氢能等新能源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科学规划布局充换电设施、加氢站等新能源交通基础设施,优化新能源汽车使用的智能度、便捷度。打造一体化、多层次、国际化的绿色高效物流运输体系,建设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区,提升城市交通基础设施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推动多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完善铁路物流基础设施,推进铁路专用线与产业园区无缝连接。扩大铁路运输货源基础,推进适合铁路运输的货物加入铁路运输。

推广清洁能源,加速改革能源结构。提升新能源供给和安全保障能力,聚焦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零碳能源发展路径,逐步提高非化石能源的开发利用效率。加强新能源发电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清洁能源比重,重点推广以天然气、电力为主要能源的城市供热体系,实现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的油气转换,为非化石能源的规划化发展提供必要支撑。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与城市能级匹配的智能电网。重点培育成都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着力突破“碳减排”“碳零排”“碳负排”关键核心技术瓶颈,开展碳捕集、封存与利用技术和生态系统固碳增汇技术研究与示范,打造“碳中和”技术创新基地,实现负碳技术与生态碳汇的双路径组合。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清洁生产等产业,打造低碳能源、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生活等多元应用场景,加快培育面向未来的新增长极和新动力源,形成以清洁能源为主的能源供给和能源消费结构,为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夯实能源支撑,为成都经济发展提供内源性绿色新动能。

(执笔人:成都市社科院阎星、廖茂林、 周灵、 雷霞、唐艳)

编辑:董乐责任编辑:马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