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如何打造?西部金融中心如何共建?

2022-01-18 07:18  来源: 成都商报

▲成都超算中心 资料图片

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出台,川渝如何协同唱好“双城记”持续受到关注。1月17日,政协四川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蓉开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同样成为热议话题。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在现场对话政协委员们,看他们提了哪些“金点子”。

成渝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建设

建设大数据共享生态 重点突出数据开放共享的顶层设计

省政协常委寇纲:

2021年5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印发《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提出在成渝等地布局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

“一体化的大数据中心建设是多个城市数据方面紧密关联的一项课题,区域内城市群大都建有相对独立的数据中心,而不同的数据中心拥有不同的建设标准、数据规范,以及建设要求。”四川省政协常委、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执行院长寇纲表示,当前,成渝协同建设一体化大数据中心还存在着标准规范不足、数据设施建设缺乏统筹、数据质量不齐和数据孤岛、大数据安全体系有待加强、人才支撑缺口和高新技术薄弱等问题。

在此基础上他建议,两地尽快编制统一数据标准和跨区域、跨行业使用的数据规范,出台数据要素权属相关认定办法、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相关规范要求,推进数据共享。同时,建立数据标准,提升数据质量,解决数据孤岛问题。比如,建设大数据共享生态,重点突出数据开放共享的顶层设计;聚焦数据权属价值判断和数据交易监管,推动建立数据确权法律法规、数据交易规则、政府监管机制,实现数据资源优化、协同分析处理和服务延伸,等等。

在构建一体化协同数据安全保障体系方面,他建议,依托成渝高校科研优势资源,积极开展成渝地区数据中心网络安全防护体系试点示范,锚定数据安全需求,加快数据通信安全、风险监测、分布式存储和隐私保护等核心技术攻关。

在人才培养和核心技术研发方面,寇纲建议,两地积极开展产学研重大项目跨区域研究与合作,支持建立“双创”企业孵化协同合作机制,携手布局大科学装置和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并联合出台吸引人才落户政策,建立两地人才流动机制。

推动冷链产业发展

破解监管仓防疫管理痛点难点 政企联动 构建成渝进口冷链货物防疫互认体系

省政协常委徐永明:

在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的背景下,结合监管仓防疫管理痛点难点,四川省政协常委、四川省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徐永明建议,成渝两地应政企联动,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进口冷链货物防疫审查作业规范化和标准化体系,以减轻企业负担,避免各地政府重复审查、重复作业,降低政府行政成本,提高政府监管效率和治理能力。

“推动建设两地进口冷链货物防疫互认体系,可实现多重社会和经济价值。”他提到,成渝多地监管仓货物防疫信息共享,可避免同批次货物重复备案,重复审查,减轻基层工作压力,降低冷链疫情防控与冷库监管成本;推动互认体系建设,可实现成渝监管仓规范化、标准化运作,统一监管要求和执行标准,降低监管风险;推动进口冷链货物纸质票据数字化,简化手工操作流程,可解决纸质票据保管难、巡查难、造假易的“两难一易”问题,等等。

从消费端来看,他建议推动搭建成渝监管仓共享数字化防疫监管平台,以实现冷链食品的可追溯性、监管的透明性,使冷链食品安全得到有效保证,从而提升消费者的购买信心,提高供应链各主体收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冷链产业发展。

共建西部金融中心

加强人才合作和技术研发标准互认

省政协委员张晓玫:

去年年底,《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出台,明确提出2025年四川要建成西部金融科技发展高地,这也是四川省政协委员、西南财经大学微金融与互联网金融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张晓玫的关注方向。在她看来,规划出台,于四川、重庆的金融科技行业而言是一个重大利好,并建议两地加强人才合作和技术研发标准互认,推动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

“金融科技的目的是帮助金融机构降本增效,最适合的实际上是在普惠金融领域。”她提及,四川有普惠金融最好的场景,比如农村金融,成都有非常好的消费金融场景,这些,都是四川的优势和基础。而在受新冠疫情影响,供应链遭遇挑战的大背景下,金融科技更能发挥帮助金融机构降本增效,解决“融资贵”难题的优势。

张晓玫说,去年,四川省金融科技学会与重庆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及四川天府新区管委会签署三方协议,共同推动各方在金融科技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成渝双核联动,打造西部金融科技高地。

她建议,未来,四川可以加强与重庆关于两地人才合作技术研发标准的制定,特别是在前沿领域和标准互认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共推西部金融中心建设。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彭祥萍

编辑:邓思璐责任编辑:马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