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16家企业上市及过会 他们如何在成都高新区“加速成长”

2022-01-18 10:31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对成都高新区而言,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资本市场上的丰收之年。2021年成都高新区已有7家公司成功在A股上市交易,4家公司登陆港股。这一数据创下历年来最高水平。

新的上市公司仍在快速涌现。2022年1月5日,位于成都高新区的佳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佳缘科技)公开申购,公司即将登陆创业板。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上市公司总数达48家,已过会企业达7家,预计不久上市公司数量将突破50家大关。

一个地区的上市公司数量和水平,是观察该区域经济活力的重要指标,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含金量。另一方面,新上市企业的不断涌现也得益于当地良好的发展环境。这一点,不少新上市公司的领路人都对成都高新区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政策帮扶深有体会。

“作为成都高新区拟上市企业,我们切实感受到了在培育企业IPO上市的过程中,来自成都高新区的关心和支持。而在上市过程中,成都高新区帮助企业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日前,佳缘科技实控人、董秘尹明君表示,他认为,成都高新区的营商环境很适合科技企业在此发展。

为何众多企业纷纷选择在成都高新区发展?上市公司数量爆发背后,又透露出成都高新区的哪些秘密和逻辑呢?

欧洲中心晚霞 摄影 余书瀚

上市公司数量即将破50大关

一个区,上市公司数量即将突破50家,这意味着什么?

不久前,成都成为继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等城市之后,全国第10个上市公司数量过百城市,同时位居中西部第一。而成都高新区的A股上市公司数量,则占据成都A股上市公司数量近四成。

2021年,成都有14家公司在A股成功上市交易,4家公司登陆港股,1家在北交所上市。这其中7家A股公司、4家港股上市公司都位于成都高新区。目前,成都高新区拥有的上市公司数量已超越部分西部省份;2021年新增上市及过会企业数量16家,创成都高新区历史最高纪录,在全国高新区中排名第四,仅次于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和深圳高新区。

而上述数据还仅仅是A股“成都军团”的一角。打开资本市场的地图,你会清晰地发现,目前,成都高新区还拥有大量的“后备”军团。已过会企业达7家。此外,还有6家公司在沪深港交易所及北交所的上市申请已获受理,17家公司在四川证监局辅导备案,50余家企业完成股改,累计120余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1400余家企业在天府(四川)联合股权交易中心挂牌。

“如果再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近年来成都高新区A股上市公司,创业板和科创板上市公司逐步增多,科技属性逐步增强。”民生证券投资银行事业部董事王璐表示。

实际上,2021年成都高新区上市企业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先后有纵横股份、极米科技、川网传媒、欧林生物、雷电微力、中自科技和观想科技等7家企业登陆A股,数量是2020年的两倍多。而这7家A股公司,全部为科创板或创业板的公司。此外,4家新上港股公司中,三叶草生物-B(2197.HK)、康诺亚-B(2162.HK)也均为生物科技公司。

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持续涌现

成都高新区上市公司数量“井喷”,这一现象绝非某种偶然,而得益于成都高新区良好的发展环境和产业政策,吸引了众多企业在此落户、孕育和发展。

“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在资本市场通过融资实现了进一步发展,这和成都的产业政策是分不开的。比如说成都先导、苑东生物和欧林生物均在成都高新区。自2017年起,成都高新区的生物医药产业连续四年跑出近20%的增长速度。”王璐更是直言不讳地指出,目前成都高新区稳居中国生物医药园区竞争力排行榜第四名,与苏州工业园区、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同为第一方阵。

王璐提到的欧林生物就是一家典型在成都高新区发展起来的企业。欧林生物是一家专注于人用疫苗研发、生产及销售的生物制药企业。2021年6月,欧林生物登陆科创板,目前市值约140亿元。

欧林生物董秘、总经理助理吴畏告诉记者,“欧林生物是成都高新区招商引资过来的。最开始落地的时候,成都高新区负责招商引资的部门还叫投资服务局,效率很高,这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一个月内公司便完成了工商注册,包括后期的土地招拍挂工作,也很顺利。”

落户10多年来,成都高新区也始终在帮助欧林生物做大做强。“作为一家疫苗研发企业,公司前期的投入也比较大,成都高新区也是尽可能帮助公司。包括对公司一些研发项目和固定资产投资都有相应的补贴,助力公司尽快实现了自我造血和发展。”吴畏表示。

2019年科创板开板后,欧林生物决定要去科创板上市,并于次年正式申报。“在IPO排队上市期间,需要政府方面的一些证明。若是成都高新区自身部门内可以解决的,都很及时地出具了;若涉及到上一级政府,成都高新区也是积极帮公司协调。在这些方面,企业基本也不用操心,很顺利。”吴畏透露。

在良好的发展和营商环境下,生物医药企业也纷至沓来。“这几年,越来越多的生物医药企业,不管是省外的还是海外的华侨,都不断落户成都高新区。包括注册制改革,也助推了国内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吴畏称,相比于国内其他地区,成都高新区是国内第一也是唯一一家针对生物医药产业,专门设立生物产业发展局,统筹规划生物产业发展的园区。这亦见成都高新区极为重视生物医药企业的发展。

创新政策支持企业加快发展

数十家企业相继登陆资本市场的背后,离不开成都高新区不断完善的企业培育和服务体系。实际上,聚焦培育世界级本土领军型企业,成都高新区从人才发展、创新平台、知识产权、创业孵化、企业培育、科技金融等多角度出台政策推动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创新型企业集群,推动创新创业创造。

同时,成都高新区还构建起“种子期雏鹰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潜在)企业-平台生态型龙头企业”四级梯度培育体系,根据企业全生命周期成长需求,开展针对性的培育与扶持。

2021年2月,登陆科创板的纵横股份,就是典型的成都高新区本土成长起来的企业。纵横股份董秘、副总李小燕告诉记者,纵横股份创始人任斌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在四川某科研单位工作了10多年,在空气动力学方面颇有建树,后来便创立了纵横股份。

“早期公司主要做飞控,2015年才开始做无人机,刚开始是作为一个科研团队。后来,在公司成长的过程中,在场地扩张、研发补贴、市场开发、企业融资、人才引进等方面都得到了成都高新区不少的支持。”李小燕称。

2015年,纵横股份完成首轮A轮融资,投资方是来自东部沿海地区的资本。彼时,投资方提出希望公司到当地发展,但最终纵横股份选择留在了成都高新区。“当时我们留在成都高新区,除了创始人自身的四川情结外,还有成都高新区较为良好的发展环境,包括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上下游产业等因素。”李小燕对记者说。

纵横股份选择留在成都高新区,最终证明是正确的选择。如今,成都高新区工业无人机产业发展已是如火如荼。“在工业无人机领域,成都高新区已拥有了一批优质的头部企业资源,未来依托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配套产业,叠加政策扶持,实现聚集发展肯定很有优势,也很有条件。”李小燕认为。而除了纵横股份外,2021年9月,同样是成都高新区企业的中航(成都)无人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披露招股书(申报稿),冲刺科创板。

像纵横股份这类企业,成都高新区还有很多。而为进一步助力企业发展,近期,成都高新区提出,未来五年将广泛征集“合伙人”,通过政府投入资金并撬动社会资本,推出总计3000亿元的产业基金,为企业成长量身定制从天使投资到上市融资的全生命周期投融资服务体系,最大程度释放政策红利,力争在若干细分领域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产业高峰。

此外,在助力企业上市方面,成都高新区不断完善上市后备企业培育服务机制,围绕五大产业功能区、三大主导产业生态圈和科技创新生态链,建设了上市后备企业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构建起五级上市后备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和“上市培育梯度化、上市服务标准化、问题解决个性化、扶持政策链条化、上市培训体系化”的上市工作“五化”服务体系,助推区内企业发展。

下一步,成都高新区将完成上市后备企业入库目标120家,强化上市服务政策,研究完善改制奖励、转增股本奖励、上市挂牌奖励、上市企业并购、上市公司再融资奖励等全链条扶持政策;创新上市产品,推广“股债通”和“股改贷”产品,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落地发行,助推企业加快发展。

编辑:邓思璐责任编辑:马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