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起旅游环线“珍珠链” 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管”

2022-01-21 07:58  来源: 成都日报

去年12月,成都都市圈环线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图为位于该高速公路附近的胥家镇

刚刚过去的2021年,对于成都都市圈来说,是里程碑式的一年——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出台,明确要求建设经济发达、生态优良、生活幸福的现代化都市圈。这是继南京都市圈、福州都市圈后,国家层面批复的第三个都市圈规划。

建立“1+1+N”规划协同工作机制、发布《成都都市圈稳定公平可及营商环境宣言》并联合制定实施专项行动、跨市实施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拍卖……成都都市圈提前1年完成起步期阶段性目标,同城化共识已经形成,同城化效应逐渐显现。

作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先手棋、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支撑性工程,以及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的牵引性工程,在今年的省两会上,成都都市圈建设受到代表委员们的高度关注。本报记者采访了部分来自成德眉资的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大家纷纷就进一步落实《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共同推进“五个一体化”建言献策。

关键词:推动空间治理体系一体化

以交通线串联成德眉资旅游景点

形成“珍珠项链式”的旅游环线

■《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中对空间格局的具体描述为“两轴”“三带”,即夯实成渝发展主轴、打造成德眉资发展轴,共建成德临港经济产业带、成眉高新技术产业带、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带,搭建都市圈高能级发展空间载体,构建起极核引领、轴带串联、多点支撑的网络化都市圈空间发展格局。

省政协委员、四川知识分子联谊会执行副会长陈宏斌:

成都都市圈已经不再是成都和几个周边城市的简单合作,而是上升到国家规划层面。因此,对整个空间结构,需要站在国家战略和全省发展层面整体谋划布局。

其中,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同城同网,是支撑该空间格局的关键。以打通成德眉资旅游环线为例,陈宏斌认为,四市在交通方面要无缝衔接,形成无差距化交通圈。通过打通各条主干线,将成德眉资连成一体,然后根据产业布局再融合。比如,用一条交通线串联成德眉资周边的旅游景点,把旅游圈“圈”大,形成一条“珍珠项链式”的旅游环线。同时,在道路车道设置层面也要标准统一,形成统一和谐、完美融合的交通圈,为都市圈发展强基赋能。

关键词: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一体化

推进天府大道科创走廊建设

力争到2025年实现样板示范

■共建天府大道科创走廊是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的具体行动,是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将带动成都都市圈实现创新驱动明显、产业结构调整有序、先进制造业实力强劲、区域辐射带动有力的效果。

省人大代表、德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伟:

当前,德阳在市级层面初步形成了推进天府大道科创走廊建设的总体思路,希望省级层面高位推动、统筹谋划,分期分层推进落实天府大道科创走廊建设。邀请省内外专家为天府大道科创走廊建设把脉问诊、出谋划策,重点围绕天府大道科创走廊工作任务、重点项目建设、难点堵点打通等,充分发挥省委党校、省决策咨询委员会、省社科联等各类智库特有的学科优势、人才优势,积极开展咨询工作、组织针对性调研活动、推出研究成果。同时,充分借鉴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历程,推进科创走廊建设由1.0版向上升级发展。力争到2025年,率先实现一定区域内的样板示范,推动天府大道科创走廊建设纳入国家方案。

关键词:推动成德眉资市场一体化

共同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提高成都都市圈市场竞争力

■2021年,成德眉资四市共同发布《成都都市圈稳定公平可及营商环境宣言》,并联合制定实施专项行动,探索了跨市实施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拍卖、同城化公积金异地购房本地贷款等多项全国创新。

省人大代表、资阳市商务局局长、民建资阳市委会主委李发刚:

共同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是实现成德眉资市场一体化的“主抓手”。要抓住四川自贸试验区及协同改革先行区建设契机,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对标CPTPP、世界银行评估体系等,建立一套突出国际化、可比较、可量化的自贸试验区营商环境指标体系;紧盯同领域内最先进做法,跟踪规则最新变化,定期发布典型案例。相关体系建设同步实施和率先复制推广。

李发刚建议,要发挥成都都市圈的极核辐射带动作用,加速实现资源要素、城市运营、竞争优势的互补,提高整体竞争力。同时,要依托区域性标志性开放领域改革创新,推动成德眉资市场一体化率先突破。优先将国家和全省开放领域重大改革、重大政策、重大项目在成德眉资先行先试。加快重点领域开放进程和力度,推动成德眉资在全国新一轮制度型开放进程中赢在起跑线。

关键词:推动都市圈治理一体化

积极赋能政务服务“一网通办”

建设全域感知的“城市大脑”

■着眼同城化发展需求,成都都市圈正在推动城市建设规划衔接,推进信息互联互通、数据资源共享共用、应用场景标准统一,促进政务服务统一化、教育资源均衡化、智慧交通一体化、文旅资源共享化、生态治理标准化、产业发展协同化。

省政协委员、眉山市政协副主席祝明洪:

城市运行应实现“一屏观、一网管”,用“聪明的大脑”全天候管理城市肌体运行,用四通八达的信息化平台感知城市的风险隐患,用牢固的基础设施打造安全防线,让智慧韧性安全成为城市最鲜明的底色。

在智慧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工程中应当重点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合理规划布局、分步实施。以成都为中心,辐射覆盖成德眉资经济圈,从规划开始就要统一标准、一网统管。

二是深入合作交流、数据共享。加强成德眉资数据共享,夯实都市圈数据底座,积极赋能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社会诉求“一键回应”。

三是加强安全管理、防控风险。通过建设全域感知、全局洞察、系统决策、精准调控的“城市大脑”,储存、运用的数据呈指数级增长,应当更加深入地认识到数据安全的重要性,提升应对网络风险的硬件和软件能力。

关键词:优质公共服务和生活服务一体化

制定区域性污染防治地方性法规

加强区域污染防治联合执法检查

■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本底。成都都市圈从大气污染治理、水资源保障到生态修复建设等,绘制了一幅幅规划蓝图,把一项项联防联控联治举措落到实处,合力推进生态环境联防共治,推动成德眉资共享碧水蓝天和青山。

省人大代表、德阳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周丽姬:

成德眉资同城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起步较早,已形成较为紧密的协作联系,但在水资源保障、大气污染防治、环境执法监管等方面,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

首先要优化水资源调度和保障,建议省水利厅加强水资源调度,在毗河引水工程实施的同时,重点保障主要河流控制断面生态基流,组织开展控制断面流量监测设施的建设和运行,做好流量预警、应急调度及保障工作。二是要统一区域污染管控标准,由省生态环境厅牵头,成德眉资联动,结合区域目前的环境质量状况和“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要求,研究制定区域性的污染防治地方性法规和推荐性行业准入和管控标准,推动实现区域环保标准一体化。同时,要推进生态环境监管执法一体化,加强区域污染防治联合执法检查,建立环境污染案件移交、协查、协办制度,全力打击涉嫌区域流域生态环境违法行为,推动跨区域取证互认、交界区域交叉执法试点工作。

编辑:邓思璐责任编辑:马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