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在成都打造碳中和“试验田”

2022-01-21 07:59  来源: 成都商报

成都汽车产业功能区

进入新发展阶段,成都如何找准历史方位、明晰时代坐标,立足新的发展起点,重整行装再出发,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当好全省主干、走在全国前列,加快建设世界级城市,是需要回答的重大时代课题。1月18日下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参加所在的成都代表团会议,强调要以新发展理念为“魂”、以公园城市为“形”,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全面推动成都现代化建设。这也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保持工业增速高于GDP增速,持续提升工业经济占比,力争“十四五”末达到25%以上。”

“超大城市是一个‘巨系统’,需要用科技赋能助力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

蓝图已绘,蓄势待发。

如何落实制造强省

力争再有1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

1月18日下午,四川省委书记、四川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参加所在的成都代表团会议,强调要准确把握、抓住用好全球格局调整和技术产业变革带来的新机遇,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实施带来的新机遇。

四川省人大代表、成都市经信局局长王凯透露,成都市经信局将以“制造强省”先行示范市建设为契机,在策略上突出规模质量同步提升,保持工业增速高于GDP增速,持续提升工业经济占比,力争“十四五”末达到25%以上。

“中央明确了要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省委也明确提出要提升制造业比重。”王凯说,为落实制造强国、制造强省要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成都已经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制造强市建设领导小组,下一步,成都市经信局将继续做大做优电子信息万亿级集群,加快实现装备制造集群规模过万亿,推动集成电路、轨道交通、人工智能、绿色氢能等10个以上行业过千亿,并开展项目招引攻坚,实施驻点招商、基金招商、产业招商,引进一批重大项目,做大增量。

值得注意的是,成都市经信局将支持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规上企业突破4000家,在帮助巩固“新希望”世界500强排名的基础上,力争再有1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

去年,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提出,成都将大力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落实省委部署,成都聚焦20条重点产业链实施建圈强链“链长制”,其中包括14个先进制造业和3个生产性服务业。

王凯表示,成都市经信局将围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以高端芯片、消费电子、汽车整车、航空整机等重点终端产品为牵引,以链主企业为核心,联动产业基金、领军人才、中介机构,专业化梳理分析产品链上下游配套、左右岸协同的供需关系。

如何建设智慧城市

迭代升级“智慧锦江”城市大脑

1月18日下午,四川省委书记、四川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参加所在的成都代表团会议,强调要着力建设智慧城市,善于运用新技术手段,构建“城市大脑”,打通数据壁垒,实现数据资源共享,提升城市服务管理水平。

“超大城市是一个‘巨系统’,需要用科技赋能助力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四川省人大代表、成都市锦江区委书记陈志勇说。当前,四川省委提出要建设智慧治理中心,打造“城市大脑”,成都市委正加快推进“智慧蓉城”建设。陈志勇表示,锦江区实施“三四一”网格化智慧治理体系改革,大力提升基层综合治理能力。

比如,在“11·2”疫情防控中,锦江区运用信息系统将9类重点人员信息向街道自动推送,增设413个智能摄像头实现重要点位实时监控和可视化调度,初步实现用大数据找到人,用大系统管住人,用大平台守好门。同时,建立24小时“线上+线下”诉求收集渠道,解决特殊群体的困难和问题,提供贴心暖心服务。

如果说超大城市是一个“巨系统”,智慧治理则是一个“新引擎”,需要完善城市运行的数字化底板,将管理服务通达“末梢神经”。陈志勇谈到,四川省“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把数字牵引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激活新要素,推进新治理。就锦江区来说,目前正在从城市发展全局和推进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来谋划,大力实施“五联”智慧城市建设,迭代升级“智慧锦江”城市大脑。

“同时,我们还在延伸构建‘街道中脑’‘社区小脑’,完善基础数据库,为流调溯源等提供数据支撑。”陈志勇透露,目前锦江区在太古里商圈等重要点位部署“科技防疫”系统,营造安全便捷的消费环境,下一步还将建立市、区、街道三级协同联动的“王”字形智慧治理架构,更好地实现城市运行“一屏统览”、社会诉求“一键回应”、治理力量“一网统管”。

如何建设创新城市

增强创新策源转化

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

着力建设创新城市是推动成都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能,也是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内生动力。省人大代表、成都市发改委主任杨羽表示,成都将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目标,强化省市区联动,以增强创新策源转化能力为牵引,以西部(成都)科学城、综合性科学中心、天府实验室建设为抓手,一头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一头抓产业技术创新和全社会创新创造,加快建设一批重大创新平台,着力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就地转化一批科技成果,为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城市力量。

创新城市,一头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一头抓产业技术创新和全社会创新创造。哪些重大项目、重点领域值得期待和关注?

杨羽表示,在做大做强战略科技力量方面,加快推进矢量光场、多态耦合轨道交通动模试验平台等大科学装置建设;在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方面,聚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加快创建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无人机产业创新中心、生物靶向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高能级产业创新平台;用好同位素及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芯火”双创基地等已有平台资源,推动相关领域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孵化;加快布局面向企业的仿真设计、检验检测等公共技术平台,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有力推动成都战略性新兴产业建圈强链。

如何实现双碳目标

未来新建楼房规划“楼顶碳中和项目”

“作为一名省政协委员,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推动成都乃至四川的‘双碳’工作。”四川省政协委员、四川省工商联副主席黄玉蛟说,目前城市发展多是占用土地来实现高楼建设,这样就减少了绿植种植面积。据数据测算,一亩树林每天能吸收6.37公斤二氧化碳,释放3.04公斤氧气。

他算了一笔账,以成都为案例,2021年成都市辖区建成区面积约1421.6平方公里,招拍挂土地给出的密度一般为30%-50%,除去道路体系等,楼房楼顶密度按20%计算,面积约284.32平方公里。若充分利用楼顶建设绿植,则每天能吸收2716.68吨二氧化碳,释放1296.5吨氧气。

此外,绿色楼顶还可以吸收滞留在植物、土壤基质中以及排水层中的水分。这个过程可以延缓雨水直接流入下水道系统的时间,从而使雨水得到净化,雨水也可以通过蒸发回到大气层。整个过程可以稳定地下水位,降低排水管网高峰时刻的压力,从而降低洪水的风险。

他建议,充分运用楼房楼顶种植绿植,对于未来新建楼房的楼顶,在设计建设之初就将“楼顶碳中和项目”规划其中。建议政府部门出台相关的标准及要求,要求开发商设计的同时报批政府部门,审批通过后同时施工、同时竣工验收。“这种让钢筋混凝土与自然完美结合起来的建筑形式,适用于住宅楼盘和商业楼盘,可在楼房楼顶上实现‘碳汇造林’,使环境更加绿色环保,并且就近给居民提供亲近自然的机会,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归属感。”他认为,该案例可视为未来成都实现节约土地资源以及碳中和的“试验田”探索。

编辑:邓思璐责任编辑:马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