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些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奋斗故事中见证 基层一线最美丽的风景线

2022-02-17 07:48  来源: 红星新闻

▲2月9日的战旗村

▲冯仕彦(右二)在病房查房

▲2月15日贯通的成资大道 资阳市委宣传部供图

编者按

讲述百姓故事,见证时代发展——春节前夕,成都商报·红星新闻推出“新春走基层”特别策划。一个月以来,记者们深入基层一线、深入群众生产生活,热情书写成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生动呈现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美好景象。

在坚持创新、欣欣向荣的成都,处处都有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奋斗故事。透过记者的笔触和镜头,人们见证着来自基层一线的新气象新风貌。

路途漫漫,收获满满,记者们感叹每次“新春走基层”都有新发现。这种发现带来的惊喜是坐在办公室里感受不到的,因为最美的风景、最生动的故事都在基层!

体味平凡中的不凡,感悟坚守的力量,收获身边的感动。在这场策划临近尾声之际,记者们由衷地感叹,今后将继续深入基层,用笔记录美好时代,用镜头定格暖心瞬间。

今年春节,换个花样再访战旗村

今年春节期间,我再次来到郫都区唐昌镇战旗村采访。扳着指头数了数,从2018年起,这是我第五次走进战旗村。

之所以记忆犹新,是因为每次来访,战旗村都有新貌,每次都跟前一次有所不同。即便时间间隔不到一年,每当抛出“又‘上新’啦”的疑问句时,也总会得到村里人肯定的回答。

所以这个春节,我们换了一种视角再访战旗。果不其然,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这次拜访前,我对村书记高德敏提出了一个不情之请:这几年来每年的战旗村地图,能给我打包来一套吗?

高德敏告诉我:“地图印得没那么勤,但是每年的航拍图应该是找得到的。村子也不大,航拍一览无余,你想要的逐年变化痕迹,肯定看得到。”

于是第二天一早,我就在村委会的办公室里看照片了。

不得不说,整组照片就像是时光的雕版。曾经看过无数次的建筑、踏过若干次的街巷,被定格在不同时间点上,勾勒出战旗村不断发展的轨迹。

从2017年到2021年,航拍图的时间跨度不长,但每一年的图片上总有几处新建的地标、新增的产业。第一年,多了条商业街;第二年,多了赫赫有名的乡村十八坊;第三年,多了乡村振兴学院;再一年,多了新建的壹里老街……

航拍图上,“上新”的地标被村党委副书记李光菊用红色的线条标记出来。每标记一处,她会讲一个长长的故事,那是战旗村的创新往事。比如,那条商业街,是当年四川敲响新土改“第一槌”相关的土地;那最新修建的打卡地壹里老街,改造前是村民家里闲置的猪圈、鸡舍……

航拍图是俯瞰的视角,这个角度更宏观,更容易将时间具象化,也更清晰地展示出了一个乡村的振兴之路。始终在创新,不断在践行新发展理念的道路上求索——这是我在这8张航拍图上看到的战旗精神。

那一天,我拿着照片在战旗村找到李光菊用红线条圈出的地标,逐个走了一遍。

我看到了4年前自己采访过的村民冯忠会,他的日子变了。他在战旗村的乡村十八坊的酒坊中负责酿酒技术,他们老冯家还在十八坊里开起了醪糟坊,日子越过越幸福。

我也看到了开唐昌布鞋铺子的赖淑芳,她把布鞋坊扩大规模后也开进了乡村十八坊,招了不少村里的学徒,还解决了不少就业岗位。

照片每年都在变,战旗人的日子也每年在变——这正是我每年都要回访战旗村的原因:一个不断在突破、始终在创新的战旗村,每年都是“新战旗”。我们访的是新面貌,看到的,是一座乡村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谱写出新时代的绚丽篇章。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王垚 摄影记者 吕国应

成资双城记,两座城市的“一体”生活

2月11日下午,虎年工作日的第一个周五,资阳市人民医院党委委员、院长冯仕彦刚刚结束了一场急诊手术,一名直肠癌晚期患者突发肠梗阻。手术顺利完成,一周的工作也结束了,冯仕彦自驾经成资渝高速公路,一个半小时就回到了成都的家。

2016年8月,资阳市人民医院正式交四川省人民医院托管,加挂四川省人民医院医疗集团资阳医院名称。四川省人民医院急救中心主任医师冯仕彦,出任资阳市人民医院院长。

从2016年至今,冯仕彦往返成都、资阳的“双城”工作生活已有五年多。

这五年,四川省人民医院选派管理团队、学科主任、专家团队进行指导,远程网络会诊,指导门诊、查房、教学、手术、科研……资阳市人民医院跃升三级乙等医院。对于患者来说,家门口的医院,同样值得信赖。

这是成都资阳同城化发展中的一个缩影。

同城化,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词汇。

资阳,作为四川省最年轻的地级市,北接成都,东邻重庆,也是四川省唯一一座同时连接成渝“双核”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渝经济圈,成都平原经济区协同发展……成都和资阳,不仅仅是蜿蜒沱江的一衣带水。

作为生长于资阳、工作在成都的90后资阳人,关于成都和资阳“牵手”的最早记忆,是2010年,眉山、资阳本地电话网升8位并入成都,统一使用长途区号028。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厦蓉高速成渝段,是资阳到成都的第一条高速公路,翻越龙泉山,弯道多、速度慢,还常常堵,资阳人也叫它“老成渝”。有老,自然是因为有新。

现在,自驾车从资阳出发,成资渝高速、成渝高速、遂资眉高速,任君“采撷”。坐高铁,成都东站到资阳北站,最快23分钟。

和省内的绵阳、泸州等坐拥机场的城市相比,资阳的“海”陆空立体交通格局,貌似缺少一块。但以“成都”打头的“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与资阳直线距离12公里,距离资阳市中心16公里,仅需半个多小时车程。机场投用后,资阳市开通直达天府国际机场的客运专线,票价仅10元。

作为距离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最近的地级市,没有“空域”经济的资阳有了契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促进成都空港新城与资阳临空经济区协同发展,打造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带。这必然是资阳发展的机遇。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于遵素

春节耍得巴适,请为他们的默默奉献点个赞

春节的前几天,这座城市的人们,满心都是合家团圆的期待,开始准备年货,安排春节假期的休闲活动,有“老家”的则在准备回家的行程。都想在春节好好“耍一下”,有哪些地方可耍呢?记者兵分三路,前往成都各大博物馆、图书馆和街头艺人演出现场,亲身感受这座城市为“欢度春节”做的精心准备,而基层工作人员的付出,则更让人感觉到温暖。

记者去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采访的时候,时近春节,一线票务人员徐文婧如平日里一样,早早地到了岗位上,面带笑容请游客出示健康码、行程码或核酸检测报告。受疫情影响,疫情防控工作是她放在首位的任务。每天徐文婧都要无数遍地重复说着那几句话,但很难在她脸上捕捉到一点不耐烦。她告诉记者:“我们坚守的是博物馆的大门,也坚守着城市笑脸迎客的初衷,所以有耐心是最重要的一点。”新春七天假期,徐文婧一天都没有休息,这也是她春节坚守岗位的第四年。

24岁的杨硕是成都博物馆的讲解员,他出生于黑龙江,在成都读完大学后,毅然选择当一名“蓉漂”。到成博当讲解员已经接近两年,杨硕两年的春节都没有回家,选择了在岗位上过年。他本来是可以回家过年的,但为了让别人回去过年,选择了留下来。杨硕留在岗位过新年的原因,还来自他的母亲,“我妈妈在天津上班,她打电话说今年新春选择留守岗位,也告诉我,如果工作有需要,我也可以留在成都,用一家坚守,换更多团圆。”母子俩的对话看似普通,背后却是优良的家风,和默默的奉献精神。

春节期间,除了除夕当天,成都市图书馆都不闭馆。记者前往采访时,阅读推广部的年轻人周扬雪,正和部门同事一起,抓紧时间完善策划的春节元宵活动,把2022年的活动安排筹备好,包括为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开馆做的准备工作等。

若要问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如何,回答权一定是在这座城市生活的市民手上。在春节走访期间,记者看到一对老夫妇拉着成都博物馆讲解员的手感动地说,“你不回家过年,为我们服务,真的很感谢,你们辛苦了。”也看到82岁的张爷爷坐着轮椅使劲为台上的表演鼓掌。还有一位小女孩捡起掉落在地上的小灯笼挂在树枝上……这是市民对城市热爱的体现,也是对城市公共文化服务最直接的点赞。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曾琦

“不打烊”已成惯例,点滴中折射城市信心

自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成都市民在春节期间都能从大卖场、便利店买到紧缺的物资和平价的食材。一句简单的“春节不打烊、不断供、不涨价”,背后是企业成百上千员工的辛勤付出。

比如永辉物流,今年加大了从各基地和采购点采购农产品的数量,永辉配送中心150台采购车、近240台门店配送车全部出动,400多名员工加班加点地工作。部分员工甚至凌晨四五点才能下班,以确保四川永辉超市生鲜基本能够保持随时补货的频率,而民生商品类几乎1小时就会补货一次。

红旗连锁更是始终坚守四川省、成都市生活必需品重点保供企业的职责,近3700家直营超市不关门、不断货、不涨价;公司各大物流配送中心24小时待命,同时积极配合政府相关部门运送应急物资。

沃尔玛在春节期间的备货库存是平时的3倍,菜肉、粮油、蛋奶、水果等主要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

连续三年春节,记者联系这些企业询问保供给情况,企业的回复从沉重变得轻松,各种人员物资安排已经形成惯例。正是这些点滴中体现出的安稳和保障,让人们感到踏实。

随处可见的“菜篮子”,更体现出这座城市的信心与掌控力。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平凡的幸福。

编辑:杨燕棋责任编辑:马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