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以“智慧大脑”牢固城市安全防线

2022-03-05 07:49  来源: 成都日报

阳春三月,如期相聚。昨日,2022年全国两会正式拉开帷幕。在北京,出席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带着两千多万成都人民的嘱托,履行职责、参政议政。在成都,我们满怀信心和期待,一起相遇幸福。

成都市应急管理局办公室二级主任科员李志

▲成都市应急管理局办公室二级主任科员李志

我的故事

讲述人:成都市应急管理局办公室二级主任科员李志

我们的工作状态就是从年初忙到年尾,两会期间更是要注意城市的安全。这是我们的成都市地震监测技术中心,这间办公室内有多块大屏幕,可以对全市的地震情况进行监测和预警。

这个监测中心由地震前兆系统、地震遥测系统、地震烈度速报系统和地震预警系统组成,对成都地震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生地震,这些系统都会及时监测到,向报警终端发出报警信息,并且在屏幕上实时反映出相应的数据和图表,供决策参考。

要建设智慧韧性安全城市,地震等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预警必不可少。《智慧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工程2021年工作计划》中明确,要健全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新建、改造4个地震监测预警台站,在46个人员密集场所及重点区域安装地震预警终端,地震监测预警信息覆盖率达到65%以上。

去年,我积极参与智慧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工程和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见证了应急管理技术手段的创新和城市安全发展基础的筑牢。认真贯彻落实新修改的《安全生产法》,积极参与常态化暗访检查,做好危化品、工贸、电力燃气等相关领域风险隐患的排查管控,及时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安全隐患问题50余项。

今年,我会一如既往地投入智慧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工作,做好城市的“守夜人”。

8ae79fa6-bc93-4b2b-b3c1-61c95d1d2626.jpg

幸福背后

全市261个镇、街道

完成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用聪明的大脑全天候管理城市肌体运行,用四通八达的信息化平台感知城市的风险隐患,用牢固的基础设施打造安全防线,让安全有序的社会环境和高效完善的社会治理成为城市最鲜明的底色。成都正在实施的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中,智慧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工程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记者从成都市应急管理局获悉,成都市自然灾害预警发布平台已初步建成。去年,成都在全市261个镇、街道完成镇、街道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任务;与此同时,成都公安借鉴东部城市建设标准,结合自身特点,紧盯风险来源,从服务疫情防控、过滤城市安全风险、融入超大城市社会治理等方面全面推进智慧公安建设,公安实战应用水平显著提高,广大市民的安全感显著提升。

今年,“智慧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工程”重点是做强智慧科技支撑、强化基础设施保障、夯实基层治理基底,提升市民群众的安全感。首先,是加快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持续扩大智慧安防小区覆盖范围,优化“社智在线”数字社区综合信息平台,推进社区发展治理数字化转型升级。此外,将加快推进沱江、金马河流域防洪能力提升工程和中心城区排水能力提升改造工程建设。新建城市消防队(站)5个,加快23个一类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与此同时,还将持续推进食品追溯体系建设和药品抽检体系建设,坚决遏制新型违法犯罪案件高发多发势头,不断提高城市安全风险防范能力。

代表委员话幸福

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成都市委会主委、成都市政协副主席、四川大学校长助理、长江学者徐玖平:

塑造公众应对灾难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

“成都建设智慧韧性安全城市很有必要。”在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成都市委会主委、成都市政协副主席、四川大学校长助理、长江学者徐玖平看来,对于一个人口超过2000万的超大城市来说,提高城市的应急安全水平很有必要。“特别是近年来,各种灾难事件突发频发,对公民应急素养提出更高要求。”徐玖平说。

徐玖平表示,我国应急科技和应急装备的发展日新月异,但公众应急素养并没有得到本质提升,原因主要在于:缺乏应急素养教育立法支持;缺乏系统的全民应急素养教育体系,学校以讲授安全理论知识为主,缺乏实践训练;社区应急教育处在可有可无的状态,没有顶层设计和规范管理;公共文化机构的教育效果有限,资源没有真正利用起来,数字资源和智慧学习平台有待开发。

“新时代的防灾减灾观是‘尊重自然与积极主动’,既注重灾害预防、预测与评估,更要积极提升公民应急素养。”徐玖平表示,虽然目前将每年的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但这仅是针对卫生领域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均未涉及,也没有针对应急素养教育的相关立法。虽有专门的防灾减灾机构,但未明确其应有的援助和指导学校、社区和公共文化机构应急教育的责任,有必要通过法律法规政策推动应急教育开展。此外,还应大力开展应急素养教育活动,以塑造公众应对灾难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以不仅要成为生存者也要能成为支援者为视点,通过科技手段和情景模拟丰富培育形式。

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研究员王暾:

抵抗风险关键在预防

智慧韧性安全城市的建设既是符合行业发展方向,同时也是中央要求的一个创新举措。在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研究员王暾看来,过去在防灾减灾方面,重视的是救援,“在经历了一些灾害之后,就进行了思考和反思。”王暾说,对于抵抗风险的认识就逐步提升到了预防层面。

作为一个成都市民,同时也是从事科技、减灾方面的专家,王暾对于成都这座城市的韧性特别关注。“韧性其实是一个力学的名字,就是受到外力的时候不容易断。”王暾说,对于城市而言,这样就意味着城市在遇到灾害或者风险的时候,有着一定的抗压承受能力。

王暾认为,成都建设智慧韧性安全城市有着很好的比较优势,良好的智力人才支撑就是其中之一,“比如我所在的高新减灾所,还有西南交通大学等很多专业机构,都在减灾防灾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王暾说,成都可以在全国率先建好智慧韧性安全城市,不仅可以起到示范作用,还可以带动成都的相关产业发展。

王暾说,不断提升的城市韧性安全水平,势必为成都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强大的保障。因为只有城市安全,市民才有安全感和幸福感。

本报记者 田程晨 何良 文/图

原标题:做强“城市大脑” 做细“神经末梢”

编辑:段琪琳责任编辑:马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