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温暖中永恒——冬残奥会动容瞬间

2022-03-15 10:58  来源: 新华社

3月13日晚,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在国家体育场“鸟巢”落下帷幕

见证着拼搏、团结、友谊的北京冬残奥会迎来了告别时刻 

这是一段激人奋进的追梦之旅

这是一段永恒的温暖记忆

让我们回顾一下冬残奥会十个动容瞬间

心怀憧憬与期望

用爱携手 向未来远航

↑3月4日晚,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这是最后一棒火炬手李端摸索火炬嵌入的位置。新华社记者 李尕 摄

↑3月7日,在张家口举行的残奥越野滑雪男子长距离传统技术(视障)比赛后,引导员刁程国(上)鼓励中国选手许贺。视障运动员参与残奥越野滑雪、残奥冬季两项和残奥高山滑雪比赛时,须在引导员的帮助下,合力完成。他们共同追逐梦想、挑战自我,分享快乐和荣誉。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3月7日,获得季军的中国选手朱永钢(后左)、冠军纪立家(后右)、亚军王鹏耀(前左)和队友张义琦在残奥单板滑雪男子障碍追逐(UL级)比赛后庆祝。决赛中,所有四名参赛选手都来自中国。他们改变了中国在冬残奥会残奥单板滑雪项目没有奖牌的历史。决赛后,四名选手全部将五星红旗披在身上。那一天,云顶的阳光特别亮,阳光和雪地映衬下的五星红旗格外显眼。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3月12日,中国队选手张明亮、闫卓、陈建新和王海涛(从左至右)在轮椅冰壶决赛后庆祝夺冠。轮椅冰壶是中国首个卫冕冬残奥会金牌的项目。“你永远可以相信中国轮椅冰壶队!”新华社发(胡星宇摄)

↑3月11日,伊朗选手塞迪盖·鲁兹贝在张家口云顶滑雪公园举行的残奥单板滑雪女子坡面回转LL2级比赛中。39岁的塞迪盖·鲁兹贝在比赛中不断摔倒,再不断站起,在跌跌撞撞中向终点前进,缓慢而倔强。540米长的坡面回转赛道,她是全场用时最长的选手,与排名倒数第二位的选手相比慢了不止2分钟。当她冲过终点时,迎接她的是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3月9日,中国队球员汪之栋在北京国家体育馆举行的残奥冰球决赛资格赛后向观众“比心”。中国队以4比3战胜捷克队。中国残奥冰球队虽然首次参赛,但是小组赛三战全胜。队员们用顽强拼搏的精神感染了全场观众。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3月9日,中国队球员崔玉涛在北京国家体育馆举行的残奥冰球决赛资格赛后向捷克队球员致意。中国队以4比3战胜捷克队。他们是对手,也是朋友。新华社记者 李尕 摄

↑3月11日,在北京延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举行的残奥高山滑雪女子大回转(视障)比赛后,获得亚军的中国选手朱大庆(左)和引导员闫寒寒身披国旗,并肩站在一起。朱大庆在上午第一轮比赛中摔到头部,但在下午比赛中依旧坚持带伤上阵,最终获得银牌。其实,早在残奥会开幕前,朱大庆已伤到颅脑,她依旧参加了多项比赛。新华社记者 孙非 摄

↑3月12日,在张家口颁奖广场,季军奥地利选手卡丽娜·埃德林格(左)与引导员洛伦茨·约瑟夫·兰普尔在残奥越野滑雪女子中距离自由技术(视障)奖牌颁发仪式上。卡丽娜·埃德林格带着一只可爱的导盲犬登上领奖台,小狗狗和主人在一起的画面又萌又温暖。新华社记者 彭子洋 摄

↑3月8日,在张家口国家冬季两项中心举行的残奥冬季两项女子短距离自由技术(视障)决赛前,学生们在表演啦啦操。他们是最“安静”却最能点燃赛场观赛情绪的“气氛组”。组里的12名青少年是张家口市特殊教育学校听障学生,年龄最小的14岁,最大的20岁。他们身处“无声”世界,却用极富韵律的啦啦操温暖整个赛场。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原标题:在温暖中永恒——冬残奥会动容瞬间

编辑:段琪琳责任编辑:马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