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先打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幸福家园

2022-03-17 08:07  来源: 成都日报

发展定位

城市人民宜居宜业的示范区

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提供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人尽其才的就业创业机会,使城市发展更有温度、人民生活更有质感、城乡融合更为深入,率先打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幸福家园。

“成都是一片创新创业的沃土。在成都创业的十余年间,我感受到了浓厚的创业氛围,身边创业的人越来越多,取得成绩的人也越来越多。”成都携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洋说道。

一座城市是否迷人,不妨看看年轻人的选择。去年,成都新引进落户青年人才16万人,青年就业人员和就业机会比例达到1:1.87。目前,成都位居全国高校毕业生首选城市第4名,连续3年荣获“中国最佳引才城市”和“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

宜居总是和宜业互相促进。成都连续13年荣登“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

▲市民在成华公园晨练,享受幸福美好生活

《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将城市人民宜居宜业的示范区作为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发展定位之一。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提供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人尽其才的就业创业机会,使城市发展更有温度、人民生活更有质感、城乡融合更为深入,率先打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幸福家园。

以梦为马,成都正策马扬鞭,加快建设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公园城市。

把城市发展成果

具化为人民美好体验

“城市是人民栖居之所,承载着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要在追求经济效率和基础设施等‘硬需求’的同时,更加关注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等‘软需求’。成都建设公园城市,要提供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人尽其才的就业创业机会,把城市发展成果具化为人民美好体验,使人在城市中实现价值、城市因人而更加繁荣,率先打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幸福家园。”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如何以规划更好地助推城市更加宜居宜业?《总体方案》提出,划定落实城镇开发边界,创新城市规划理念,有序疏解中心城区非核心功能,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和人口密度,严格控制撤县(市)设区、撤县设市,培育产城融合、职住平衡、交通便利、生活宜居的郊区新城,推动周边县级市、县城及特大镇发展成为卫星城,促进组团式发展;完善城市内部空间布局,调整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比例,促进工业区、商务区、文教区、生活区及交通枢纽衔接嵌套,推动城市内部绿地水系与外围生态用地和耕地有机连接,适度增加战略留白,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点为老年群体提供用餐服务

既有规划的“大手笔”,也有民生“小确幸”——在养老育幼方面,《总体方案》提出分区分级规划设置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到2025年,按标准要求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实现全覆盖;在绿化构建方面,到2025年,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深度融合,蓝绿空间稳步扩大,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稳步提高。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历史地段、传统村落得到有效保护,各类文化遗产更好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到2035年,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全面完成。园中建城、城中有园、推窗见绿、出门见园……

提升公共服务

可感可及水平

采购设备、安装设施……走进位于锦江区经天西路69号的川师附中锦华分校,这里正在进行一系列的收尾工作。目前,学校已正式挂牌,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整体建筑以白色为主色调,红色为辅,简约大气,预计2022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

为办好群众满意的教育,成都近年来从“增量”和“提质”入手,新增了一批“家门口”好学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底,新建、改扩建幼儿园、中小学主体完工80所,完工率100%,实际新增学位10.39万个。

▲为办好群众满意的教育,成都近年来新增了一批“家门口”的好学校

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还体现在医疗服务上。近年来,成都优质医疗资源总量快速倍增,目前全市拥有三级医疗机构117家,其中三甲医疗机构54家。同时,优质医疗资源布局更加均衡,目前已经实现除东部新区以外,三级医疗机构区(市)县全覆盖,市民就近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全市组建的132个医联体,其中跨区域医联体18个,让群众在基层医院就能享受到城市医院同质化、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市二医院龙潭院区启用智能导诊机器人为市民服务

提供优质医疗教育服务,成都今年将加快构建智慧化普惠均衡公共服务体系,更好满足市民群众期待。2022年成都将建设“家门口”好学校,新建和改扩建80所幼儿园、中小学,新增学位8万个。同时,提升健康服务供给能力和公共卫生保障能力,新立项35—45个省市级医学重点学科,建成10个国家标准临床重点专科。

这也满足了市民对建设品质化现代社区的需求。“走出小区,锦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很快就能到,生活越来越便利了。”家住石羊街道锦城社区人居天府世家的居民蒋然说,小区位置步行一刻钟以内,衣、食、住、行都能得到满足。

去年,成都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地区。目前,正在编制《成都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工作推进方案》,启动12个国家级试点社区,并扩大试点范围,推动44个社区进行市级试点。聚焦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社区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相关重点领域,成都已累计梳理重大项目36项,已完成90%以上,并通过推动项目科学有序实施,进一步提升了试点社区居民生活便利化和品质化程度。

“组合拳”

助力企业创新创业

去年12月,四川观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敲钟上市。至此,成都A股上市公司数量成功突破100家大关,成为全国第10个上市公司总数超过百家的城市。

企业的成长离不开其脚下根植的“创新土壤”,这是一个城市与企业“双赢”的故事。正如观想科技董事长魏强所说,成都给了企业最好的成长环境,“不管以后发展多大,但是根永远在成都。”

“企业的创新发展,离不开政策扶持。近年来,成都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企业做强做优的政策,彩虹集团正是得到了政策的支持,才有今天的发展,在电热毯这个细分领域做成了隐形冠军。”成都彩虹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荣富表示,在成都,不仅是减税降费等政策带来各行各业发展向好,也有公园城市之美吸引来的一批高精尖人才为创新提供了更多智力支持。

加快创新主体培育,成都开展科技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建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硬核科技企业—科创板上市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实施“政策支持+投资孵化+科技服务”定向扶持组合拳,以催生更多创新型领军企业,激活创新活力。

加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工业互联网等重点领域,成都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121个,突破纳米孔基因测序等核心技术100项,成功研制一批打破国外垄断的高端装备核心部件,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视觉终端专用芯片实现量产。

打造良好的创新生态,成都为科技企业引金融“活水”。仅2021年,“科创贷”新放贷款1903笔、金额61.55亿元,增长40.34%、60.99%。“科创投”子基金群总规模达到45.06亿元,投资项目186个。“科创通”创新创业服务平台获国务院大督查通报表扬。

▲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都将聚焦提升科技创新策源、科技成果转化、科技赋能发展3大能力,着力在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关键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高端创新要素引聚4个方面取得突破,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促进更加充分

更高质量就业

在锦江区牛市口街道,“小牛哥·刹一脚”智慧驿站为快递员、外卖小哥等灵活就业人群提供24小时服务。“累了到这儿歇歇脚,给手机充充电,幸福感满满。”外卖小哥王柯皓说。据了解,成都新职业人群增量居全国第二位,而这类职工驿站在成都已建成783个。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这其中蕴含了生态环境与人才聚集的辩证关系。成都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服务供给,营造人人都被看见、被尊重、被关怀的价值生态。

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是人才工作的生命线和定星盘。近年来,成都上接城市发展战略、下接用人主体需求,不断加强政策创新,推动从拼政策、给优惠的“1.0版本”到搭平台、给机会的“2.0版本”再到优平台、营生态的“3.0版本”转变,筑牢人才工作的持久竞争优势。截至今年年初,成都人才总量达587.58万人,其中各类重大人才计划专家3788人。

“我们将着力在保重点、促匹配、提质效上下功夫,确保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3万人以上,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4%以内、调查失业率5.5%左右,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具体而言,实施“人力资源精准匹配行动”,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两库一平台”,推动实现就业供需资源库对20个重点产业链的全覆盖,组织开展各类招聘活动2000场以上。整合市县两级线上招聘平台,升级线下公共人力资源市场,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区(市)县探索建立零工市场、夜间市场、共享用工市场等新型实体市场,更好满足劳动者多样化求职需求。

同时,实施“就业培训扩容提质行动”,促进劳动者职业发展。持续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市场化社会化改革,充分发挥企业培训主体作用,广泛开展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支持企业按需制定培训计划,开展多层次、大规模的岗前培训、在岗培训、稳岗培训和转岗培训。指导职业技工院校和培训机构紧扣产业需求动态设置培训专业、完善培训内容、提高培训针对性。全年计划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不低于20万人次。

回应时代召唤,不负人民期待。成都用公园城市的影响力吸引人,用城市生活的品质留住人,推动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阔步迈向高质量发展。

专家访谈

成都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研究员彭成:

通过科技机制改革提升区域创新指数

如何激活创新动力源,推进活力迸发的创新创业?彭成认为,可以用3个关键词来概括:聚智、汇力、成势。一是聚智,广泛聚集国内外人才,包括成都乃至四川的高层次人才。二是汇力,汇集科学技术力量,尤其是创新平台的研究和建立。成都已经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大科学装置的平台建设上开展了相关工作,但仅有这些还不够,要更多地争取国家实验室(或国家实验室基地)落户成都。三是成势,通过科技创新领域的机制改革,形成磅礴气势。通过聚集人才,带动科技、产业和经济生态密切结合,以此真正使成都在已有的科技创新基础上,提升区域创新指数。

“成都在科创领域具备着诸多自身优势,在航空航天、量子力学、电子信息领域可以发力,另外一点就是与我专业密切相关的——生命科学,成都在这一领域非常有优势。”彭成说道,除了成都中医药大学的西南中医药特色资源实验室,还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只有将学科优势发挥到极限,才可以促进创新进一步深化。

本报记者 宋妍妍 吴怡霏 王雪钰 袁弘

本报摄影部供图

编辑:谭希责任编辑:马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