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首提地到示范区 成都被赋予新的使命

2022-03-19 08:13  来源: 成都商报

2月,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关于同意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批复》,同意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3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城乡和住房建设部联合印发《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简称《总体方案》)。

这也是时隔4年后,成都在公园城市建设上再次迈出历史性一步,这对成都而言意味着什么?

“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成都的期许,更是赋予成都的重大历史使命,就是要让成都通过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探索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实践和超大特大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西南财经大学成渝经济区发展研究院院长、四川区域协调发展研究智库主席兼首席专家杨继瑞对此充满期待。

1

为什么是成都?

从公园城市首提地到正式获批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什么是成都?作为长期关注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的专家学者,杨继瑞对此并不意外。“4年来,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已经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和实践经验。”杨继瑞说,成都市作为西部地区的超大城市,生态底子良好、发展活力强劲,在公园城市建设方面开展了积极探索、形成了初步成果,具备进一步深化建设的坚实基础和独特优势。尤其是,成都前期实践丰富。

杨继瑞认为,从更深层次来看,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获批,也是国家给予成都在新时代的“命题作文”,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对生态环境有更高要求,还要构建城市创新能力、城乡一体化推进、城市治理能力等体系,尤其是创新能力建设方面,成都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全面推动成都现代化建设,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当好全省主干、走在全国前列,推动成都内涵提升、转型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公园城市示范区就是山水人城和谐相融、超大城市转型新路径的探索。”杨继瑞认为,作为长江上游的重要城市,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彰显了其在内陆城市的战略地位和承担此项任务的重要性。作为一座超大城市,难度更大,需要推动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促进城市风貌与公园形态交织相融,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相结合,打造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公园城市。

2

成都能示范什么?

谈到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在新时代新发展阶段当中承担的使命任务、发挥的重要作用时,杨继瑞分析认为,重点在“示范”。在他看来,相对于北上广,迈入超大城市行列的成都不是“第四个城市”,而是“另外一种城市”,“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示范的就是中国超大城市发展的另外一种可能性。

下一步,成都应该如何做好示范区?对此,杨继瑞建议,根本上要从新发展理念的角度,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引领。发展理念是建设公园城市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公园城市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是当之无愧的“魂”。而“创新”是引领公园城市发展的第一动力,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可以说,失去了创新,就失去了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之芯’”。

杨继瑞认为,“协调”是公园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成都作为“双城经济圈”的“双核”之一,要引领成都都市圈与重庆都市圈“双圈互动”,促进“两翼协同”。作为四川的“极核干”,要推进与德阳眉山资阳的同城化,形成“大一干”,带动“环成都都市圈城市群”形成“泛一干”,推动“五区协同”,形成“共富城乡”的四川标杆。

当然,重要的还有“绿色”,这是公园城市的本底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杨继瑞认为,成都要助力双碳目标实现,使公园城市从“高颜值”走向“优价值”。

与此同时,作为公园城市繁荣发展最大的外部变量,“一带一路”建设极大地强化了成都在国家开放全局中的门户地位和枢纽功能,而RCEP的生效,将使成都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大显身手。杨继瑞提到,公园城市的本质是“共享”,“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成都要形成普惠公平的共享格局、同心同向的共建机制、多元协同的共治体系,保持城市的休闲特质、生活品质,“最终的目的是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相结合,打造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公园城市”。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李彦琴

原标题:从首提地到示范区 成都被赋予新的使命

编辑:段琪琳责任编辑:马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