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惠民 带来更多“体育+”红利

2022-03-26 08:21  来源: 成都日报

▲市民来东安阁,既可游览美景,又可锻炼休闲 本报资料图片

距离成都大运会开幕已不到百天。精彩赛事,近在眼前。城市的变化,更是可感可及。如今,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青春活力的大运氛围随处可见。对市民而言,最直观的感受是公园里的体育设施增多了,每周运动和锻炼的时间增加了,城市的环境变得更美了,当好大运会“东道主”的责任感更强了。

“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成都以赛事营造公园城市美好生活,提升城市服务能力,为市民带来获得感、认同感和幸福感,努力发挥世界级大型赛事的普惠价值,让全民共享办赛实惠和大运会红利。

共建共享

提升市民幸福感

城市环境越来越美

体育场馆越来越多

成都市中心向东南20余公里,东安湖体育公园内,成都大运会“一场三馆”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外形如飞碟的主体育场,顶部一只巨大的“太阳神鸟”振翅欲飞,旁边的多功能体育馆、游泳跳水馆与综合小球馆,银色外立面充满未来感,让人感受到青春的气息。

“你知道成都大运会的口号是什么吗?”……3月13日,一群八九岁的“小记者”在学校组织下走进东安湖体育公园,“采访”来此游玩的市民。“当一群孩子来问我,你觉得大运会给成都带来了什么变化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大运会与我们每一个成都市民已密不可分。”被采访者张先生说,成都筹办大运会以来,自己切切实实感受到了身边的变化,“比如东安湖体育公园,是为成都大运会而修建的,同时也免费向市民开放,成了大家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不仅有新修的大型公园,在市民的家门口,利用城市“金角银边”新建、改造的运动空间也不断涌现,社区“15分钟健身圈”全面铺开。天府绿道上1223处体育设施“连线成片”,成为成都人身边的运动赛道,可进行跑步、足球、篮球、网球、赛艇、皮划艇等多个运动项目。

五大惠民行动

让幸福场景次第呈现

大运惠民,是成都大运会从筹办之初就坚持的理念之一。

49个大运场馆建设以改扩建为主、新建为辅,而且尽量考虑到了地区均衡性,保证未来市民能就近使用。大运村则直接设置在成都大学内,赛后可以直接由大学生使用。

2021年6月26日,距离成都大运会开幕一周年之际,成都正式发布了《成都大运会惠民行动计划》,宣布将开展大运品牌、环境、场馆、文化、服务五大惠民行动。

比如“大运场馆惠民”行动,要求符合对外开放条件的大运会场馆对外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满足市民健身需求;场馆可适当承接演唱会和商业活动等,让体育圈层之外的市民同样能够进入场馆,感受“体育+文化”带来的幸福感。

2021年,“相约幸福成都”系列赛事在各个大运会场馆举办,超过10万人次免费现场观赛,亲身体验赛事魅力。在“大运场馆惠民开放日”和“全民健身日”活动中,成都均免费向公众开放了各类大型体育场馆。

再比如“大运环境惠民”行动,细化为道路交通出行惠民、公园城市场景惠民、大运社区宜居惠民等方面。成都规划实施了一批大运社区宜居项目,一环路市井生活圈、锦江公园、音乐坊等点位和片区已整体呈现。“百个公园”示范工程、拆围增绿等公园城市场景惠民项目为市民带来绿色福祉。

成都大运会执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大运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涉及东西城市轴线、大运村至主场馆道路等13个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造项目,“新改建道路进一步优化了城市公共交通网络,为市民的便利出行带来更多选择。东西城市轴线还将成为构建城市区域联动发展格局的大动脉,拓展城市新空间。”

办赛营城

赋能城市发展

老场馆焕发新活力

城市能级提升可感可知

金牛区花圃北路9号,将举办成都大运会武术项目赛事的城北体育馆如一颗璀璨的钻石镶嵌于此。从过去的老旧场馆,到如今的城北新地标,成都大运会让城北体育馆焕发出新的光芒。

城北体育馆馆长徐远伦在这里工作了整整18年,对于他来说,看着这个成都最早的综合性体育馆重新焕发运动活力,作为一名资深体育人,内心无比欢喜,“过去到处找场地办比赛的日子终于成为历史。未来的城北,将因为各项赛事和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焕发勃勃生机。”

“成都现在的体育基础设施能力在全国能排进前五。”成都市体育局副局长陈志介绍,自筹办成都大运会以来,成都在过去3年中,共投资了180多亿元建设体育场馆,是过去67年总投入的近5倍,仅成都大运会就新建了13个大型场馆,改造了36个,包括东安湖体育公园和凤凰山体育公园两个超级场馆。“举办大运会,对于成都来说,不仅向世界展示了城市形象,更会给城市带来可感可知的能级提升。”陈志说。

据成都市体育局统计,截至“十三五”末,成都体育场地共建成5.5万个,仅2020年全市公共体育场馆就已免费或低收费接纳锻炼人数425万余人次。

为激发群众体育消费活力,成都打造出麓客岛、西村“文创+足球”园区、文轩体育中心等一批时尚运动综合体,培育了绿道健康行、社区运动节等系列深受市民喜爱、拥有良好市场潜力的群众体育运动品牌。

激发城市“运动特质”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以成都大运会为契机,体育正在悄悄改变这座城市。2020年8月,成都入选首批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2021年,成都居民体育消费额达500亿元,涌现出一大批年轻化、细分化的体育消费场景和地标,彰显体育产业发展的澎湃动力和市民强劲的体育消费能力。

2021年底,成都印发了《成都市体育赛事体系规划(2021—2035年)》,根据规划,到2025年成都将建成世界赛事名城,力争每年举办国际和全国赛事达到50项以上,打造世界一流的国际赛事之都。

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第56届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2023年第18届男子足球亚洲杯赛、2024年汤姆斯杯暨尤伯杯赛、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未来几年内,一系列高水平赛事将先后在成都举办。

国际大赛不断落户成都,激发了城市强大的“运动特质”,极大地提振了市民信心,激活了城市细胞,也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正如国际奥委会副主席、成都大运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于再清所说,“对成都而言,办好大运会这场大型综合性国际运动会是考验,也是契机,为这座城市提供了各方面提档升级的好机会。”

本报记者 曹宇阳

原标题:大运惠民 带来更多“体育+”红利

编辑:张烁责任编辑:马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