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发改委负责同志就《助企健康发展30条》政策答记者问

2022-04-11 11:45  来源: 成都发展改革

4月11日上午,成都市支持市场主体健康发展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新闻发布会举行。市发改委副主任王永新、市经信局副局长朱健、市商务局副局长李晓勇、市文广旅局副局长王敏、市国资委二级巡视员冯庆、国家税务总局成都市税务局一级调研员徐琳参加发布会,介绍市政府最新出台的《支持市场主体健康发展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以下简称《助企健康发展30条》)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Q:《助企健康发展30条》政策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市发改委:市场主体是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载体,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源泉,是稳就业的“顶梁柱”、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精准应对“2·20”本土疫情,1—2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分别增长9.4%、10.2%、5.3%、24.8%;新登记市场主体7.1万户、同比增长23.2%,主要经济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城市韧性活力持续增强。当前,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市场主体生存发展压力较大。市政府研究出台《助企健康发展30条》,主要基于以下背景情况。

第一,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保市场主体的决策部署。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特别是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要求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特别是微观政策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要帮助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减负纾困、恢复发展,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委相继联合出台了《关于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等系列助企惠企政策,以更大的资金支持力度、更大的减税降费规模帮助市场主体渡过难关、稳定信心。因此,我们必须制定相关可操作的细则措施,坚定不移地将国家助企惠企各项政策执行到位,让企业尽快享受到实惠。

第二,扎实做好市委关于稳增长的工作安排。2021年12月27日,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做出了关于“及时完善助企纾困解难政策,提升政策针对性、可及性、有效性”“早研究早出台有利于稳增长的政策”工作安排。因此,需要在市级层面针对当前的新形势、新特点,结合成都实际情况,在预判预研今年可能面临的各项风险挑战的基础上,迅速推出一项干货满满、分量十足,更具有持续性、更加便于企业申报和相关部门兑现的政策措施。

第三,接续出台助企惠企政策措施。过去一年,市委、市政府积极应对疫情冲击和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影响,用确定性工作应对不确定性风险,因时因势优化防控策略, 分区分业加强政策支持,先后出台了“促进经济增长10条”“强化运行保障30条”“助企纾困23条”等4项经济运行调度综合措施和10项助企纾困解难专项政策。在政策的推动下,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成效不断显现,有力支撑了经济平稳运行,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916.98亿元,同比增长8.6%,两年平均增长6.3%,彰显了我市经济的强大韧性;新登记市场主体达到62.7万户,大约每50秒就有一家市场主体诞生,全市市场主体总数达332.1万户,居副省级城市第二位。目前,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显现,3月30日以来出现的省外输入病例传播速度快、代际时间短,停留点位、涉及人群、波及商户较“2.20疫情”更多,市场主体的经营压力进一步凸显,亟需出台新的助企惠企政策措施,支持市场主体应对影响、共渡难关,保障经济稳定运行。

Q:请介绍下《助企健康发展30条》起草工作。

市发改委: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助企健康发展30条》起草制定,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评估政策效果。为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为优化助企惠企政策提供可靠依据,市发改委会同10个市级部门开展了企业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200份。从行业领域看,工业受原材料价格高企影响较大,服务业受疫情冲击最大,文旅行业复苏缓慢。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主要面临要素涨价与供应链不稳问题,中小微企业主要面临销售难、融资难、招工难。二是开展调研摸底。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先后与100余家企业及行业协会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企业面临的堵点痛点。三是吸收多方意见。初稿形成后,再次听取了企业、行业协会意见建议,完善了文件表述,回应了企业需求。四是借鉴先发城市经验。收集整理了近年国内14个主要城市出台的助企纾困系列政策资料,充分学习借鉴了上海、深圳等地对市场主体纾困减负、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增长等方面的好措施、好经验、好做法。

Q:《助企健康发展30条》有何政策措施亮点?

市发改委:一是突出有效性,将国省政策和成都实际相结合。落实好国家系列减税降费、金融信贷政策,以及近期出台的《关于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同时着眼成都实际,增加优化企业信用修复、拓展货运航线网络、支持企业上市等条款,全力确保措施更早见效。

二是突出可及性,将激励大企业和帮扶中小微市场主体相结合。围绕大型企业特别是链主企业实际需求,实施“一企一策”专项服务,激励大型企业稳产增产、做大做强。围绕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中面临的最迫切、最突出的困难,结合政策反馈结果,在保留之前最有效举措的同时,继续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全力稳住市场主体,为进一步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缩小收入差距等工作提供坚实支撑。

三是突出针对性,将行业性政策和普惠性政策相结合。行业性政策主要着眼于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旅、会展、交通运输等困难行业,制定出台更有针对性、更有力度的政策措施,帮扶行业企业渡过难关、恢复发展。普惠性政策主要着眼于行业政策覆盖不到的薄弱环节,加大减税降费、降本减负等政策实施力度,切实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缓解原材料成本上涨压力。

Q:《助企健康发展30条》政策措施主要内容是什么?

市发改委:一、降低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成本。经营成本上涨是当前市场主体面临最突出、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对此,一方面着力落实国家社保费减免、设备器具所得税扣除、“六税两费”减免扩围等普惠性政策,让政策的雨露充分撒播到每个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另一方面,减免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房租,通过国有企业向市场主体让利、给予承租人补贴等方式,缓解成本负担。

二、支持重点行业稳定发展。工业、服务业是实体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受疫情和外部环境的冲击影响特别直接和明显,近期全国疫情多点反复、东欧地缘冲突加剧对市场信心、产业链稳定带来了更大挑战,企业面临的困难也在增多。工业企业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供应链不稳等影响较大。对此,一方面通过落实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降低标准化厂房使用成本等方式,减轻工业企业压力;另一方面通过激励创新型成长性中小企业、奖励企业生产规模上台阶等方式,引导支持企业提质增效、稳产增产。服务业涵盖产业领域广、行业门类多,特别是餐饮、零售、旅游、交通运输等接触型服务业易受疫情冲击,往往出现收入不稳、支出刚性的困难局面。对此,一方面利用普惠政策全覆盖,通过落实国家延续服务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给予房租补贴等方式给予支持;另一方面针对受疫情影响相对严重的餐饮、零售、文旅、交通运输等行业进行专门的奖补支持,促进企业尽快走出困境、恢复正常经营。

三、促进外资外贸持续增长。疫情发生以来,外需的持续增长对全市生产制造快速恢复与增长起到了关键支撑,但目前面临着成本高涨和海外物流通道受阻等难题。对此,一是深入落实国家政策,通过全面实施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实施外贸企业保费补贴等降低外资加工贸易企业、一般贸易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二是通过加大资金奖补、加强用地要素保障等方式促进外商投资项目加速招引落地;三是全力保障国际物流通道顺畅,全力增强铁路、空运运力保障,满足更多企业出口需求。

四、支持市场主体扩大投资。内需恢复较慢、市场拓展难度增大等因素对企业投资意愿形成了一定抑制。对此,进一步加强项目资金和要素保障,用好用活各类支持资金,做好提前开工项目的支持保障工作,尽力免除业主方的后顾之忧;同时,对符合条件的重大工业和信息化项目、企业技改项目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鼓励企业恢复信心、扩大生产。

五、加大金融信贷支持力度。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长期以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并未根本破解,这一问题在市场竞争压力增大背景下更加突出,不少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资金面、流动性问题正在放大。对此,一是全面深入落实国家关于小微企业各项信贷支持政策,增强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支持的意愿,降低小微企业信贷成本;二是深入推进“蓉易贷”普惠信贷工程,强化企业外部增信,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可及性;三是通过给予奖励和补助等方式,鼓励支持企业开展直接融资,拓展融资渠道。

六、加强要素保障和提升营商环境。去年,出现了阶段性的电力供应压力,加之企业招工等问题同时存在,影响了企业的正产经营,部分企业难以满负荷生产。对此,一是通过政策“组合拳”着力降低企业用地成本,强化用能保障,优化用工服务;二是通过完善政务服务、清理拖欠企业账款等措施,进一步优化为企服务的营商环境。

此外,为确保对市场主体的减税降费和资金奖补及时兑现、应兑尽兑,完善助企惠企政策措施咨询申报、反馈查询、投诉处理专项通道,文中附有《助企惠企政策服务专项通道表》,公布了各项政策牵头部门和联系方式,为企业申报兑现做好准备、提供便利。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下一步,市级相关部门还会根据疫情影响、经济形势变动适时增补完善相关政策,坚定不移地为市场主体保驾护航,请大家保持关注。

编辑:邓思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