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城市示范区的乡村该如何表达?铁牛村总规划师交出这份“答卷”
红星新闻网(记者 李慧颖 古单宇 陈俊州)4月11日报道 从公园城市首提地到公园城市示范区,公园城市大美之态在成都初显。随着《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发布,城市未来发展更加明确了方向。在公园城市建设中,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乡村表达也是一条全新的探索之路。公园、城市、乡村如何和谐共生发展?麦昆塔联合创始人,蒲江县明月村、铁牛村总规划师施国平正带着他的“答卷”为公园城市乡村表达破题。
公园城市 一项具有无限创造力的巨大课题
“为什么选择从上海来到成都的乡村?”是施国平从2013年来到成都后被问及最多的话题。“作为一个从湖南农村走出来的孩子,经历了海外求学、上海创业后,越来越感受到当代中国的城市和乡村之间,城市生活和大自然之间,需要一种更整体、更深度、更系统的融合。成都的明月村和铁牛村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可以重新回归生活初心,重新探索生命本源。”在施国平看来,人从大自然走出,最终也应该回归到大自然中。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楼林立的城市生活变得压力越来越大。如果整个城市就像一个公园,让人们可以回归大自然,他们就可以释放身心的紧张情绪,对未来生活产生更多美好的向往。”施国平说到。盖瑞佛格森《八堂自然课》里曾说过,大自然会让人产生一种被心理学家称作“软愉悦”的东西,减少因为关注日常琐事而产生的懈怠,重新启动感官和意识,摆脱疲劳感,让注意力更集中。在施国平看来,成都独特的烟火生活气息,能让城市居民在以人为本的状态下理解生活的本意,享受生活,从而孕育生活与自然相融的崭新场景。“公园城市的建设是中国在生态文明时代对世界城市发展的一次崭新探索。在这里,无论你工作、生活、学习、运动都可以在大自然中进行。当成都发出要建设公园城市这个巨大课题的时候,本身就具有无限的引领力与创造力了。”
在地实践 探索未来公园乡村社区
“乡村是城市文明发展的起点,乡村振兴因此也是公园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石。从明月村到铁牛村我们遵循一句话:以人为本,回归自然,回归生活。我们十年扎根两个乡村,在那里和大家一起修路、建房子、种树,都是为人服务,让他们可以回归自然,回归到生活本身。”
因为对乡村的理解不够,明月村在最初的总体规划中更关注的是城市新村民所带来的文创与文旅产业对乡村发展的影响,而没有太多触及到乡村最根本的产业更新——农业。
因此在铁牛村,有一片67亩的川西林盘成了施国平团队进一步探索乡村农商文体旅融合发展的实验区。“我们在铁牛村想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通过集体经济整合全村的农业资源,然后通过果园变乐园的规划发展模式,形成一个现代化生态农业产业园区。它是乡村产业发展的本底和基础。”
这片实验林盘叫做丑美生态乐园,通过生态绿色的种养方式,郁郁葱葱的丑橘树围绕着鱼塘,猕猴桃的藤蔓刚刚抽出新芽。果林中隐藏着几间小木屋,春风拂过,隐约响起风铃声。在木屋中能休憩、品茶、闻香,与大自然共眠……一个在果园里的休憩消费场景就此诞生。这是施国平团队的一个新尝试。“你们可以畅想一下,未来铁牛村12300亩的果林里将可以星罗棋布地点缀这种度假小屋,有丘林版、森林版、和水塘版,里面有茶室、咖啡屋、图书馆、美术馆等各种主题功能。通过新老村民联合的新集体经济组织的整合、投资与运营真正实现大美风景的全域旅游,绿色资源的价值转化,和乡村的全面振兴。”施国平说。
有诗意有生活 打造公园城市乡村表达范式
“公园城市不是仅仅关注建筑外在的形态是什么,而是时刻以人为本的生活场景与内容的营造。”明月村和铁牛村的探索是回归自然,探讨在乡村怎么生长出一种适应这个新时代的生态文明生活方式,一种低碳的新乡村生活。而铁牛未来美好乡村实验区更是尝试了一种机构化、平台化和社群化的人才发展路径,通过把一个乡村打造成生态农业、手艺文创和田园文旅三个现代化产业园区的产业发展模式,“吸引更多人才,尤其是年轻人回到乡村一起来共创未来新生活。”
据了解,施国平的团队目前汇聚了超50人的复合人才,其中70%是80、90后。他们既有来自北上广很多领域的“精英”,也有不少本地“新农人”。他们按照专业组建了金融投资、规划设计、运营管理、教育公益、文化艺术、创意设计、与生态农业等7家机构与组织,在铁牛村将自己的专业所长用于乡村建设。“他们跟我一起生活、工作、学习、劳作,甚至埋头种田,从各种专业的专业人士变成一个真正懂得农业、懂得农村、懂得农民的人,才能进行深入探索实践。”
蒲江生态丑桔产业的第一美好品牌“阿柑青年”“铁牛妈妈的餐厅”、丑美生活馆、牛人节,未来乡村生活节……这些铁牛村专属名片正在逐步擦亮走向更多人的视线。这里成为成都市唯一的未来乡村公园社区、也是蒲江县打造田园生态商务区的三个示范点之一。
“我们希望铁牛村的实验场景能真正成为公园城市的乡村表达的‘样板’。未来的成都,无论乡村还是城市都是一个公众能充分参与其中的园林,在这里人与自然的边界彼此相融。这是公园城市最厉害的地方。期待公园城市成为我们每一个市民都共同践行的生活方式。”施国平及其团队将继续规划建设彰显公园城市特质的美丽宜居幸福乡村,持续做优公园城市乡村表达。
不仅仅是乡村表达,在公园城市建设的行程中,施国平也有自己的一些建议:生活中始终保持谦逊与开放,始终坚持“将自己作为研究对象去实验,去践行”。才能真正回归于人的本真需求,通过不断地探索和总结,最终让公园城市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一种源于东方智慧,又面向未来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现代城市生活方式。
【原创版权,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007235】
编辑:谭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