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培根铸魂 持续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2022-04-23 08:04  来源: 成都日报

16253d09-fc28-4ae4-999e-a7ff22b1df03.jpg

▲成都城市音乐厅 本报资料图片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城市的根与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根”怎么培得茁壮,“魂”如何铸得强大,是必须回答的时代课题,是必须承担的重大使命。建好新时代的培根铸魂工程,必须厚植全民族的文化自信,涵养我们向前向上最深层最持久的力量。

五年来,成都以文化人,培根铸魂,城市软实力不断提升。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增强四个自信,红色文化成为城市文化主色调。主流思想舆论持续巩固壮大。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连续5年荣获文明城市称号。城市音乐厅、天府艺术公园等文化地标相继建成。实体书店、博物馆数量分别位居全国第一、第二。入选国家首批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在《2020年全国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情况通报》中,成都在公共文化领域满意度得分全国第一。

以文化铸魂

凝聚城市发展的精神力量

千百年来,成都在传承着灿烂辉煌、弦歌不辍的中华文明中,又孕育出丰富多彩、独具魅力的天府文化。成都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巴蜀文明,深度挖掘天府文化的深刻内涵和独特魅力,推动精品文艺创作,促进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

2021年,拿下中国舞蹈最高奖“荷花奖”的《努力餐》,成为四川唯一入选庆祝建党百年进京汇演的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大型革命历史题材川剧《烈火中永生》,入选第十七届中国戏剧节参演剧目并在国内多地巡演。

成都专门成立了从事天府文化研究的学术机构——天府文化研究院,扩大天府文化研究影响力。同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府文化的研究阐释、保护传承、教育普及、传播交流、创新发展等工作。

“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诗人陆游所见之景,再现于成都城市更新的文化场景营造中。起于成都蜀都大道十二桥,止于二环路清水河大桥,沿河两岸绿道约10公里,路径长度、线路均与陆游诗中高度相似。成都城市更新不只是重建和拆迁,更通过文化赋能,实现文化焕新、商业焕新、人口焕新、服务焕新。

成都还持续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四大行动”,打造市民尊德有礼、人际关系和谐、公共秩序良好、社会风尚文明的城市软环境。不断强化文明实践阵地建设,目前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3323个,连续5届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增强获得感

烟火成都尽享高品质文化生活

在绿道中重现“琴台夜月”“南河渔唱”等场景,市民漫步其中便可切身感受到天府文化的魅力。成都着力将示范区建设成果转化为市民可感可及的现实体验,全面彰显“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鲜明主题和价值追求。

五年来,成都文体硬件设施不断提档升级。成都城市音乐厅、白鹿钻石音乐厅等音乐文化地标相继建成。安仁、街子、洛带、白鹿、平乐等多个定位各异、特色鲜明的音乐小镇不断呈现。深入实施“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工程”,加快构建高质量的15分钟公共文化圈。一批批社区美空间不断涌现,让市民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便利的设施和美好的环境。2021年,成都市、县两级22个文化馆和22个图书馆全部为国家一级馆。

五年来,我市的文艺工作者坚持服务人民群众。仅2021年,全市就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10万余场。“走基层”文化惠民演出超过1000场。2009年起,成都市已连续13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烟火里的幸福成都”成为城市名片。

提升影响力

让世界感受天府文化独特魅力

在天府艺术公园天府美术馆外,三座高达5米的白色巨型雕塑“行走的人”,吸引了无数市民前来打卡。正在成都天府艺术公园举行的“超融体——2021成都双年展”,堪称近两年全球范围内规模最大、学术性最高的艺术双年展之一。中国当代艺术在成都迎来“高光时刻”。

从双年展到金钟奖,从世警会到大运会、从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到成都创意设计周……5年来,成都通过重大文化活动和国际赛事推广天府文化,持续扩大城市影响力。

以高质量筹备大运会为契机,成都推动大型体育场馆提档升级,服务市民运动健身。《2021年成都市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成都人国民总体体质达标率“6连升”。2021年全市各区(市)县共打造70余处“社区运动角”,打造“天府绿道健身新空间”203处,已建成的4700余公里天府绿道中累计植入体育设施1500处。成功申办“五大赛”,改写了西部地区从未获得世界综合性赛事举办权的历史,也使成都在“十三五”期间成为实至名归的西部体育赛事第一城。

五年来,成都文化遗产保护活化利用有力推进。制定《成都市大遗址保护条例》并通过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成功签署《三星堆遗址与金沙遗址联合申遗合作协议》。全市博物馆达160座,其中非国有博物馆数量位居全国第一。2021年,成都高分通过“东亚文化之都”终审答辩、排名“中国古都城市国际影响力”全国第三。

为进一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到2021年,成都城市阅读空间增加到401个,实现23个区(市)县全覆盖,实体书店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参考消息报社近日发布的《中国城市对外交往影响力分析报告(2022)》中,成都凭借自然历史景观和多元文化活动,与北京、上海共同跻身对外展示度第一梯队城市。

融发展大局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都江堰石羊镇,围绕乡村生态旅游点位进行的诗歌文化氛围打造已能一窥端倪。建成的诗人之家、杨牧诗社等已培育出文化民宿、音乐演艺、诗书画院等10余种新兴业态。成都被誉为中国“民宿第一城”,拥有2万多家民宿。成都深入推进文旅融合,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成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成都大力发展文旅夜间经济、周末经济,旅游新场景新业态加快呈现。获批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音乐坊、春熙路大慈坊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聚集区,武侯祠·锦里、宽窄巷子、春熙路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青城山—都江堰获评首批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

五年来,成都文创产业不断迭代升级。成都先后发布了《成都市“十四五”世界文创名城建设规划》《成都市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等,助推文创产业发展。从2017年至2021年,成都文创产业增加值由633.6亿元增至2073.84亿元,GDP占比从5.2%提升至10.4%。

五年来,成都坚持以文化人、以文化城,汇聚澎湃的文化力量,塑造城市时代精神,让城市闪耀人文光辉。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王嘉

原标题:坚持培根铸魂 持续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编辑:段琪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