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六新” 立学立行

2022-05-25 07:50  来源: 成都日报

本期看点

“六新”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报告围绕成都今后五年的工作总体目标谋划了“六新”奋斗目标: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突破、国际门户枢纽实现新跃升、绿色低碳转型迈出新步伐、世界文化名城彰显新魅力、幸福成都品质得到新提升、超大城市治理达到新水平。今后五年,成都该怎样实现“六新”奋斗目标,让蓝图变为现实?本期《理论周刊》我们邀请中共成都市委党校专家与在校中青班学员一起,一问一答,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就“六新”展开深入讨论,立学立行。

1 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突破

问:未来五年,成都如何加快实现发展动能由要素投入驱动转化为创新驱动?

常晓鸣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教授)

推动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能级的大幅提升,关键在于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的城市攻坚战为动力,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动力变革与制度优化迭代,实现城市集约式增长与可持续发展。所以,更好发挥城市特大市场规模、富集创新资源和绿色生态本底等众多优势,进一步增强创新策源、成果转化和赋能发展能力,是成都从“后发跟跑”跃至“先发引领”的关键变量。

为此,要把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以产业“建圈强链”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深度融合,突出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等支柱产业,努力在高端芯片、新型显示、智能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优势,推动科技、信息、流通等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现代商贸、文体旅游、医疗健康等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提升,筑牢农业安全供给保障能力。同时,以建设全国创新人才高地为引领,高标准推进国家级科学装置和基地建设,深入实施“蓉漂计划”“产业建圈强链人才计划”,实施科技领军企业提能工程、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促进更多创新成果就地就近产品化、产业化,才能真正形成服务战略大后方建设的创新策源地和重要增长极,为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提供强大的基础支撑与动能接续。

李明 (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

对标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工作部署,要推动国内创新人才高地建设,加快打造创新人才集聚高地。以医药健康产业为例,我们要持续推进建圈强链,不断深化与四川大学、海圻等高校院所及链主企业的“政产学研用”联结,积极构建“研究极(四川大学)+转化极(前沿医学中心)+产业极(天府国际生物城)”的创新互动体系,以转化医学为创新靶标、以临床应用为价值导向,积极推动“PI(主要研发者)—IP(知识产权)—IPO(首发上市)”的创新发展和成果转化新路径,进一步提升创新策源能力,积极推动高校科研平台的导入,不断增强创新源动力,努力在新旧动能的转换中跑出成都加速度。

2 国际门户枢纽实现新跃升

问:在新时代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成都应该如何探索高水平开放新路径、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冯韧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教授)

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成都可从三个路径进行探索:

以国际化思维、全球化视野探索高水平开放路径,构建国际供应链流通体系。坚持内外联动、循环畅通,打造国际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和现代供应链科创中心,建设满足全球采购、全球配送的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从国内端至国际端、生产端至销售端的物流供应链一体化综合服务。搭建和整合高效、柔性、低成本的全球配送网络,全面提升成都对全球贸易资源的配置和运用能力。

深度融入国家外交大局,打造国际议题聚集中心。加强区域外事合作,构建“两地(成渝)”+“四城(成德眉资)”外事交流合作机制,广泛吸纳国际先进经验,塑造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良好国际形象。强化涉外管理服务,加大对重大项目招引、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重要城市营销活动等团组出访的支持力度,深化国际交流合作。

全面增强对外交往中心功能,助推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引领,以成德眉资同城化建设为依托,共建成都都市圈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以“成都总部+德眉资分中心”的形式布局,构建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体系和国际产业协作网络。依托产业功能区和国别园区等重大功能载体,构建以产业生态圈为核心的比较优势,全面提升跨国公司和国际中小企业来蓉发展水平,深度融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加强国际产能合作,推动“走出去”量质提升。

刘渠 (成都市投促局驻北京投促中心主任)

作为我国距离欧洲最近的“国家中心城市”,成都市场体量大,辐射能力强。近年来,成都通过设立自贸试验区、建设成都国际铁路港经开区、争创西航港国家级经开区、大力发展国别园区等措施,不断壮大适欧适亚、适空适铁产业规模,搭建起了高水平的国际开放合作平台。建设国际门户枢纽,我们一方面要着力提升面向国际国内的物流服务能力,从建设陆海互济、四向拓展、综合立体的国际开放通道入手,打造面向全球的国际物流体系。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桥头堡”作用,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原材料等,缩短全球供应链响应时间和降低整体成本,以此不断提升外资外贸能级。

3 绿色低碳转型迈出新步伐

问:成都如何在人口和经济增长的前提下,破解发展制约,推动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目标?

邓莹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科技与生态文明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绿色低碳发展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需要立足成都的自然禀赋与发展实际,统筹生态、生产、生活需求,兼顾城市发展与安全,从四个方面着力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转型发展目标。

厚植公园城市生态本底。强化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依托“两山”“两水”生态骨架开展绿道、蓝网、公园体系建设,塑造城园相融的公园城市形态。

加快“四大结构”优化调整。科学编制城市国土空间规划,建立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城市功能能级相适应的空间结构,推动城市精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聚焦“强二优三”,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优化交通结构,构建“轨道+公交+慢行”绿色交通体系,鼓励市民绿色出行。优化能源结构,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

大力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建设水清、天蓝、土净、减废的美丽蓉城。

营造绿色低碳发展环境,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深入开展绿色生活创建和低碳公益行动,倡导形成简约适度的绿色生活方式。

肖丕楚 (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总工程师)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实现“绿色低碳转型迈出新步伐”的目标,是服务“国之大者”与“省之大计” 的题中之义。生态系统质量决定了城市生态价值转化的基础和能力,城市形态、营城模式和能源结构决定了城市绿色发展质量与碳排放量的高低。2021年,成都森林覆盖率已达40.3%,城市格局转向“一山连两翼”,经济总量近2万亿元。未来,我们将继续厚植生态本底、优化空间格局、调整产业结构,践行“两山”理念,“跳起摸高”,不断为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目标夯实基础,提升环境质量,通过提供更多更优质的生态产品回应群众关切。

4 世界文化名城彰显新魅力

站在新的起点,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应当如何彰显新魅力,续写新辉煌

李洁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文化建设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要深耕天府文化的优势特色。“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天府”积淀的历史传统与文化精神,赋予城市赓续发展丰厚滋养,塑造“开明开放、创新创造”的城市品格,涵育“奋斗幸福、达观友善”的人文特质,增强世界文化名城的形象立体感和文化辨识度。

要擦亮“三城三都”的金字品牌。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原则,以科技之光、创意之力激活天府文化资源,打造天府文化印记鲜明的“现象级IP”,构建成都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推动美食、旅游、文创、体育赛事、演艺音乐等产业辐射效应跃迁,以“三城三都”金字品牌领跑“世界文化名城”,彰显成都别样精彩的国际范、中国味、天府韵。

要创新惠民服务提升文明素养。践行城市文化建设的人民性立场,提升文化民生质量与城市文明指数。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通过政府引领、社会参与、市场运维等多元共建的方式,打造标志性公共文化空间地标,营造特色化公共文化服务新场景,充分并持续地满足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求。以文化人,因文兴城,彰显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引领力、竞争力与凝聚力。

李刚 (成都传媒集团党委委员、董事、副总编辑)

实现“世界文化名城彰显新魅力”目标,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推进:首先要强化宣传推介,提升城市全球传播能力。要不断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用先进文化巩固壮大主流舆论,用国际化语言讲好成都故事,推动天府文化享誉世界。其次,要加强对外交流,办好重大文化创意活动,借助重大活动开展全球城市营销,持续提升城市国际影响力和美誉度。第三,要强化创新创造,构建现代文创产业体系。以产业建圈强链理念变革产业发展方式,推动文创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深度融合发展,构建现代文创产业生态体系,培育壮大数字文创经济,形成数字文创现代产业集群。

5 幸福成都品质得到新提升

如何缩小城乡之间的差别,协调推进全域幸福建设?

邓凡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教务处处长、副教授)

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是公园城市围绕共同富裕开展的一项有益探索,提质幸福成都,要深入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开展高品质生活城市建设行动,让市民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要做好“查漏补缺”工作。按照“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标准,完善各区域的各项公共服务,实施“家门口的好学校”建设行动,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通高中扩容提质;实施“健康成都”建设行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公共卫生能力建设,构建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社会救助制度,兜紧兜牢民生保障底线。

要构建公共服务均等化清单。在教育、医疗、就业、文化等领域,根据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构建起公共服务标准化清单,明确各项公共服务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支出责任、牵头负责单位等要素,作为成都市履行公共服务职责和人民享有相应权利的依据,为各区域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确定工作目标提供参考,确保全市各领域公共服务的总体规模、质量和标准保持一致。

雷晓鹏 (中共成都市委办公厅副主任)

作为常住人口超过2100万的超大城市,成都有大城市带大乡村、城乡发展不均衡、县域发展不平衡等特点。因此,首先,我们要通过全面梳理教育、医疗、文化、住房等行业系统运行情况,把城市发展中的动态需求、行业运行的深层次情况等方面的问题摸准,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的放矢;其次,我们要充分学习借鉴先发地区经验做法,结合实际情况,集中优势集中精力破解影响市民和企业幸福感获得感的“痛点”“堵点”;第三,我们将更加注重夯实城市发展治理的基础,在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政策运用、机制创新上下更大力气,下够“绣花功夫”,下足“水磨功夫”。

6 超大城市治理达到新水平

未来的工作中,应该如何更好地开展诉源治理工作,助推超大城市治理达到新水平?

王亚楠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超大城市治理达到新水平的目标。在未来工作中,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诉源治理,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力。

聚焦平台建设,完备解纷资源供给能力。完善矛盾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模式。一是锚定关键环节和突出问题、固优补短,针对纠纷多发领域和金融领域的集团性纠纷,完善一站式联调机制平台,提高解纷资源供给能力。二是持续完善“互联网+多元解纷”管理服务模式,结合“智慧蓉城”升级扩建,构建法院、非诉调解组织、社区等资源联动新格局,实现纠纷源头防范化解。

统筹协同发力,压实各部门责任。积极落实《关于加强诉源治理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的意见》相关要求。一是把诉源治理真正纳入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平安成都建设、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大格局中部署推进。二是强化党政主导责任,明确各部门责任分工,督促各部门落实纠纷化解职责,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治理共同体。

厚植关键环节,充分发挥非诉解纷作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非诉解纷机制挺在前面,实现矛盾在治理末梢化解。一是有效整合行政调解、行业调解、商事仲裁等非诉解纷资源,提升工作效能。二是巩固、拓展、推广“无讼社区”“五老调解”等社区诉源治理优秀经验,助推社区治理“双线融合”。三是完善非诉解纷与法院司法确认前后互动衔接机制,为非诉解纷工作提供高效司法保障。

徐东琪 (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

完善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化解机制、深化诉源治理,是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涉及司法、行政、行业协会、非诉调解组织、社区力量等多方面,需要坚持党建引领、凝聚社会合力才能解决。面对解纷资源供给不足,经济社会风险频发的现状,我们要坚持法治化标准,促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和化解平台的尽快建立,以求将矛盾纠纷化早化小。另一方面,我们将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行业调解、专业调解、行政调解、律师调解、公证、仲裁等力量的联动工作体系,深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完善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纠纷解决机制,与非诉解纷资源一道,形成梯次分明、衔接有序、保障有效的纠纷化解供应链条,充分防范化解矛盾纠纷。

编辑:谭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