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享大运场馆 一大波惠民大礼包全面开启
红星新闻网(记者 但唐文)6月1日报道 “飞碟”造型的东安湖体育公园主体育场,将城市的历史和气质汇聚成翱翔的太阳神鸟;100公里绿道贯通、121个特色园串珠成链的环城生态公园,是成都人探索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舞台;利用街头广场改造成的“金边银角”,让“15分钟健身圈”延展到了家门口……三年筹备,成都焕然一新,以专业领先的体育场馆、丰富多元的体育活动、广泛热情的体育氛围,拥抱大运会的到来。
记者从成都大运会执委会获悉,成都大运会延期后,为让大运会建设成果服务城市、惠及市民,让广大市民充分享受大运会的惠民福利,《成都大运会共建共享惠民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于日前正式印发。根据《方案》,成都将遵照“绿色、节俭、必须”原则,坚持“办赛、营城、兴业、惠民”理念,以“感谢、致敬、聚力”为主题组织实施共建共享惠民行动,全面开展“场馆惠民、体育惠民、文化惠民、环境惠民”活动。
场馆惠民:
免费或低收费向市民有序开放
在家门口也能体验到具备国际赛事标准的体育场馆了。
《方案》提出,按照“能赛尽赛、应开尽开、加强维护、健身利民”原则,大运场馆将尽快交还给业主方,在大运会赛前收回。对符合开放条件的大运场馆,持续开展场馆惠民活动。
大运场馆“赛事日”活动,将在有条件的大运场馆,举办专业体育赛事和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成都市全民健身运动会系列赛事活动、区(市)县系列赛事活动,鼓励市民参赛观赛。
高大上的体育场馆可不仅专属于运动员,一系列接地气的活动将为市民带来全新体验。例如,成都将举办大运场馆“健身日”活动,梳理适合开放的场地、设施、日期,形成“惠民清单”,以预约方式免费或低收费向市民有序开放。市民们还可得到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公益指导,实现科学健身。
小朋友和老人也可以来“探馆”。《方案》提出实施大运场馆“探馆日”活动,策划推出大运场馆一日游活动,针对不同人群精心设计路线、广泛开展宣传,让市民走进场馆,体验大运项目、科普大运知识,揭秘场馆设计理念。
令人惊喜的是,大运场馆还能好吃好玩。大运场馆“共享日”活动将合理引入高品质商业项目,吸引市民关注、消费,丰富场馆惠民内涵外延,提升场馆综合利用效率。
体育惠民:
全年开展4300场次各级各类全民健身活动
让运动的热情点燃城市,《方案》提到,接下来成都将有更多的体育活动服务市民。
中国·成都绿道运动生活嘉年华、大运登高、乡村运动节、中国·成都天府绿道国际自行车赛及车迷健身节等系列活动将以公园、绿道为载体,全龄段参与,年度计划1200场次。全年将开展各级各类全民健身活动4300场次,做到“年有主题、月有赛事、周有活动”。
成都将实施健身设施补短板行动,把大运项目和“家门口运动空间”相结合,布局建设5个体育公园,新增200处天府绿道健身空间、100个“社区运动角”,建设一批智慧健身示范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方案》提出,以成都大运会为契机,提升城市体育软硬件,完善成都市运动促进健康服务平台功能。包括更新发布“成都体育锻炼适宜指数”,重点实施“体医双百交叉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下沉社区”等行动。
文化惠民+环境惠民:
开发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林业碳汇
为持续深化“大运文化惠民”,接下来,成都将继续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润城,将更多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带给市民。《方案》中提到,成都将举办“大运有我·听见成都”大运主题歌曲情景歌会、“大运有我”时尚运动短视频大赛、“大运有我·感谢有您”向成都市民致敬等活动,提升大运品牌影响力。
开展兄弟市州“共享大运”文化交流活动,举办“美丽四川·大运会客厅”“美丽四川·大运好礼”礼献世界等活动,为成都大运会汇聚全川力量。
为落实大运环境惠民行动,《方案》中提到,成都将坚持以“绿色”为鲜明底色,厚植公园城市生态本底,努力成为低碳办赛的践行者、低碳生活的倡导者、碳中和先锋赛会的引领者。
在绿色低碳环保惠民方面,将持续完善成都大运会绿色低碳办赛行动方案,开发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林业碳汇,动员有关企业贡献碳减排量,增设碳惠天府“低碳大运”专区,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鼓励市民绿色消费。
营城惠民:
营造公园城市美好生活,让全民共享办赛红利
事实上,成都大运会不仅是重要的城市事件,也是一种“城市酵母”,青春洋溢的大运会给成都带来了可感可知的能级飞跃和运动活力。
过去三年的筹备,这座城市的变化清晰可见,市民的体育热情愈发浓烈,周边的体育设施越来越多,城市环境的全面提升,赛事的惠民价值逐渐显现。
“我在这里已经游了4年时间,从去年年底开始办了一张充值卡之后,现在坚持每周晚上下班来游3次。”猛追湾游泳场的改造提升,让市民廉先生重温了儿时记忆,不过改造后拥有先进水处理方式和专业救生队伍的新场馆,已有了质的飞跃。
自去年“成都大运场馆惠民行动计划”开始实施以来,在持续一年的场馆惠民行动中,成都大运场馆共举办各级各类赛事活动、商业活动727项,各场馆对外开放惠及市民228.62万人次。各场馆对外开放时长累计7.63万个小时,吸引参与者307.40万人次。各区(市)县举办全民健身及相关赛事活动561项。
“成都在运动的全民性上已经走到了全国的前列。”清华大学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雪莉注意到,针对城市“金边银角”的利用,成都将焦点对准了市民最关心的社区,“展现了成都推动全民健身事业的前瞻性和决断力。”
让体育“绿”起来,让公园“动”起来,让城市“活”起来。如同按下“加速键”一般,三年里,成都大力推动群众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力推进体育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体育的活力拉伸着城市潜在的发展张力,世界赛事名城的种子,正在破土而出。
成都,正以大运会举办为契机,不断营造公园城市美好生活,让全民共享办赛红利。
【原创版权,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007235】
编辑:段琪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