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资3000亿支持新基建,劳务报酬占比从15%提至30%!国常会释放哪些新信号?

2022-07-02 07:56  来源: 红星新闻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6月2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要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运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为稳住经济大盘、稳就业保民生有效助力。

▲中国政府网截图

一揽子的经济扶持政策在本次会议上陆续释放。如会议提出,要通过发行金融债券等筹资3000亿元,用于补充包括新型基础设施在内的重大项目资本金;以工代赈,为群众特别是农民工、脱贫人口等规模性提供务工岗位,支持其通过劳动增加收入;劳务报酬占中央资金比例由原规定的15%以上提高到30%以上……

这些金融政策背后释放了哪些新信号?新基建为何在今年屡屡被提及?劳务报酬占比提高背后能带来哪些看得见的好处?就此,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进行了详细解读。

筹资3000亿支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专家:抢占新基建赛道,恰逢其时

会议决定,运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通过发行金融债券等筹资3000亿元,用于补充包括新型基础设施在内的重大项目资本金、但不超过全部资本金的50%,或为专项债项目资本金搭桥。

新型基础设施正在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支撑和重要物质保障,同时也逐步成为稳定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今年4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就曾以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研究部署。

▲新基建涉及诸多领域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指出,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

而在今年6月1日召开的国常会上也曾要求,对金融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提出调增政策性银行8000亿元信贷额度,并建立重点项目清单对接机制。

“做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我国经济发展质量的基础,有助于摆脱过于依赖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制约。”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在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指出,在我国人口红利不再呈现巨大优势的背景下,发展诸如信息、科技等领域的新基建,可以有效杜绝过去“拼投资”、“拼规模”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得经济发展向更高质量迈进。

另一方面,白明指出:“在当前形势下发展新基建,可谓恰逢其时。”他解释称,其一,诸多国家眼下正积极抢占科技领域新基建的赛道,我国如果在此阶段落后,那么将处于未来国际竞争中的劣势;其二,在国际国内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背景下,做好基础设施建设,犹如修好更宽阔的道路,更能促使我们的经济不再依赖国外,而在国内经济循环上发展更大效用。

“即便没有国内新冠疫情的影响,发展新基建也会是一项必然的选择。”白明认为,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交往模式正逐步发生改变,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再是经济发展的核心,而未来无接触、智能化的工程将会取而代之,因此投入新基建是现实所需,也是顺势而为。

《经济日报》也在今年5月刊文指出:“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顺应发展形势与推动供需适配的双重战略意义,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作用。”

基建投资不超全部资本金50%,说明政策在收紧?

专家:不可用资金规模来衡量发展势头

值得注意的是,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表明,要适度超前,布局有利于引领产业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的基础设施,同时把握好超前建设的度。

而本次国常会则强调,用于补充包括新型基础设施在内的重大项目资本金,不超过全部资本金的50%。有声音提出,这是否意味着新基建的扶持政策将面临收紧?

对此,白明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不可用单一的资金规模或者投入资金量的多少,来衡量我们对新基建项目的扶持力度。”在白明看来,适度超前与本次不超过全部资本金的50%,二者说法并不矛盾。适度超前也同样需要结合自身经济体量,从现实出发;而划定上限则是为了防止大水漫灌。

“不超发货币,划定投入上限,并不意味着政策转向,目前国内经济处于恢复阶段,财政和货币政策都需要量力而行。”白明说,而在资金总量划定的基础下,我们更需要考虑的是重点往哪里布局,如何布局。

实际上,一揽子的支持政策出台,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已然取得明显成效。根据工信部“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根云平台统计,今年5月的工程机械开工率为67.15%,透过“挖掘机指数”发现,在一系列稳投资措施的带动下,国内不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明显提速。

那么,新基建未来发展的新风口会在哪里?根据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所指,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五个布局重点,包括交通、能源、水利等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科技、物流等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安全基础设施建设。

“当然,也需要看到,比如在芯片领域我国仍面临卡脖子的问题,而这就需要新基建发展进一步弥补。”在白明看来,国家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突破诸如芯片竞争等卡脖子的技术型问题,将会是未来布局的重中之重。

“以工代赈”稳就业,提高劳务报酬资金占比……

专家: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让更多钱流回百姓口袋

稳定就业,增加“打工人”的劳动收入依旧是本次国常会经济部署的一大重点议题。

会议指出,要以工代赈,为群众特别是农民工、脱贫人口等规模性提供务工岗位,支持其通过劳动增加收入,进而拉动消费特别是县域消费,稳就业保民生。

“这说明,我们在增加就业、促进消费上,不能只靠政府‘输血式’扶持,更需要我们切实发展实体经济,提供更多工作岗位,满足居民就业需要,从而提振消费信心。”白明认为,本次国常会提出“以工代赈”稳就业的要求,相比于过去直接发放补贴等形式,更能促进健康的经济模式形成。

“发放再多的消费券、鼓励企业吸纳更多的就业,其实都不比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让企业盈利从而扩大生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的稳定居民的就业。”白明提出,一旦居民有了稳固的收入来源,消费信心自然也会受到鼓舞,国内经济形势也将进一步缓解。

此外,红星新闻记者还注意到,本次国常会还要求,要加大以工代赈实施力度,在重点工程配套设施建设中,实施一批以工代赈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劳务报酬占中央资金比例由原规定的15%以上提高到30%以上,并督促及时足额发放报酬。

去年8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当前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其中在促进就地就近就业工作上指出,加强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灾后恢复重建,加大以工代赈投入力度,将发放劳务报酬的资金占比提高至15%以上,吸纳更多返乡留乡农民工就业。

“提高劳动报酬资金占比,这是让更多的资金真正流回到老百姓手中。”白明告诉红星新闻,在以工代赈的政策和金融扶持下,如果不要求提高劳务报酬占比,那么企业会更愿意把经济扶持的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购入新的生产资料等等。但如果提高劳务报酬占比,就意味着一部分资金,必须发放到劳动者手中,从而保证了老百姓拥有更多可支配的劳动收入。

而一旦居民收入提高,白明认为,过去所担心的提振消费信心问题,将迎刃而解。

红星新闻记者 杨雨奇 吴阳 北京报道

编辑:杨燕棋责任编辑:马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