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印发!《成都市地方志事业第十四个五年发展规划》出炉

2022-07-14 12:02  来源:成都方志  

2022年7月13日,《成都市地方志事业第十四个五年发展规划》正式印发。《规划》讲了什么?有什么样的目标和任务?一起跟着记者来看看吧。

记者了解到,《规划》分为发展基础和机遇挑战、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四个部分。

总的来说,《规划》有“六个突出”:

一面“旗帜”:突出政治引领。《规划》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史志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党代会相关决策部署”“坚决拥护‘两个确立’,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将党的领导落实到地方志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作为做好地方志工作的总要求和贯穿始终的主线。

一个“要求”:突出依法治志。《规划》指出,要“严格落实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及《四川省地方志工作条例》等相关法规,支持全市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依法履行组织、指导、督促和检查地方志工作的职责”,全面提升全市依法治志水平。

一个“目标”:突出修志为用。《规划》强调,要充分发挥地方志教化育人、资政辅治功能,“不断提升地方志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服务各级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能力。”

一个“核心”:突出质量建设。《规划》指出,要认真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明确提出要“严把政治关、史实关、体例关、文字关、保密关,建立系统全面、务实高效的方志产品质量保障机制”。

一个“关键”:突出创新发展。《规划》强调,要“积极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不断推动地方志体制机制、理论方法、工作手段创新发展”。

一条“路径”:突出全面发展。《规划》指出,要“统筹推进志、鉴、库、馆、网、用、会、刊、研、史‘十业’并举。”

具体来讲,今后五年主要干好以下四件事

做好“五志两鉴一史”工作:启动第三轮修志,推进扶贫志、全面小康志、乡镇(街道)村(社区)志、部门行业单位志编纂。“十四五”时期,编纂完成或启动编纂的各类志书将超过70部。提升现有年鉴品质,做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年鉴》相关工作。推进地方史编写工作,组织编纂成都历史文化读本等地方史读物。

完成“三个一”任务:各区(市)县至少规范编纂出版一部名镇(街道)志、一部名村(社区)志、一部“成都风土人文丛书”。“十四五”时期,各区(市)县将至少编纂出版80部名镇(街道)志、名村(社区)志及“成都风土人文丛书”。

强化“三个建设”:强化资料建设,进一步充实丰富馆藏资料,提高方志资料规范化管理水平,提升服务便利性和使用率。加快推进方志馆新馆建设,统筹方志馆分馆、社区微方志馆建设,充分发挥方志馆宣传和利用方志文化服务群众的平台作用。“十四五”时期投入使用的各级各类方志馆将超过200家。探索推进“智慧方志”建设,按照标准统一、开放共享、安全可靠原则建立成都市地方志全文数据库,努力打造全市智慧方志生态。

提升“六个”水平:提高依法治志水平,努力营造依法治志的良好社会氛围。提升资政辅治水平,不断深挖历史智慧、提供历史镜鉴、丰富资政产品。提高方志理论研究水平,加强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单位合作,努力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提升新时代地方志古籍工作水平,系统梳理国(境)内外与本地区相关的旧志、文献资源,科学制定工作计划,全面开展收集、整理、保护、利用和研究工作。“十四五”成都将对128部旧志文献进行整理保护。提高宣传工作水平,构建方志文化全网传播矩阵,建立海内外传播联盟,推进方志文化“九进”活动,打造方志文化宣传品牌。“十四五”期间开展的各类方志文化活动将超过1000场。提升方志队伍建设水平,建设高素质方志工作者队伍,完善方志专家库,大力培育全国性知名专家,积极构建干事创业激励机制,保障地方志事业可持续发展。

编辑:严诗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