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峻岭间 与大熊猫和谐共生的成都缘分
▲2018年在彭州拍摄的野生大熊猫
2021年10月,《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发表的主旨讲话中指出,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中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大熊猫国家公园的设立和濒危程度的“降级”,折射出的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升级”。
成都,作为大熊猫的故乡和主要栖息地,也是全球唯一具有野生大熊猫和圈养大熊猫资源的超大城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为成都发展把脉定向,2018年2月来川视察期间明确提出“支持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要求“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2020年1月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明确支持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坐落于此的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不仅仅是人们亲近熊猫的网红打卡地,更是在过去承担起了大熊猫人工繁育任务的主要机构,先后繁育有223只大熊猫,成为全球最大的圈养大熊猫人工繁殖种群。而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涉及成都4个县(市),面积1459.48平方公里,几乎处于大熊猫国家公园的中间地带,其中核心保护区1145.01平方公里,是以大熊猫为代表的珍稀野生动物种群迁徙繁衍的关键区域。
一个个城市地标印记,一次次野生版“熊出没”,这座城市与大熊猫之间的“不解之缘”背后,是一座城市生态底色的更加凸显,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生动实践。
2021年10月,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设立,2.2万平方公里范围的国家公园,四川省涉及1.93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4.36%。成都片区涉及面积1459.48平方公里。同月,《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发布,宣布大熊猫受威胁程度等级从“濒危”降为“易危”。
两个消息传到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一直以救助繁育放归大熊猫为主要工作任务的基地里遍布欢声笑语,研究员齐敦武的手随着内心的激动而有些颤抖。“这对我们几代与大熊猫打交道的繁育保护工作者来说,对这以大熊猫故乡而闻名的城市来说,既是肯定,也是共同的缘分!它是过去十年,甚至几十年里大家工作的价值所在、意义所在!”
数据显示,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已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1114只增至1864只。从“濒危”降为“易危”,从拯救到设立国家公园,数十年来,大熊猫研究人员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切实壮大野生大熊猫种群,让这一濒危物种能延续下去。为了这一目标,不论是圈内繁育,还是野化放归,或是片区联动,无数的成都人正在这项工作上努力研究耕耘。作为其中一员,从博士毕业入职算起,齐敦武把青春、把这非凡的十年留给了大熊猫,留给了生物多样性保护。
▲齐敦武 大熊猫野化放归工作研究员
一场翻山越岭的巡护
——系统保护的创新
从四川青川唐家河到甘肃文县白水江,徒步约120公里,需要近一周的时间。
2019年10月,一场 “两省三县”联合巡护行动正在进行中。和齐敦武在基地搞繁育野化工作不同,唐家河区域负责人谌利民与队员们开始了真正的野外生活,从这一刻起,他们的工作多了一项内容。他们将花数天时间,十人一组多条线路同时行进,从山这边的四川,翻越到了山那边的甘肃。
2018年10月29日,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在成都成立。相应的巡护工作随即展开。在这个首次联合巡护行动中,谌利民在甘肃区域碰到的羚牛,似乎和他曾在唐家河巡护时遇到的羚牛是同一群。在他看来,因为动物会跨区域生活,所以跨区域保护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联合巡护中,他们不仅要记录下遇到的动物,还要清除消防隐患,排查有无盗猎陷阱。
跨区开展联防联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方法。据不完全统计,自2019年以来,类似的跨省联合巡护已开展了6次。
2020年5月,四川、甘肃2省3县15家林区毗邻单位签订了《大熊猫国家公园岷山区域联防联护协议》。各地统一规范了包括区内护林防火、禁种铲毒、疫源疫病、偷猎盗伐、病虫害防治、以及突发事件等联防联护措施。
2021年10月,国务院正式同意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其中,涉及四川省1.93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4.36%。
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国家公园的设立,为系统性保护生命共同体建立起了全新的体制。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大熊猫国家公园同时也是长江中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未来将进一步加强跨界治理,推动生态共建共保,共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管理分局专职副局长王永林表示。
▲朱大海在高山峻岭间进行日常巡视
一张“母子同框”的背后
——种群复壮的保障
拍到了,大熊猫母子同框。
2021年12月24日,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雅安宝兴片区蚂蟥沟磨子沟对沟的10号红外相机,监测拍摄到了野化放归大熊猫母子同框画面。而这是大熊猫国家公园“天地空人”一体化实时监测平台初步建成后,第二次拍摄到的母子同框画面。
这是一个运用卫星遥感、视频监控、红外相机、样线巡护调查等手段,构建起覆盖全域的“空天地人”监测体系。通过这个体系的猫脸识别、物种数据智能处理等技术,将可以逐步优化以大熊猫DNA信息为重点的生物多样性本底数据库。这样的应用在全球来说都数先进。
齐敦武负责的大熊猫野化放归工作,离不开负责大熊猫繁育工作同事的支持。为了实现更多的“母子同框”,就在这时,200公里外的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内,给大熊猫配种的“吉时”也到来了,基地研究员安俊辉也忙碌了起来。
“今天可以开展人工授精。”2021年12月29日,安俊辉开始着手准备。上午8点,装有0.2毫升大熊猫精液的精细管连同液氮罐一起被送到兽舍,解冻后保温于37摄氏度等待使用。
安俊辉与基地的兽医团队准备就绪,一边通过仪器监测兽舍里的雌性大熊猫的生理指标,一边将精子迅速注入大熊猫体内,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圈养大熊猫的繁殖,通常采取自然交配为主,人工授精为辅的方式进行,这样不但能抓住短暂、宝贵的繁殖机会,还能最大限度保证物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而野化放归,最重要的是要选择合适的栖息地,尽量避免近亲繁殖。这就需要进行DNA确定,也就需要寻找附着基因较多且易于野外保存和采集的粪便。
很长一段时间里,捡大熊猫粪便是齐敦武的重要工作之一。时间久了,他总结出了一套经验:春季竹茎和竹叶生长旺盛,大熊猫粪便上的肠道脱落物较多,容易提取DNA;避开雨季,气温相对适中的月份有利于粪便在野外的保护……
现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还成立了大熊猫细胞资源库,把大熊猫珍贵的遗传资源保存下来,比如精子、干细胞等,期望未来在一代代科研人员的努力下,能够破解阻碍圈养大熊猫种群高质量发展难题,为实现野外大熊猫种群复壮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大熊猫
一次命运的“轮回”
——重回密林的放归
大熊猫科学发现150周年之际,中国向世界展示大熊猫繁育保护的成绩。
2019年9月5日,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内,大熊猫走向世界150周年历史文化展热闹非凡,大熊猫重回密林深处的图片吸引着公众的眼球。从150年前法国传教士首次向世界展示大熊猫的发现开始,到今时的重新野化放归,大熊猫种群命运似乎经历了一次轮回,重回大自然的怀抱。
然而就在这世界瞩目高光时刻的半年前,谁曾想到,高山峡谷间,成都地区首次野化放归的大熊猫“丢了”!
“那是我们四个月前放归的‘琴心’和‘小核桃’,也是成都地区首次放归的人工圈养大熊猫。”2019年3月,这个出乎意料的消息让作为大熊猫国家公园都江堰管护总站龙池管护站站长的朱大海和同事们揪心不已。
检测放归大熊猫的电子项圈上的电子信号,在大熊猫的野化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工圈养的大熊猫能否适应野外生活?它们是否需要帮助?所有的依据,都来自电子项圈上的数据。换句话说,能否按时检测到电子信号的数据,甚至关系到大熊猫野化保护的成败。”朱大海说。
随后几天,他们分组翻山越岭,跑遍了都江堰附近所有可能适合两只大熊猫活动的区域。整整3天一无所获,朱大海和同事们只能进一步扩大搜寻范围。
“滴滴滴……”整整一周后,就当他们在都江堰汶川交界的山中露营时,电子项圈接收器响了,朱大海定睛一看,正是苦苦寻找的“琴心”和“小核桃”。
崇山峻岭成为野生动物生活的天然地势屏障。山风吹来,脚下是朱大海们徒步走出的原始小道,遇到河流,只能脱下鞋袜蹚水过去——这是朱大海和同事们的日常。这条路,日前,记者和朱大海重走了一段。
“野外保护大熊猫,最重要的就是减少人为的干扰。”朱大海边走边向记者介绍说,现在这些区域,过去曾是部分居民挖笋、采药、开荒的地方。“而这些行为,会对大熊猫栖息地造成很大的破坏,所以日常巡护中,首先必须盯住人。”
除了人,最重要的还是盯熊猫。在巡护的过程中,巡护队还会收集大熊猫的新鲜粪便进行检验,对比大熊猫的基因,检测它们的健康状况;在缺水的地区设置人工水源,帮助大熊猫和其他动物饮水;安装并采集红外相机记录的视频影像,帮助科学家研究大熊猫国家公园内动物的生长情况……
【记者手记】
绘出绿色底色中的
幸福图景
这是一个让记者印象深刻的场景——郁郁葱葱的植被覆盖着大熊猫国家公园,清晨,四周弥漫着花草清香。巡护人员们一边在林中小心前行,一边欣喜地记录下大熊猫、金丝猴、羚牛们的痕迹,沿着他们的视线向远方眺望,那里,是森林的绿意绵延,是万物的勃勃生机。
从人工繁育、保护管理再到生态系统治理,保护大熊猫的意义早已不止于大熊猫本身。通过发挥大熊猫作为旗舰物种的“伞护效应”,大熊猫国家公园还协同保护金丝猴、雪豹、红豆杉等伴生珍稀动植物,筑牢生态屏障。齐敦武、朱大海们以十年如一日的努力与坚守,共同擦亮了“雪山下的公园城市”标识,也真切诠释着“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思想领航走出生态文明之路,绿色基因融入国家转型之变,主动作为筑牢绿色发展之基。非凡十年,在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坚定践行下,一个个“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故事,汇聚成与新时代共振的“绿色脉动”——
云南大象北上南归,藏羚羊繁衍迁徙;万里长江返清回绿,塞罕坝的荒原变成林海;风电、光伏装机容量全球第一……持续改善的生态环境令人身心舒畅,生态价值转化激发出源源动能,这些变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可见可及的美好感受,更彰显着中国绿色发展的决心与秉持。
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当下的成都,正以广泛的共识和行动,走出一条绿色成为普遍形态的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新路径。生态农业、绿色制造、低碳生活……这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也是可以预见的未来。立足今日,展望明天,成都人也定将不负青山,继续铺展公园城市的画卷,在美丽中国的生态底色中描绘出更多、更美、更丰富的幸福图景!
【对话】
大熊猫文化
已深入到城市每个角落
记者:成都是大熊猫的故乡,大熊猫在成都的繁育史有多久?
齐敦武:我记得,1958年,当时的百花潭动物园,捕捉了第一只大熊猫。后来,随着大熊猫数量增加,1976年,成都北郊新建了成都动物园,在随后全国范围内的大熊猫抢救活动中,成都动物园一共抢救成活了50只大熊猫。一步一步的,成都大熊猫繁育事业就发展起来了。
记者:在这座城市中,哪些大熊猫元素的东西让你印象深刻?
齐敦武:大熊猫元素随处可见。比如熊猫主题的地铁和巴士、以熊猫命名的熊猫路小学、街头的熊猫装饰元素等。但印象最深刻的是春熙路的那只爬楼熊猫。可以说,大熊猫文化,已经深入到城市每一个角落,内化为一种很典型的城市气质,丰富了天府文化的内涵。
记者:在大熊猫保护中,最重要的力量是什么?
齐敦武:科技。这是推动大熊猫保护的重要动力。从20世纪80年代救助6只野生大熊猫开始,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目前共繁育有200多只大熊猫,这一变化体现了科技对于熊猫种群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我们对野外大熊猫进行监测,推动了技术的发展,遥感技术、红外相机、无线电颈圈等都一一实现。现在,我们又通过DNA测定了解大熊猫种群的发展趋势,甚至还可以通过AI技术,在深度学习后开发软件,来识别每一个具体的熊猫个体。
现在,大熊猫保护变得越来越智慧化,我们大熊猫基地也将迎来新的科研大楼,提升科研硬件条件,开展大熊猫等野生动物科学研究。
记者: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大熊猫保护对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齐敦武:生物多样性是有很多层次的,大熊猫保护不仅仅是保护这一个物种,实际上也带动保护了其他更多的物种。
保护大熊猫的意义早已不止于大熊猫本身,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总面积1459.48平方公里,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为了提升龙门山生态屏障功能,到2025年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还将修复大熊猫栖息地30万亩。在大熊猫的“伞护”效应下,也实现了公园内其他物种的整体保护,可以带来价值可观且多样的生态系统服务,最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李世芳 陈煦阳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菲菲 马玉宝 白洋 吴怡霏
摄影 张青青 熊一凡
制图 江蕊松
原标题:高山峻岭间 与大熊猫和谐共生的成都缘分
编辑:段琪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