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成都印迹

2022-08-03 11:10  来源: 成都日报锦观

七夕,原名为乞巧节。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

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

这是古代文献中所见的最早关于乞巧的记载。

8月4日,将迎来七夕节。

今日起,成都日报锦观“博物集”栏目、成都日报副刊“浣花”版联合推出七夕特别策划。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成都街巷中的七夕印迹。

 

▲清 姚文瀚 《七夕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天阶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

七夕节之时,

古代女性会向织女星乞求自己能有一双巧手,

表达劳动女性的美好愿望。

因此发展出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等

多种多样的乞巧比赛。

旧时的成都,每逢“七夕”,

城里会举行盛大活动,

在种种有特色的“乞巧”活动中,

最受成都少女青睐的,

当属“投针验巧”。

少女们将事先准备好、晾晒一天的水盛在碗中,

把绣花针轻轻放于碗中水面,

浮于水面的绣花针在月光的照射下于碗底投下针影,

若针影形成各种形状,便是“得巧”。

“得巧”不仅象征着少女心灵手巧,

更寓意未来能收获一份浪漫而幸福的爱情。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远古时代的牛郎织女故事与七夕节逐渐融合。

在成都的支矶石街,

有一个年代久远的巨石,

高2.12米,宽0.8米,

半腰处有一圆锥形的浅窝。

浅窝旁,曾有唐人铭勒篆文“支机石”三字,

如今已蚀灭。

背面的棱上,还有一道长方形的凿痕。

 

明代曹学佺所著《蜀中广记》中有《严遵传》,

引述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中的一个传说。

汉武帝时,张骞出使大夏(今阿富汗北),

走到河的尽头,看见一女子在织绵,

她的丈夫在放牛。

张骞问这是什么地方,

女子指着旁边一块大石头说,

把它运到成都去问严君平吧。

张骞找到严君平,

后者掐指一算,说:

“怪不得去年我看星相,

有客星侵入牛郎星和织女星之间,

不想是你坐船跑到天上的银河里去了。”

石头是织女拿来垫织机用的,

浅窝则是织机一只脚的置放处。

这块石头留在了成都,

它所放置的地方,

就是成都的支矶石街。

虽然这只是传说,

编撰它则是为了证明严君平有学问、有本事。

严君平,西汉时期蜀郡成都人,

辞赋大家扬雄的老师。

严君平本来姓庄,叫庄遵,

君平是他的字。

庄遵是杰出的易经学者、哲学家,

他以《周易》阐释《老子》,

代表作为《老子指归》,

凡十万余言。

东汉班固写《汉书》,

其中《王贡两龚鲍传》收录一系列的隐逸、清节之士,

因要避汉明帝刘庄的讳,

就把庄改成了严,

严君平其名由此得以传世。

▲严君平

数千年匆匆而过,

千年大石早已迁入文化公园。

2006年,一块一模一样的,

同样带着明显浅窝标识的复制品树了起来,

如今放置在支矶石街和下同仁路的交叉口,

向后世诉说着这一段充满神秘色彩的往事。

▲支机石复制品

七夕之夜,

承载了古今人类无数想象的银河浩渺依旧,

牵牛星和织女星隔岸相望,

让人心神驰往。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段祯 图片 锦观资料图、文化公园

原标题:七夕,成都印迹

编辑:段琪琳责任编辑:马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