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余万人次核酸检测,“大白”背后的“大白”默默守护成都——成都市临床检验中心工作纪实

2022-08-07 09:41  来源: 健康成都官微

“各小组请注意,准备接收标本12万管。”“一楼开始标本接收,请实验室准备。”“请车辆接二队队员15人,到三楼实验室。”“三楼样本间、提取间人员已就位。”“核酸结果已审核,正在上传”……凌晨2点,当大部分人已经进入梦乡时,成都市临床检验中心灯火依旧通明,对讲机的声音此起彼伏,运送标本、接送队员的车辆穿流如梭。这是“7.15”“7.22”疫情以来,成都市临床检验中心工作的日常写照,更是对守护人民健康初心的实际践行。

前瞻规划:

50余天建成全省最大临检中心

为适应极端情况和常态化疫情防控需要,提升成都市核酸检测能力,保障城市公共卫生安全,成都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由市卫健委、市住建局统筹,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牵头,于2022年4月起在原市血液中心旧址改建成都市临床检验中心。

从项目规划、设计、建设、验收到运行历时仅2个多月,即建成了全省规模最大、最先进的核酸检测中心——成都市临床检验中心。中心占地六千余平米,按24小时最大检测量50万管设计,配备全自动标本分杯系统、超高通量全自动核酸提取仪、全自动样品处理系统、实时荧光定量PCR仪等仪器设备1800余台件。

中心日常由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选派管理及技术团队负责,“7.15”“7.22”疫情以来,市卫健委紧急抽调全市近200家医疗机构共500余人支援。

迅雷之势:

22天完成2000余万人次检测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按照成都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决策部署,中心于7月15日进入实战。当日18时,首批来自全市各医疗机构的支援人员即完成集结,并迅速投入首批核酸检测任务。

“7.15”“7.22”疫情交叠影响,疫情形势严峻复杂。标本采集,只是大规模核酸检测流程的最前端,此后还将经过核收、加样、提取、点样、扩增、结果判读、信息上传等多个环节。此外还有人员调度、设备物资准备、试剂配置、医疗废物处理等种类繁多的工作。市临检中心临急受命,迅速组建队伍,成立临时党支部;迅速磨合协同,全流程协调调度;迅速建立反馈机制,持续提能增效,凝聚起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的强大合力,圆满完成了党和政府交予的光荣任务。从7月15到8月5日,22天的日夜坚守,中心创下了接收标本170余万管、检测2000余万人次的记录。

尽忠职守:

舍小家保大家护2000万居民安康

大规模核酸采集多在夜间进行,标本送达时已是深夜甚至凌晨。在大多数人已经安然进入梦乡时,中心却如没有硝烟的战场,在紧张、忙碌的节奏里,上演着不为人知的防疫阻击战。

有没时间收拾行李只拿着手机就直奔防疫前哨的小姑娘;有来不及抱一抱出生仅10天婴儿的年轻爸爸;有顾不上照顾生病家人的坚韧母亲……他们无畏艰险,逆风而行,不计得失,全力以赴。一份又一份高效、高质的核酸检测报告背后,是这群“隐形大白”舍小家、保大家的“隐形付出”。克服日夜颠倒导致的失眠、长期高压带来的疲惫与胃肠不适,队员一扎进实验室就至少6个小时,在密闭的操作间内,在嘈杂的机器声响中,在闷热的防护服包裹下,对成千上万个标本逐一进行核对、手工加样、上机扩增、结果审核……这是一群“大白”背后的“大白”——他们不在采样第一线,却是距离病毒最近的人。为了防止疫情扩散、尽早切断传播链,他们需要做到分秒必争,他们更需要以质量为纲。

“执甲白衣”,照亮了成都的夜。在全副防护武装之下,虽然无法精确辨识谁是谁,但我们都知道他们是为了谁!是他们用实际行动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力构筑疫情防控坚实屏障,肩负起了守护2000多万成都人民健康的重托!

疫情终将散去,成都依然是那个烟火成都。8月6日,支援队员们陆续返程,目前仍有300多位支援人员留守临检中心继续支援工作。他们将在自己的岗位上,继续奋斗于守护人民群众健康,用自己对职业的坚守,守护健康成都。

下一步,成都市临床检验中心将坚持“平战结合、长短结合”的原则,持续推进临床检验技能培训中心和科研转化平台建设,不断推进区域临床检验水平同质化高质量发展,切实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作为首要任务,打造一支技术过硬、业务精湛、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临检“成都铁军”,全面提升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检验检测能力,时刻守护百姓安康。

原标题:2000余万人次核酸检测,“大白”背后的“大白”默默守护成都——成都市临床检验中心工作纪实

编辑:段琪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