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个足球场大!千年前成都就有中央公园!

2022-08-11 10:36  来源: 成都方志

作为一个传奇的存在,找到摩诃池一直是考古界的梦想。2013至2019年,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在青羊区东华门街至成都体育中心一带,发掘出包括隋唐至两宋摩诃池池苑园林区的大面积古代城市遗存。摩诃池被证明真的存在。摩诃池为何而建?又凭什么让诗圣杜甫流连忘返?

摩诃池始于隋朝,隋文帝开皇二年(586年),益州刺史杨秀镇蜀,展筑成都子城,取之坑因以为池。摩诃池得名于一位西域僧人。唐人卢求《成都记》:“隋蜀王秀取土筑广此城,因为池。有胡僧见之曰:“‘摩诃宫毗罗’盖摩诃为大宫,毗罗为龙,谓此池广大有龙,因名摩诃池。”

摩诃池始成初期,面积约500亩,只能贮存天然雨水。

1

▲摩诃池发掘现场

唐代,成都的城市水利得到全面发展。唐德宗贞元元年(785年),节度使韦皋开解玉溪,并与摩诃池连通;唐宣宗大中七年(853年),节度使白敏中开金水河(禁河),自城西引流江水入城,汇入摩诃池,连接解玉溪,至城东汇入油子河(府河)。

据清李元《蜀水经》记载,流江“又东为金水河,入成都县城,汇为摩诃池,又东酾为解玉溪,又东穿华阳县城而出,入油子河”。从而构筑了成都城市水利设施完整的河湖水系,为摩诃池注入了充足水源与盎然生机。

游览胜地

唐代中叶,摩诃池已成为泛舟游览胜地。

《北梦琐言》:“韦皋镇蜀,常饮于摩诃之池。”杜甫《晚秋陪严郑公摩诃池泛舟》诗:“湍驶风醒酒,船回雾起堤。高城秋自落,杂树晚相迷。坐触鸳鸯起,巢倾翡翠低。莫须惊白鹭,为伴宿清溪。”透过诗人的笔迹,我们可以窥见摩诃池园林之胜。

进入五代十国时期,摩诃池成为前蜀后蜀王朝的皇家园囿,得到精心呵护,为成都的城市水利史写下辉煌的一页。

五代时期,北方是兵荒马乱、刀光剑影的战场,西蜀是和平宁静、歌舞升平的乐土。成都的城市水利设施在前蜀后蜀时期得到进一步完善。

前蜀王建称帝后,改摩诃池为龙跃池,又称龙池。王建之子王衍即位后,于乾德元年(919年)改龙跃池为宣华苑。据记载,王衍曾大兴土木,环湖建宫,延袤十里,穷极奢巧。他还引河水入大内,从御沟东流出仁政殿,为摩诃池注入活水。

后蜀王孟昶重现城市环境建设,令环城广植木芙蓉,每到九月,繁花盛开,红艳四十里,如锦绣铺城。成都别号蓉城,盖由此得名。孟昶再次拓展摩诃池,由今展览馆向北延伸至体育场、正府街一带,湖面由隋唐时的 500 亩扩展至1000亩。

2

▲摩诃池水源示意图

花蕊夫人与摩诃池

孟昶有一个宠妃叫花蕊,通晓音律,尤擅乐府,短短一生,极尽才华,写下宫词百首,犹如一幅长轴画卷,把摩诃池的无限风光展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在花蕊《宫词》的导引下,进入一千年前摩诃池的想象空间。

摩诃池的水,四季常绿。春水,碧蓝胜于天:“御沟春水碧于天,宫女寻花入内园。”秋水,澄澈如镜:“高烧红烛点银灯,秋晚花池景色澄。”

3

▲ 摩诃池沿岸的宋代卵石步道

摩诃池的花,四季常新,群芳斗艳。“五云楼阁凤城间,花木长新日月闲。”摩诃池是绿的海洋,花的世界。无怪乎,武元衡写下“爱水看花日日来”的诗句。

摩诃池还是鱼的宫殿,这里不仅有鲜鱼供人食用,而且有红鱼任人观赏,还提供了休闲垂钓的好去处。

傍池居住有渔家,收晚摇船到浅沙。

预进活鱼供日料,满筐跳跃白银花。

摩诃池又是鸟的天堂,沙鸥在两岸腾空,飞鹤在云天盘旋,鸳鸯在浅滩漫步,蜻蜓在池中点水,黄莺在枝头高歌,夏蝉在林间低鸣。

内人追逐采莲时,惊起沙鸥两岸飞。

树头木刻双飞鹤,荡起晴空映水门。

摩诃池是生灵的广宇,摩诃池是生态的乐园。在这里,鱼水相融;在这里,人水相亲;在这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形成多样的生物群落,使成都的城市景观和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提升。

摩诃池的消失

后蜀广政十五年(952年),一场空前的暴雨洪水给成都带来灭顶之灾。

五代至两宋时期,成都处于暴雨洪水多发期,城市水利设施频遭水毁,但是宋代地方官重视整治城市水系,形成四大水脉。摩诃池湖面虽然萎缩,但仍不失为游乐之地。南宋陆游曾写下“一支春水入摩诃”的诗句。

 

4

▲绿釉琉璃兽面联珠纹瓦当,东华门摩诃池池苑遗址出土

宋末元初,宋元之间在四川盆地的争战连绵50年,蒙古军三次攻入成都,对城市水利设施造成极大破坏,摩诃池也难逃厄运。

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蜀王朱椿将大半个摩诃池填平,于后蜀宫殿旧址修建蜀王府。

明末清初,蜀王府毁于战乱,清康熙四年(1665年),于蜀王府废墟上兴建贡院,西北隅仍残留少许水面,1914年才全部填平作为演武场。

5

▲ 明代蜀王府苑囿区的水池及台榭

至此,历时1300余年,令唐代诗人武元衡“爱水看花日日来”,令南宋诗人陆游“一过一销魂”的“摩诃大池苑”消失殆尽,无迹可寻,为后人留下无尽惋惜和绵绵思恋。

编辑:龙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