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田作物受旱减产,川南加强供水力保生活生产

2022-08-14 08:26  来源: 川观新闻

8月11日四川启动三级抗旱应急响应后,水利厅派出多个工作组前往各地调查旱情、指导抗旱。8月12日至13日,川观新闻记者跟随其中一个工作组前往川南的泸州、宜宾等地,了解当地旱情发展和应对举措。

旱情对川南大春粮食作物影响有限

酷暑难耐。8月12日中午,站在泸州市合江县街头,热浪扑面而来。当天,合江县最高气温高达41℃。

“水位比去年同期下降了几米。”站在位于临港街道的合力水库大坝上,水库管理员胡利华介绍,合力水库63万立方米的库容,目前仅剩20万立方米的蓄水量。

对于水库蓄水量减少的原因,胡利华解释,一方面是因为前期高温少雨,造成水库集雨量减少;另一方面是降雨少导致水稻等在田作物用掉了比以往更多的水量。

一减一增,水库水量自然消耗快。

▲合江县的大春粮食收割作业已基本完成。

“但也不用过于担心。”泸州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地水稻从7月中旬就开始陆续收割,春玉米、高粱也从7月下旬就开始采收,这些大春粮食作物生长后期需水量少,因此旱情对它们的产量影响有限。

泸县方洞镇雨锋村党支部书记刘大群告诉记者,村里的几百亩水稻月初就已基本收割完毕。初步测算,今年村里水稻产量能维持在500公斤/亩以上,基本跟往年持平。

除了泸州水稻已基本收割完毕外,宜宾、内江、自贡等川南3市,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大规模收割水稻。

近日,在自贡市富顺县古佛镇凤仪村,当地测得水稻亩产量为590公斤;在内江隆昌市,目前全市的中稻平均亩产为580公斤。据了解,四川中稻平均亩产为530公斤—540公斤,在当下高温干旱的不利条件下取得这种产量实属不易。

在田作物不同程度受旱减产

“没看到一个能满粒的。”8月13日,屏山县大乘镇柏杨村党支部书记谭其勇一头钻进一块晚熟玉米地,连着剥开几个玉米后,失望而还。

尽管大春粮食作物产量尚可,但村里500多亩晚熟玉米就没有那么幸运了。由于柏杨村的晚熟玉米多种在高台地和土坡上,没有灌溉水源保障,产量基本靠“老天爷”帮忙。

▲屏山县大乘镇柏杨村晚熟玉米因干旱减产。

进入7月,柏杨村所在的大乘镇降雨量比往年同期减少了六到七成,对当前在田的晚玉米、秋红苕、再生稻等粮食作物影响较大。

记者在柏杨村的几块玉米地看到,剥开苞叶,不是看到一粒玉米都没有,就是细细的玉米芯上仅挂着一两颗玉米,产量大减,甚至绝收。

不仅是晚熟玉米,柏杨村的脆红李目前正是上市阶段,由于前期干旱缺水,造成李子个头很小且口感不好,预计今年村里有5万斤李子不好找销路。

“如果再不下雨,这再生稻也生不起来了。”泸县福集镇党委书记李诗兵最近很焦急,镇里种的大多数是再生稻品种,前段时间水稻收割完毕后,由于天气干旱,很多再生稻生长得不好,甚至不再发茬生长。

李诗兵表示,当地的水稻每年收割完后还会重新生长,国庆期间就能再收割一季再生稻,尽管产量不高,但每亩也能有了一两百公斤,如今一直没有降雨,在一些水利工程保障不到的地块,再生稻几乎无法再生长。

据了解,在川南地区当下在田粮食作物主要是晚熟玉米、秋红苕、再生稻,其他经济作物如李子、大豆等,均不同程度受旱。如近期若再无有效降雨或水源供应,产量、品质将进一步受到影响。

加强供水全力保生活和农业生产

“大家快来接水了!”8月13日上午,屏山县大乘镇京坪村村民徐务江,远远看到来给村里送水的消防车,连忙吆喝起来。

当天,一辆中型消防车来到村里给村民送来生活用水。京坪村地处二半山地区,海拔较高,尽管村里通了自来水,但最近水厂水量、水压不足,只能对京坪村这类村庄实行分时供水。

▲消防车给屏山县大乘镇京坪村送来生活用水。

“全县城镇供水基本能够保障,但一些高山和二半山地区,水量不足的时候,只有靠送水解决。”屏山县水利局局长廖拥军介绍,全县饮水困难需救助人口大概在8000人左右,目前当地已向5个乡镇16个村送水240多吨。

保证生活用水的同时,农业用水也关乎群众今年收益。

在宜宾市屏山县,两个代表性水库——新房水库(农业灌溉)、金鱼洞水库(县城供水)尽管蓄水量较往年同期有所减少,但水量尚有保障。“即使未来10天不下雨,这两个水库仍能保障它们各自负责的农业灌溉用水和县城生活用水。”屏山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

在泸县福集镇螺蛳山水库,总库容为390.5万立方米,尽管经过前期灌溉大量用水,但截至8月12日仍有311万立方米的水量。

▲螺狮山水库蓄水量仍能满足当前灌区灌溉需要。

“看到这满满的‘一缸水’,我们和老百姓的抗旱底气更足了!“泸县水务局水利中心主任邓万明介绍,现在螺蛳山水库每天通过提灌对周边灌区1.1万亩作物进行灌溉供水,通过加大供水量,抗旱保生产。

泸州市水务局副局长张权表示,前期工程蓄水给当下抗旱带来了充足的调水空间。7月以来,泸州全市的水库调度用水已达4685万立方米,全力保障农业生产用水。

川观新闻记者 邵明亮 文/图

编辑:杨燕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