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农耕文明展 开启“寻根之旅”
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即将到来,备受关注的中华农耕文明馆农耕文明主题展览也即将启幕,带领游客共同开启一场“寻根之旅”。
记者了解到,中华农耕文明馆位于天府农博主展馆4号馆内,展厅面积2022平方米,以时间线为脉络,叙述了从新石器时代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跨越5000年的四川农业农村演进历程,突出天府农耕文明亮点,保存有农业文物、标本、古籍和传统农具等各类藏品。
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宝墩遗址展,现场陈列的两把石斧,将把人带回4500年前的莽荒时代。宝墩遗址中发现的4500年前碳化水稻和稻田,奠定了天府之国农耕文明的基础。通过现场人物浮雕、多媒体互动显示屏、动画影像等技术,让宝墩人的生产生活场景再现在眼前,多方位展示宝墩遗址的发掘历程、研究成果,让游客沉浸式与宝墩人实现穿越时空的接触。
在一进门的投影屏幕上,循环播放的动画影像展示了四川水系的发展演变历程。“我们将四川河道、气候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视频展览语言,把发掘与研究的第一手资料以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给公众。”设计师温宇介绍。
而一旁的农业土壤展则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区别于以前用标本的形式对外展陈,这里的8种土壤模型,通过高低差显示其在四川全省的占比,游客还可以通过触摸屏点击对应土壤了解详细介绍。记者了解到,紫色土、黄壤、水稻土是天府粮仓的主要土壤。
农耕文明主题展专门用了一个展厅对都江堰的治水智慧进行了全景展示,通过沙盘以及仿生水流的模式,生动展示了穿越千年,至今仍能发挥重要作用的水利工程。
据介绍,此次布展在沉浸式、体验式上下足了功夫。比如,通过光影投射,让场景内的小人和动物根据光影进行移动,生动还原生产生活场景的“庄园经济展”。在“十二月市”,可以通过点击互动屏幕,重现一年12个月集市的图片画面。在农耕劳作俑区域,游客可以对4款劳作俑的形态进行模仿,AI屏幕可相应给出模仿相似度的反馈。通过这一系列的互动场景,充分满足游客的沉浸式观展需求。
雷莉娟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娟
编辑:葛泓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