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堰造天府
红星新闻网综合报道 “天府”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本是一种官名,是专门保管国家珍宝、库藏的一种官吏,后人用以比喻自然条件优越、形势险固、特产富饶的地方。文明因水而起、伴水而生。成都平原被誉为“天府之国”,便是直接得益于李冰率众修筑的水利工程——都江堰。都江堰水利工程无论从地理角度还是历史角度,都堪称滋润“天府之国”2000多年的源头。
千里岷沱 奔涌出峡
千万年前的中国大地,造山运动如火如荼,横断山脉、大巴山脉、巫山、大娄山持续隆升,它们分别从西、北、东、南四面合围,中部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盆地。
丰富的降水,汇成江河,发源于川西北高原的岷江、沱江(绵远河、石亭江、湔江)及其支流等,冲出群山,裹挟着泥沙,不断在盆地西缘沉积,发育出四川最为肥沃的平原——成都平原,乃是中国西南三省最大的平原。
▲成都平原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大支流,出于岷山山脉,从成都平原西北侧向南流,成都平原的地势从岷江出山口——玉垒山就开始向东南倾斜,坡度很大,玉垒山距成都约57公里,而坡度落差竟达273米。岷江就成为成都平原上的一条“悬江”。
都江堰地处青藏高原与成都平原的过渡带,是连接两种地势的“ 超级阶梯”,一边是万峰耸立,一边是平畴千里。每当夏秋季节,暖湿气流沿着成都平原向西推进,遇到群山阻挡而被迫爬升,形成频繁的降雨,从山间奔流而下的岷江便水量暴增。在冲出山口之后如脱缰的野马,肆意横流,将平原地带变成一片汪洋。“江水初荡潏,蜀人几为鱼”就是最真实的写照。与此同时,岷江冲出山口后,受到玉垒山的阻挡,没有顺直流入整个平原,而是被迫向南,从而造成了成都平原东旱西涝,一边洪水肆虐,一边赤地千里。水患,一直是古蜀国的天敌。
古堰之水 源源不断
两千多年前,古蜀国被秦国所灭,新上任的蜀郡太守李冰,带来了一个更为宏大的使命——成都不但要成为治理蜀地的中心,还要担当统一中国的大后方。于是,在前人治水的基础上,李冰提出“分洪以减灾,引水以灌田”的治水方针,依靠当地人民群众,在岷江出山流入平原的灌县,建成了都江堰——一座防洪、灌溉、航运兼用的大型综合水利工程。
传说中,也许就在南桥现在所在的位置,当年的李冰看到,虎头岩脚下,有条没有凿通的古河道,那是早先蜀国丞相鳖灵凿山的遗迹。李冰最先就是把阻碍江水东流的玉垒山劈开。这就是整个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第一步——宝瓶口工程。
▲图据都江堰市委宣传部 摄影悠然蜀客
在没有炸药和先进工具的战国时代,要凿开坚硬的岩石,打穿玉垒山,并不是容易的事。李冰集思广益,想出了好办法。他让民工们把木柴堆积在岩石上,放火点燃。熊熊的烈火把岩石烧得滚烫,趁热浇淋冷水,顽石便在冷热的急骤变化中炸裂开了。最终把玉垒山劈开了20米左右宽的大口。因为它的形状像瓶口,就命名为宝瓶口,控制流向成都平原的内江水流量。而被分开的玉垒山的末端山头形状像大石堆,后人把它称作“离堆”。
为了使岷江的水能够东流,除了开凿宝瓶口以外,李冰采取了在江心中构筑分水堰的办法,把江水分成两支,这是李冰治水的第二步——修筑鱼嘴。从高海拔奔流而下的岷江因为地势高差悬殊,水流冲击力巨大,如果不能选择一种最易减缓水流冲击的分水堤坝,任何其他形式的堰坝最终都有被冲垮损毁的可能。李冰观察岷江出山口发现,江面中心卧着一条鱼一样的沙洲,顺其自然,在沙洲基础上建一个分水岭,形似鱼嘴,就可以减缓水流的冲击。鱼嘴右侧外江为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泄洪排沙,左侧内江主要用于引水灌溉;利用岷江弯道和沿江地形,枯水期时内江自然分水六成,外江约分四成,洪水期时,内外江进水比例自动颠倒,这就是都江堰“分四六、平潦旱”的神奇功效。
▲图据都江堰市委宣传部 摄影周新联
为了进一步控制流入宝瓶口的水量,在鱼嘴分水堤的尾部,李冰又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飞沙堰”溢洪道。这是李冰治水第三步——修建飞沙堰。
▲图片来源:图虫
飞沙堰长300米、高2米。丰水季节,内江水流大于宝瓶口的设计流量时,多余的水就从飞沙堰泄出。测量资料表明,内江流量越大,飞沙堰的泄洪能力越强。特大洪水时,75%的内江水从飞沙堰这里泄出。当枯水季节,水位低于飞沙堰时,它便成了一道天然节制闸,自动失去了泄洪功能,保证了成都平原的灌溉用水。飞沙堰不仅溢洪还能排沙。岷江江水经鱼嘴分流入内江,至虎头岩,水势一折向南、扑向对岸飞沙堰,形成又一个弯道环流。根据弯道流体力学原理,飞沙堰在鱼嘴已排沙80%的基础上,继续把江水中约含15%沙石拍向外江,最终流向成都平原的水流含沙量只占5%左右了,确保下游河道不被淤积。这就是飞沙堰“正面引水,侧面排沙”的作用。
鱼嘴、宝瓶口、飞沙堰,三大工程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三位一体,首尾相应,科学地解决了江水的自动分流、自动排沙、自动灌溉等问题,奠定了都江堰千古长存的“不坏金身”。暴虐的岷江由此被驯服,都江堰成为成都平原的“水龙头”,成为成都平原旱涝保收的保障。
泽被千秋 万世流芳
▲成都平原航拍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都江堰修筑后,经宝瓶口流出的内江水,为成都平原提供了可靠水源。内江一分为二,二分为四——蒲阳河、柏条河、走马河、江安河,四条干渠在平原地带发散开来,纵横交错、密如蛛网,共同组成了一个庞大的放射状灌溉系统。由此,成都平原灌溉条件大大改善,水稻生长条件大大优化,产量激增。东晋著名史学家常璩在《华阳国志》中称:“蜀沃野千里,号称‘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都江堰并非一劳永逸的工程。每逢冬春之时,岷江水位下降,人们须淘除沙石直到适当深度。同时,飞沙堰、金刚堤等也须完成加固和修复。一年一度的工程维护,人称“岁修”,这也正是都江堰历经2200多年依然发挥作用的奥妙所在。据考证,从建堰之初,都江堰便开始有“岁修”,至迟在汉代即基本形成。都江堰从古至今始终保持青春活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拥有一整套一以贯之、日臻完善、博大精深、充满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岁修制度。
最好的保护,是科学利用。随着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都江堰水利工程的防灾能力更强、灌溉面积更大、生命力更盛。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灌溉面积是282万亩,而截至到2021年底,它的灌溉面积已经达到了1130万亩,面积增加到了四倍。
历经2000多年岁月砥砺,都江堰水利工程仍然青春焕发。在现代科技的加持下,都江堰逐渐实现了科学化、自动化,水资源调度愈发科学。水的“尽头”也在延伸,发散状灌溉系统继续蔓延拓展。目前,都江堰水利工程已成为地跨岷江、沱江、涪江3个流域,引蓄结合、配套完善的特大型水利工程体系。灌区功能也发展成兼具防洪减灾和保障生活用水、生产用水、生态环境用水等多目标综合服务。
据《都江堰灌区2022年度供水计划》显示,预计今年都江堰渠首来水约为148.5亿立方米,与去年实际来水流量基本持平,计划引入灌区的水量为112.6亿立方米。将向灌区内的40个县(市、区)提供总计约77.5亿立方米的水量,涵盖灌溉、生活、生态、工业等多种用水需求。
如今,作为我国第一大灌区,都江堰灌区提供了全省1/4的有效灌溉和粮食产能,养育了全省1/3的人口。这里是中国水稻主产区之一。
风云变化、岁月更替,古堰之水从远古流淌至今。时光流转、阅尽千帆,都江堰依旧耸立在岷江之上,滋润着天府之国的万顷良田。
2000年,都江堰水利工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赞誉其为“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可见这项巨大工程的伟大意义。2018年8月,都江堰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两千多年来,都江堰把滔滔东泻的岷江水引入广袤的成都平原,造就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孕育出天府子民的安逸与闲适,而中国人心中富饶与美丽的“大后方”安全感就此形成。
【原创版权,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007235】
编辑:段琪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