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路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技术经理人来了

2022-09-26 07:19  来源: 成都商报

研修班现场

据成都市科技局数据,今年上半年,成都技术合同成交额617.04亿元,同比增长25%。这一数字背后,链接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经理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为培养更多国际化、专业化、复合型技术转移人才,近日,“技术转移与技术经理人专业技术转移转化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在四川大学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开班,100余名来自全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机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的科技界人士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参与。

该课程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实施方案》和“科创中国”2022年度工作要点设置,系中国科协科技与经济融合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实施的技术转移转化专项系列培训,并首次入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公布的“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高级研修项目计划”。

技术经理人:

“最后一公里”探路者

唤醒“沉睡”的成果

科技创新,人才是第一资源。

除了在实验室进行科研创新的科研人员,还有一群人,既能走进实验室、读懂科学家的硬科学,也能西装革履与投融资机构谈笑风生,在技术到产业的“死亡之谷”间架起桥梁。当前,大量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正排队等待转化,这种被称为“技术经理人”的职业价值就越发凸显。今年7月,技术经理人作为新职业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第二类“专业技术人员”。

四川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导,四川大学科技园总经理颜锦江告诉记者,技术经理人是技术服务中的关键性人才,是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创新成果和企业转移转化的桥梁和纽带,解决了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找不到”“谈不拢”“难落地”等问题。

从业多年,颜锦江对技术转移全流程相当熟悉。他表示,在技术转移过程中,技术经理人承担的工作并非仅仅是撮合交易那么简单。“技术经理人是复合型人才,不仅要懂技术,还要懂得知识产权、市场、法律、财务、商务谈判等专业知识,同时又会做一定的管理,包括项目管理、资源管理、目标管理等。”具体来说,在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技术经理人需要为技术提供方和投资方提供各种资源的链接和沟通渠道,或是解决交易环节过程中知识产权、所有权等法律法规相关问题,这一切都建立在其能够发现和理解该技术转化价值的基础上,而商务谈判和管理能力则是“加成”。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科技成果很多但转化率不高,仅为30%左右,而发达国家这一指标为60%至70%,尤其是高校和科研院所在转化成果时还面临许多障碍。

造成该现象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企业所遇到的技术瓶颈问题往往涉及核心技术,是企业的技术秘密;另一方面,高校院所的科研成果往往领先于企业的生产技术,大部分不能直接用于企业生产,需详细了解企业技术需求后,根据企业实际生产情况进行升级改造。

“因此,首先需要通过专业的技术经理人进行调研,了解成果‘沉睡’的原因,在技术需求挖掘的过程中注重成果的对接,就有可能将‘沉睡’的成果‘唤醒’。”颜锦江表示,高校与企业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的方式进行,但仍需要专业的技术经理人队伍来落到实处。

加强队伍建设

建议高校在硕士层面

设置技术转移专业

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设专业化市场化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人队伍”,许多省市也出台了加强培养技术转移专业人才的相关规定,有的还把技术经理人才列入了“十四五”紧缺人才开发目录。

从成都来看,2019年9月,成都在全国率先出台专门针对技术经纪人职称评定办法,在自然科学研究职称系列中增设技术经纪专业,明确技术经纪人评价标准,并成立评审委员会。

颜锦江观察到,近年来,成都技术经理人的队伍在持续增加,侧面反映出成都的科技成果转化市场越来越大,机会也越来越多。在技术转移转化过程中,成都不仅有众多高校科研院所作为技术输出支撑,还有层出不穷科技型企业,这也正是成都在科技成果转化中优势所在。

“在宏观政策领域,各地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技术经理人加以扶持,但尚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他表示,专业的技术经理人在我国极为紧缺,这不仅体现在绝对数量上,还体现在人才的质量上,也就是技术经理人的专业能力,实际能操盘项目的人才还比较缺乏。此外,无论是行业还是职称评定,普遍存在一定的门槛。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需从多方努力。

颜锦江建议,高校可在硕士层面设置技术转移专业,有条件的大学还可以设置技术经理人学院。在专业课程设置上要强调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边学边实践。同时,加强技术经理人专业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壮大技术经理人队伍。

在社会层面,他建议开展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技术经理人培训。同时,保护技术经理人的权益,给予足够的尊重。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彭祥萍

编辑:邓思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