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个梦想,不同的路径:成都文创园区的N种发展模型
驶向“世界文化名城”的繁庶码头的路途间,成都,这个数千年来持续输送着灵感与创意的城市,从未停止更新。
依托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基因,在创造力的聚光灯下,蓬勃向上的文创产业与城市发展加速融合,成为“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的有力表达。
就在7月,成都市正式印发了《关于命名鹿溪智谷公园城市先行示范区等80个项目为成都市市级文创产业园区、文创特色街区、文创特色村(社区)的通知》,命名鹿溪智谷公园城市先行示范区等40个项目为成都市市级文创产业园区。
据悉,40个市级文创产业园区以文态、形态、业态、效益、管理、生态、发展等多个维度为基准,同时兼备极强的综合能力与示范作用。从城东老厂房中盛开的创意之花,到三遗城市的“留量”密码,从“盆地”到“文创高地”,成都文创园区无疑正从各区域特色着手,呈现文创的N种模样,激发城市发展的新动能。
发挥增长极作用
构建“文创+科创”新格局
成都正以强化数字文创引领、推动产业跨界融合、深化产城融合驱动为主攻方向。在规划中,天府新区与高新区作为增长极区域,发挥着网络视听产业高地优势,构建出科创新格局。
鹿溪智谷(王效摄)
其中,位于天府新区的鹿溪智谷公园城市先行示范区,以文创产业为发展路径,让巴蜀文化走进国际视野。它不仅是天府新区践行“公园城市”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先行示范区项目,也是成都市三大公园城市示范区之一。
同时,鹿溪智谷公园城市先行示范区以绿色生态为底,创新创造着城市环境与宜居宜业生活。它依据周边发展情况及产业配套需求,与四川省图书馆、川菜传承大师等企业合作,挖掘生态文化、巴蜀文化和国际交流文化等精粹内容。
而位于高新区的瞪羚谷数字文创园,正以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融合”发展理念,开创着数字文创新方向。
它以川西林盘为设计理念,巧妙融合国际范、蜀都味的文化标签,兼顾文化底蕴与未来科技,形成具有成都味儿的文创产业绿岛谷地,吸引了腾讯新文创总部、阿里巴巴、爱奇艺潮流文化坊等着众多企业入驻,助力数字文创从“盆地”走向“高地”。
根植历史底蕴
重焕“文创+遗址”的活化魅力
散落在城市各大区域的文创园区,如同一束束闪烁着文创+力量的灵感之光,散发着城市有机更新的文化力量。
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在内的五城区,成为成都文创发展的动力核。它们以深厚的历史底蕴为依托,将文创特色注入日常生活美学场景中,创造出独具特色的生活氛围。
东郊记忆(王效摄)
位于成华区的东郊记忆·成都国际时尚产业园,正成为成华区工业文明的有力印证与活化延续。它由著名建筑师刘家琨操刀,本着“修旧如旧,旧房新用”的理念,在原成都国营红光电子管厂旧址上改建而成,是成都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
它保留着苏式红砖厂房、具有工业符号的烟囱管廊等历史痕迹,同时,让文创产业与音乐、演绎、时尚、设计、艺术等关键词一同作用,绽放出多元之姿与产业魅力。它们交相融合,描绘着城东生活新面貌——而这仅是丰富的成都生活的冰山一角。
开启多元协作
壮大“文创+融合”产业集群
成都着力推进“文创+”赋能城市焕新,并通过区域错位发展,构建起全市文创新格局。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郫都区、新津区充分发挥起协作圈作用,充分发挥要素优势,做强特色文创。
梵木创艺区(资料图)
位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节点——龙泉驿区的梵木创艺区,便是成都打造西部文创中心重点项目之一。梵木创艺区建立起“创意设计+音乐产业”的双产业链,并通过“文化+科技、文化+体育、文化+创意设计”等多产业融合模式,探索文创园区连接现代生活和城市美学的可能性,强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使文旅产业呈现转型升级、业态融合的良好态势。
而郫都区正重点发展影视与现代时尚产业,位于其中的成都影视城,正以影视文创为主导产业,辐射带动关联产业,构建良好产业生态,努力打造集影视、动漫电竞、时尚艺术、创新产业园、研发基地、孵化中心为一体的中国影视文创高地。
成都影视城(资料图)
突出人本导向
赋能“文创+生态”生活美学
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大邑县、蒲江县在内的龙门山文创生活示范区,逐步从生产导向转向人本导向,大力发展“文创+林盘”“文创+农业”“文创+商贸”“文创+旅游”“文创+世界遗产”等新业态。以成都东部新区、简阳市、金堂县为主的龙泉山-沱江先进文创智造区、立足成渝相向发展,激发龙泉山东侧和沱江沿线区域文创活力,大力发展“文创+先进制造”“文创+体育赛事”等新业态。
明月村(王效摄)
例如地处雅安、蒲江、邛崃三市县交汇处明月村文创产业园区,以陶艺手工艺文创园区为核心,引进文创项目及文化创客,形成了以陶艺手工艺为基础,多项功能合一的特色产业园。
园区以“安居、乐业、家园”为目标,坚定“茶山竹海明月窑”互助融合的发展思路,形成以陶艺手工艺为特色的文创项目聚落和文化创客集群,打造集陶艺生产销售、文化展示、创意体验、休闲运动、田园度假为一体的人文生态度假村落。
有人说,明月村是一个艺术家村,隐匿在其中的艺术家院落,让人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场与大师的邂逅。100余名艺术家、创客,52个乡村文创旅游项目在此汇聚,共商共建共享的氛围,引领着发展格局。
以升级改造旧城区、旧工业区等方式建设文创产业园区,以功能性流转、创意化改造,有效盘活各类空间资源,加快建设新型城市文化空间,在文化内涵和主导业态的加持下,一批批创新驱动能力突出、企业聚集度高、区域示范带动效应显著的文创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生长。
同一个梦想,不同的路径。各区域争相发挥资源优势,创新创造发展特色,为成都建设世界文创名城打开了N种可能。
编辑:邓思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