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 成都迈出领跑双碳革命新步伐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面对的严峻挑战,面对全球变暖的世界性问题,普及绿色能源,实现低碳发展是全人类的共识,而城市是造成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人类的能源消费和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都主要集中在城市区域。根据联合国人居署的统计,城市消耗了全世界78%的能源,超过60%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自城市地区。科技部前副部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刘燕华指出,低碳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和低碳转型的引擎,有巨大的国际合作空间。
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双碳"目标的考验下,中国城市竞争力格局将迎来新一轮洗牌,谁能尽早在实现净零碳发展中脱颖而出?或将重塑其高质量发展的宏大格局,引领中国城市发展的潮流。
成都作为全国低碳试点城市之一,在不久前发布的《中国净零碳城市发展报告(2021)》中位列第五。从评价结果来看,成都在单位GDP能耗和人均能耗均为最低,在能源与排放指标上处于领先地位。
厚积薄发迎“双碳”大考 抢先迈入低碳发展“快车道”
成都经济已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其中第二产业增速最高,随着其产业结构不断转向第二产业,大量的能源需求和消耗随之增加。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成都提前谋局,提前规划实施绿色低碳发展战略,下出了一系列“抢先妙手”。首先下好开局盘。成都以数字经济推动低碳增长、以数字治理助力低碳生活、以数字创新驱动低碳发展、以数字基建支撑低碳转型,“十三五”时期,单位GDP能耗和碳排放分别累计降低14.2%、21%,清洁能源占比提升至62.6%,森林覆盖率达40.2%、年固碳量超过200万吨,人均碳排放位居全国十大城市最低。
紧接着步步抢先手。自2017年开始,成都就发布了城市级绿色低碳发展报告,是全国首个发布此类报告的城市;同年,成都被确定为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将在实施“碳惠天府”计划、探索碳排放达峰追踪制度两个方面进行创新探索;自2019年起,成都开始大力推动能耗"双控"政策实施,统筹编制了市区两级温室气体清单和应对气候变化专项规划。
事实上,经过数年努力,成都通过深入实施低碳城市建设“636”工程,持续构建绿色低碳的“产业、能源、城市、碳汇、消费和制度能力体系”,碳排放强度持续降低、能源结构不断优化、城市环境更加宜居,荣获首批全球绿色低碳领域先锋城市“蓝天奖”。
创新低碳发展机制 打造“成都低碳”样板
2018年,成都发布了全国首个针对会展活动制定的碳足迹核算地方标准《成都市会展活动碳足迹核算与碳中和实施指南》。恰逢第二届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在成都开幕,成都首次以建森林的方式来抵消论坛产生的温室气体,在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建设500亩碳中和林,这是成都首个会议碳中和林。
之后,成都又在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建设200亩碳中和林,用未来20年的森林碳汇量抵消论坛产生的全部温室气体排放,实现“零排放”目标。2020年,成都在国内首提“公众碳减排积分奖励”“项目碳减排量开发运营”双路径碳普惠建设思路,积极构建以“碳惠天府”为品牌的普惠机制,旨在通过正向引导机制,加快构建“人人关注、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城市绿色低碳生活圈,塑造城市绿色低碳新特质,打造国内碳普惠机制新样板。
随着“碳惠天府”绿色公益平台上线,低碳行为成为一种新风尚。全国首个垃圾分类碳中和小屋在成都武侯区簇锦街道正式落地,开创“碳中和理念+垃圾分类”有机结合新模式。不仅如此,成都还出台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超过90%,在全国率先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到2021年,成都国际环保博览会通过购买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抵消53吨碳排放,再开碳中和会展先河。据了解,成都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成为国内首个碳中和景区,在国内首创“碳减排+碳中和+碳披露”的零碳景区建设模式。
擦亮美丽蓉城底色 “碳惠”成都提档升级
自2017年成都发布全国首个城市级绿色低碳发展报告以来,成都已连续五年发布《成都市绿色低碳发展报告》。《报告》多层次、多维度展示了成都市绿色低碳发展的最新进展,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下,成都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探索超大城市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路径的愿景。
成都市委常委、副市长王志华表示,成都一定会全方位优化城市的产业、空间、交通和能源结构,推动成都持续降低碳排放强度,实现“碳惠天府”有关双路径碳惠普机制的创新发展之路,发挥好国家低碳试点城市的示范作用。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成都开启的“碳惠”工程就是最好的佐证。从实施“五绿润城”重大生态工程、全面推行建立林长制到积极推动“百个公园”示范工程与天府绿道的建设,从开展生态惠民示范工程“六大行动”到加大生态环境改善......经过一年多来的努力,“碳惠”成都再次擦亮蓉城底色,成都全市结构调整全面起势、能源效率稳步提升、宜居品质更加彰显,荣获2021年度中国高质量发展典范城市,荣摘世界智慧城市宜居和包容奖桂冠,连续13年位居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位列中国生态环境保护营商竞争力排行榜第五,“雪山下的公园城市”名片更加响亮,绿色低碳加快成为成都最厚重的底色、最鲜明的特质和最持久的优势。
构筑绿色低碳发展战略纵深 全面提高城市竞争力
成都多年来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的创新实践,不仅是全面服务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展现绿色发展新担当的自觉行动,也是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加快产业发展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战略举措。
科技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主任黄晶认为,碳中和与经济社会发展不是对立、矛盾关系,“双碳”目标是为了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由此分析,新的发展赛道将会带来新的机遇,诞生的新技术、新行业和新商业模式或将引领成都经济社会新发展。
成都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成都市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有序开展绿色低碳行动,高质量打造绿色低碳产业集群,让绿色成为成都的普遍形态,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在国家“双碳”目标的叠加下,重塑区域经济格局将影响到每个城市的发展。成都将把握好自己的优势,发挥好西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的作用,持续做好“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招牌,在如期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这场大考中走出成都路径,做靓成都招牌,为中国“双碳战略”贡献成都力量。
(邓章林 刘洋洋)
编辑:葛泓雨